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ython 文件和异常(存储数据)

在本章中,你将学习处理文件,让程序能够快速地分析大
量的数据;你将学习错误处理,避免程序在面对意外情形时崩溃;你将学习异常 ,它们是Python创建的特殊对象,用于管理程序运行时出现的错误;你还将学习模
块json ,它让你能够保存用户数据,以免在程序停止运行后丢失。
学习处理文件和保存数据可让你的程序使用起来更容易:用户将能够选择输入什么样的数据,以及在什么时候输入;用户使用你的程序做一些工作后,可将程序关
闭,以后再接着往下做。学习处理异常可帮助你应对文件不存在的情形,以及处理其他可能导致程序崩溃的问题。这让你的程序在面对错误的数据时更健壮——不管
这些错误数据源自无意的错误,还是源自破坏程序的恶意企图。你在本章学习的技能可提高程序的适用性、可用性和稳定性。

存储数据

很多程序都要求用户输入某种信息,如让用户存储游戏首选项或提供要可视化的数据。不管专注的是什么,程序都把用户提供的信息存储在列表和字典等数据结构中。用户关闭
程序时,你几乎总是要保存他们提供的信息;一种简单的方式是使用模块json 来存储数据。

模块json 让你能够将简单的Python数据结构转储到文件中,并在程序再次运行时加载该文件中的数据。你还可以使用json 在Python程序之间分享数据。更重要的是,JSON数据
格式并非Python专用的,这让你能够将以JSON格式存储的数据与使用其他编程语言的人分享。这是一种轻便格式,很有用,也易于学习。

注意  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格式最初是为JavaScript开发的,但随后成了一种常见格式,被包括Python在内的众多语言采用。

使用json.dump() 和json.load()

我们来编写一个存储一组数字的简短程序,再编写一个将这些数字读取到内存中的程序。第一个程序将使用json.dump() 来存储这组数字,而第二个程序将使
用json.load() 。

函数json.dump() 接受两个实参:要存储的数据以及可用于存储数据的文件对象。下面演示了如何使用json.dump() 来存储数字列表:

import json
numbers = [2, 3, 5, 7, 11, 13]
❶ filename = 'numbers.json'
❷ with open(filename, 'w') as f_obj:
❸   json.dump(numbers, f_obj)

我们先导入模块json ,再创建一个数字列表。在❶处,我们指定了要将该数字列表存储到其中的文件的名称。通常使用文件扩展名.json来指出文件存储的数据为JSON格式。接
下来,我们以写入模式打开这个文件,让json 能够将数据写入其中(见❷)。在❸处,我们使用函数json.dump() 将数字列表存储到文件numbers.json中。

这个程序没有输出,但我们可以打开文件numbers.json,看看其内容。数据的存储格式与Python中一样:

[2, 3, 5, 7, 11, 13]

下面再编写一个程序,使用json.load() 将这个列表读取到内存中:

import json
❶ filename = 'numbers.json'
❷ with open(filename) as f_obj:
❸   numbers = json.load(f_obj)
print(numbers)

在❶处,我们确保读取的是前面写入的文件。这次我们以读取方式打开这个文件,因为Python只需读取这个文件(见❷)。在❸处,我们使用函数json.load() 加载存储在
numbers.json中的信息,并将其存储到变量numbers 中。最后,我们打印恢复的数字列表,看看它是否与number_writer.py中创建的数字列表相同:

[2, 3, 5, 7, 11, 13]

这是一种在程序之间共享数据的简单方式。

保存和读取用户生成的数据

对于用户生成的数据,使用json 保存它们大有裨益,因为如果不以某种方式进行存储,等程序停止运行时用户的信息将丢失。下面来看一个这样的例子:用户首次运行程序时
被提示输入自己的名字,这样再次运行程序时就记住他了。
我们先来存储用户的名字:

import json
❶ username = input("What is your name? ")
filename = 'username.json'
with open(filename, 'w') as f_obj:
❷   json.dump(username, f_obj)
❸   print("We'll remember you when you come back, " + username + "!")

在❶处,我们提示输入用户名,并将其存储在一个变量中。接下来,我们调用json.dump() ,并将用户名和一个文件对象传递给它,从而将用户名存储到文件中(见❷)。然
后,我们打印一条消息,指出我们存储了他输入的信息(见❸):

What is your name? Eric
We'll remember you when you come back, Eric!

现在再编写一个程序,向其名字被存储的用户发出问候:

import json
filename = 'username.json'
with open(filename) as f_obj:
❶   username = json.load(f_obj)
❷   print("Welcome back, " + username + "!")

在❶处,我们使用json.load() 将存储在username.json中的信息读取到变量username 中。恢复用户名后,我们就可以欢迎用户回来了(见❷):

Welcome back, Eric!

我们需要将这两个程序合并到一个程序(remember_me.py)中。这个程序运行时,我们将尝试从文件username.json中获取用户名,因此我们首先编写一个尝试恢复用户名的try 代
码块。如果这个文件不存在,我们就在except 代码块中提示用户输入用户名,并将其存储在username.json中,以便程序再次运行时能够获取它:

import json
# 如果以前存储了用户名,就加载它
# 否则,就提示用户输入用户名并存储它
filename = 'username.json'
try:
❶   with open(filename) as f_obj:
❷       username = json.load(f_obj)
❸ except FileNotFoundError:
❹   username = input("What is your name? ")
❺   with open(filename, 'w') as f_obj:
      json.dump(username, f_obj)
      print("We'll remember you when you come back, " + username + "!")
else:
    print("Welcome back, " + username + "!")

这里没有任何新代码,只是将前两个示例的代码合并到了一个程序中。在❶处,我们尝试打开文件username.json。如果这个文件存在,就将其中的用户名读取到内存中(见❷),
再执行else 代码块,即打印一条欢迎用户回来的消息。用户首次运行这个程序时,文件username.json不存在,将引发FileNotFoundError 异常(见❸),因此Python将执
行except 代码块:提示用户输入其用户名(见❹),再使用json.dump() 存储该用户名,并打印一句问候语(见❺)。
无论执行的是except 代码块还是else 代码块,都将显示用户名和合适的问候语。如果这个程序是首次运行,输出将如下:

What is your name? Eric
We'll remember you when you come back, Eric!

否则,输出将如下:

Welcome back, Eric!

这是程序之前至少运行了一次时的输出。

重构

代码能够正确地运行,但可做进一步的改进——将代码划分为一系列完成具体工作的函数。这样的过程被称为重构。重构让代码更清晰、更易于理
解、更容易扩展。

要重构remember_me.py,可将其大部分逻辑放到一个或多个函数中。remember_me.py的重点是问候用户,因此我们将其所有代码都放到一个名为greet_user() 的函数中:

import json
def greet_user():
❶   """问候用户,并指出其名字"""
    filename = 'username.json'
    try:
        with open(filename) as f_obj:
          username = json.load(f_obj)
    except FileNotFoundError:
        username = input("What is your name? ")
        with open(filename, 'w') as f_obj:
          json.dump(username, f_obj)
          print("We'll remember you when you come back, " + username + "!")
    else:
        print("Welcome back, " + username + "!")
greet_user()

考虑到现在使用了一个函数,我们删除了注释,转而使用一个文档字符串来指出程序是做什么的(见❶)。这个程序更清晰些,但函数greet_user() 所做的不仅仅是问候用
户,还在存储了用户名时获取它,而在没有存储用户名时提示用户输入一个。

下面来重构greet_user() ,让它不执行这么多任务。为此,我们首先将获取存储的用户名的代码移到另一个函数中:

import json
def get_stored_username():
❶   """如果存储了用户名,就获取它"""
    filename = 'username.json'
    try:
        with open(filename) as f_obj:
          username = json.load(f_obj)
    except FileNotFoundError:
❷         return None
    else:
        return username
        
def greet_user():
    """问候用户,并指出其名字"""
    username = get_stored_username()
❸   if username:
        print("Welcome back, " + username + "!")
    else:
        username = input("What is your name? ")
        filename = 'username.json'
        with open(filename, 'w') as f_obj:
          json.dump(username, f_obj)
          print("We'll remember you when you come back, " + username + "!")
greet_user()

新增的函数get_stored_username() 目标明确,❶处的文档字符串指出了这一点。如果存储了用户名,这个函数就获取并返回它;如果文件username.json不存在,这个函数
就返回None (见❷)。这是一种不错的做法:函数要么返回预期的值,要么返回None ;这让我们能够使用函数的返回值做简单测试。在❸处,如果成功地获取了用户名,就打
印一条欢迎用户回来的消息,否则就提示用户输入用户名。

我们还需将greet_user() 中的另一个代码块提取出来:将没有存储用户名时提示用户输入的代码放在一个独立的函数中:

import json
def get_stored_username():
    """如果存储了用户名,就获取它"""
    --snip--
def get_new_username():
    """提示用户输入用户名"""
    username = input("What is your name? ")
    filename = 'username.json'
    with open(filename, 'w') as f_obj:
      json.dump(username, f_obj)
    return username
def greet_user():
    """问候用户,并指出其名字"""
    username = get_stored_username()
    if username:
      print("Welcome back, " + username + "!")
    else:
        username = get_new_username()
        print("We'll remember you when you come back, " + username + "!")
greet_user()

在remember_me.py的这个最终版本中,每个函数都执行单一而清晰的任务。我们调用greet_user() ,它打印一条合适的消息:要么欢迎老用户回来,要么问候新用户。为此,
它首先调用get_stored_username() ,这个函数只负责获取存储的用户名(如果存储了的话),再在必要时调用get_new_username() ,这个函数只负责获取并存储新
用户的用户名。要编写出清晰而易于维护和扩展的代码,这种划分工作必不可少。

相关文章:

  • tomcat部署springboot+vue(不使用nginx)
  • 【深度学习】多源物料融合算法(一):量纲对齐常见方法
  • 贪心算法(5)(java)k次取反后最大化的数组和
  • git 撤销某次提交的上交到远程服务器的commit提交,此提交后面的commit需要保留【deeepseek生成】
  • 【SOC 芯片设计 DFT 学习专栏 -- Scan chain 和 SDFFs及 EDT】
  • sqli-lab靶场学习(八)——Less26-28
  • Android ANR 监控方法与事件分发耗时优化实战
  • vue的 props 与 $emit 以及 provide 与 inject 的 组件之间的传值对比
  • docker修改了daemon.js文件还是下载不了镜像
  • Android 自定义View之底部导航栏
  • LanceDB快速入门之基本操作与API一览
  • 基于VMware的Ubuntu22.04系统安装和配置以及解决Ubuntu共享文件夹无法实现的问题
  • 优化程序执行时间的核心方法与实战策略
  • 机器学习(吴恩达)
  • MinIO的预签名直传机制
  • UI自动化:seldom框架和Selenium
  • MySQL 优化方案
  • [笔记.AI]KAG(知识增强生成 Knowledge Augmented Generation)
  • 解析Doris编译脚本generated-source.sh的逻辑
  • python-53-分别使用flask和streamlit进行向量存储和检索的服务开发实战
  • 一周文化讲座|城市移民与数字时代的新工作
  • “爱鸟周”为何不能像FI和花展那样“市区联动”
  • 梅花奖在上海|第六代“杨子荣”是怎样炼成的?
  • 身临其境感受伟人思想力量,“马克思书房”在上海社科馆揭幕
  • 马新民卸任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司长
  • 波音公司计划于2027年交付新版“空军一号”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