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身份——一切从信念开始
第二章身份——一切从信念开始
第一节层次:你在这个世界的哪一层
图2-1 NLP逻辑层次模型
- 第一层:环境。处在这一层的是最低层的成长者,他们遇到问题后的第一反应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把原因归咎到外部环境中。
抱怨环境不会改变现状
- 第二层:行为。处于这一层的人能将目光投向内部,从自身寻找问题。他们不会太多抱怨环境,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自身的行为上,比如个人努力程度。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努力是最容易做到的,也是自己可以完全掌控的,所以他们往往把努力视为救命稻草。
说到底,人还是容易被懒惰影响的,总希望用相对无痛的努力数量取代直面核心困难的思考,在这种状态下,努力反而为他们营造了麻木自己的舒适区。
麻木的努力无用,要提高自己努力的质量
- 第三层:能力。处在这一层的人开始动脑琢磨自身的能力了。他们能主动跳出努力这个舒适区,积极寻找方法,因为有了科学正确的方法,就能事半功倍。
只有方法还不够,还需要实际的行动
- 第四层:信念和价值观。
- 第五层:自我意识。
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从自己的身份定位开始思考问题,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应该去做什么样的事”。
- 第六层:使命
人活着的最高意义就是创造、利他、积极地影响他人。
对他人产生价值
有了使命追求,我们就能催生出真正的人生目标,就能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
知识,让我们更好地感知世界
-
一层的人找环境问题,他们是抱怨者,喜欢说:“都是你们的错!”
-
二层的人找努力问题,他们是行动派,喜欢说:“我还不够努力!”
-
三层的人找方法问题,他们是战术家,喜欢说:“方法总比问题多!”
-
四层的人找选择问题,他们是战略家,喜欢问:“什么东西最重要?”
-
五层的人找身份问题,他们是觉醒者,喜欢问:“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
六层的人找意义问题,他们是创造者,喜欢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利他!”
图2-2 NLP逻辑层次在成长上的呈现
在遇到问题时,我们就能主动放弃情绪化的抱怨,勤努力、找方法、做选择、建身份、明意义。
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审视自己和感知世界。有了感知,我们便能更好地定位和应对。
第二节身份:改变自己的终极力量
身份—过程—结果
人的行为改变可分为身份、过程、结果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努力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见图2-3)。
图2-3 行为改变的三个层次
那些能明确自己身份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他们肯花时间进行心理建设,能从上而下或从里到外地改变自己。
发自内心的身份认同
态度—行为—结果
很明显,我们看待一件事情的态度会影响我们的行为,而我们的行为则会影响现实结果。
态度->行为->结果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
图2-4 为什么我们要保持乐观
做最好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
坚定信念和降低期待并不矛盾,因为坚定信念就是做最好的准备,而降低期待就是做最坏的打算。它们的目的是一致的:促使自己更好地行动,并最终产生好的结果(见图2-6)。
图2-5 做最好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
潜意识的学习方式是不断重复
重复与坚持
第三节语言:美好人生从好好说话开始
语言是幸福人生的开端
态度—行为—结果”这个链条可以演变为“语言—态度—行为—结果”。
外部表现会影响内部状态
提醒自己口出善言,多体察别人的感受,会让别人感觉更好,也会让自己变得更好
美好人生,从好好说话开始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