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Android第五次面试总结(网络补充)

DNS 原理、协议及劫持防护深度解析

一、DNS 核心原理体系

1. 域名空间层级架构

根域 (.) → 顶级域 (TLD) → 二级域 → 子域 → 主机名
          ↳ .com ↳ example.com → www.example.com
          ↳ .org ↳ open-source.org → docs.open-source.org

2. 资源记录类型详解

类型含义示例
AIPv4 地址www.example.com → 192.0.2.1
AAAAIPv6 地址ipv6.example.com → 2001:db8::1
CNAME别名记录mail.example.com → server1.example.com
MX邮件交换记录example.com → 10 mx1.example.com
NS权威服务器记录example.com → ns1.iana.org
TXT文本记录example.com → "v=spf1 ip4:192.0.2.0/24 -all"

3. 解析流程控制机制

二、DNS 协议深度剖析

1. 协议栈分层结构

应用层: DNS
传输层: UDP(53) / TCP(53)
网络层: IPv4/IPv6

2. 消息格式规范 

12字节头部 + 问题段 + 回答段 + 授权段 + 附加段

头部字段解析 

struct DNSHeader {
    uint16_t id;            // 请求ID
    uint16_t flags;         // QR(1bit) OPCODE(4bit) AA(1bit) TC(1bit) RD(1bit)
                            // RA(1bit) Z(3bit) RCODE(4bit)
    uint16_t qdcount;       // 问题数量
    uint16_t ancount;       // 回答数量
    uint16_t nscount;       // 授权数量
    uint16_t arcount;       // 附加数量
};

3. 查询 / 响应机制

  • 查询消息:包含域名、查询类型、查询类
  • 响应消息:包含 TTL 值、资源记录数据
  • TCP 使用场景:响应超过 512 字节时自动切换

DNS 原理中的分层结构深度解析

一、域名空间层级架构

DNS 系统采用树状层级结构,将全球域名组织成层次化命名空间,其核心结构如下:

1. 根域(Root Domain)

  • 标识.(通常省略)
  • 管理机构: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
  • 功能:整个 DNS 系统的起点,存储所有顶级域名服务器信息
  • 技术细节
    • 13 组逻辑根服务器(实际部署超 1000 个物理节点)
    • 根区文件(Root Zone File)每 12 小时更新一次
    • 根服务器采用 Anycast 技术实现全球负载均衡

2. 顶级域名(TLD, Top-Level Domain)

类型示例管理机构特点
gTLD.comVeriSign通用顶级域
ccTLD.cnCNNIC国家 / 地区代码顶级域
sTLD.govNTIA特殊用途顶级域
newTLD.appGoogle新通用顶级域(2013 年后新增)

3. 二级域名(Second-Level Domain)

  • 示例:example.com中的 "example"
  • 注册机制
    • 需通过 ICANN 认证的注册商申请
    • 遵循各 TLD 的注册规则(如.edu 需教育机构申请)
  • 技术特性
    • 可配置子域名(如mail.example.com)
    • 必须指定权威名称服务器(NS 记录)

4. 子域与主机名

mail.hr.example.com
├─ 主机名: mail
├─ 三级域: hr
├─ 二级域: example
└─ 顶级域: com

二、资源记录层级解析

1. 核心记录类型解析

 

 2. 记录关联示例

www.example.com的解析链:
www.example.com CNAME -> webserver.example.com
webserver.example.com A -> 192.0.2.1

总结:

DNS 作为互联网的核心基础设施,通过分层的分布式数据库架构(根域→顶级域→权威服务器),结合递归与迭代查询机制,利用 UDP/TCP 协议将人类可读的域名解析为 IP 地址,同时通过 DNSSEC 验证、DoH/DoT 加密等技术抵御劫持攻击,未来将深度融合区块链分布式存储和量子安全算法实现架构升级。

相关文章:

  • Thinkphp指纹识别
  • Kubernets命名空间
  • QT6通过DeepSeek API上传附件实现
  • 【文件操作】IO流
  • MPLS基础---通俗易懂
  • 通过启用Ranger插件的Hive审计日志同步到Doris做分析
  • Android studio无法查看源码
  • 小酌SM2的背景、数字签名
  • 慕慕手记项目日记 首页数据的渲染,使用js 2025-3-16
  • 【Linux内核系列】:动静态库详解
  • 企业数据治理解决方案(46页PPT)(文末有下载方式)
  • CMAC算法原理
  • springboot 打包 failed with MalformedInputException: Input length = 1
  • SaaS系统的销售微服务与权限微服务边界设计
  • 湖仓一体:数据湖与数据仓库的融合模式解析
  • 算法系列——有监督学习——3.逻辑回归
  • 现代时尚标签海报包装网站设计几何风PSAI无衬线英文字体安装包 Matahari Sans Font Family
  • 【linux】统信操作系统修改默认编辑模式从nano改为vim
  • Q2流动式起重机司机考试模拟题库
  • 耘想Android NAS 用户权限设置说明书
  • 人民日报评论员: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
  • 聚焦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多校专家学者跨学科对话交流
  • “80后”萍乡市安源区区长邱伟,拟任县(区)委书记
  • 查幽门螺杆菌的这款同位素长期被海外垄断,秦山核电站实现突破
  • 国税总局上海市税务局通报:收到王某对刘某某及相关企业涉税问题举报,正依法依规办理
  • 泽连斯基抵达安卡拉,称乌将派出最高级别代表团参与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