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技术架构
以下是一套基于开源技术的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项目技术方案,覆盖从硬件接入、数据采集、云端管理到智能应用的全链路,兼顾成本、可扩展性和落地性。
一、项目核心目标
实现农业环境实时监测(温湿度、土壤墒情、光照等)、设备智能控制(灌溉、通风、补光)、生产数据追溯、病虫害预警及决策支持,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产量与品质。
二、整体架构设计
采用“端-边-云-用”四层架构,核心模块均基于开源技术实现:
层级 | 功能描述 | 核心开源技术/工具 |
|---|---|---|
设备端 | 传感器数据采集、执行器控制 | Arduino/Raspberry Pi、Modbus/MQTT |
边缘层 | 本地数据处理、协议转换、边缘计算 | EdgeX Foundry、Mosquitto(MQTT Broker) |
云端 | 数据存储、设备管理、算法分析 | InfluxDB(时序数据)、PostgreSQL(业务数据)、ThingsBoard(物联网平台) |
应用层 | 可视化监控、智能决策、用户交互 | Vue.js(前端)、Grafana(可视化)、Python AI模型 |
三、各层级详细技术方案
1. 设备端(硬件采集与控制)
目标:低成本、高可靠性地采集农业环境数据,控制执行器(如水泵、风机)。
硬件选型:
主控:树莓派(Raspberry Pi 4B)或Arduino开发板(适合低成本场景)。
传感器:
环境类:DHT22(温湿度)、BH1750(光照)、SGP30(CO₂)。
土壤类:FC-28(土壤湿度)、YL-69(土壤电导率)。
执行器:继电器模块(控制水泵/风机)、电磁阀(灌溉)。
通信协议:
短距通信:传感器通过I2C/SPI/UART与主控通信(Arduino/RPi内置库支持)。
长距回传:主控通过MQTT协议(开源轻量级消息协议)将数据上传至边缘或云端(兼容低带宽、不稳定网络)。
2. 边缘层(本地处理与协议转换)
目标:解决设备协议碎片化问题,实现本地数据过滤、边缘计算(如异常报警),减少云端压力。
核心工具:
EdgeX Foundry(开源物联网边缘平台):
支持Modbus、MQTT、BACnet等工业协议,可将不同厂商的传感器/设备统一接入,提供数据标准化、规则引擎(如温度>35℃时触发本地报警)、本地存储(SQLite)。
Mosquitto(开源MQTT Broker):
作为边缘端MQTT服务器,负责设备与云端/本地的消息转发(轻量、低资源占用)。
3. 云端(数据存储与智能处理)
目标:集中管理设备、存储全量数据、支持分析与远程控制。
数据存储:
时序数据:InfluxDB(开源时序数据库)存储传感器时间序列数据(如每分钟温湿度),支持高效写入、聚合查询(如小时/日均值)。
业务数据:PostgreSQL(开源关系型数据库)存储设备元数据(位置、型号)、用户信息、控制指令日志等结构化数据。
多媒体数据:MinIO(开源对象存储)存储摄像头抓拍的作物图像(用于病虫害识别)。
设备管理:
ThingsBoard(开源物联网平台):
提供设备注册、鉴权(TLS加密)、远程控制(下发开关指令)、规则链(如“土壤湿度<20%时自动启动灌溉”)、实时数据看板(无需开发即可预览)。
支持通过REST API与第三方系统(如ERP)集成。
数据处理与AI分析:
实时流处理:Apache Flink(开源流计算框架)消费InfluxDB/MQTT数据,实现异常检测(如温度骤降报警)、滑动窗口统计(如日平均光照)。
离线分析:Python + Pandas清洗数据,Scikit-learn/XGBoost训练预测模型(如灌溉需求预测、产量预估)。
计算机视觉:OpenCV(开源计算机视觉库)+ TensorFlow Lite部署轻量级病虫害识别模型(如识别番茄晚疫病),通过Flask提供API供前端调用。
4. 应用层(用户交互与决策支持)
目标:为农户/管理员提供可视化界面,支持远程控制、报警推送、数据报表。
前端开发:
Vue.js(开源前端框架)构建响应式Web页面,适配PC/手机。
Grafana(开源可视化工具)对接InfluxDB/PostgreSQL,快速生成实时监控面板(如温湿度曲线、设备在线状态)。
微信小程序(可选):通过MQTT.js或HTTP API与云端交互,实现移动端监控(需配置合法域名)。
核心功能:
实时监控:地图展示设备位置,图表显示环境数据。
智能控制:远程开关灌溉设备,设置阈值(如自动通风)。
报警通知:通过WebSocket/短信/微信模板消息推送异常(如设备离线、土壤过干)。
数据追溯:按时间轴查询历史数据,生成PDF/Excel报表。
四、关键技术优势
低成本:基于树莓派/Arduino的硬件方案,开源软件替代商业平台(如AWS IoT、华为云IoT),降低初期投入。
高扩展性:ThingsBoard支持百万级设备接入,InfluxDB可横向扩展集群;EdgeX Foundry兼容多协议,方便新增传感器。
智能化:集成AI模型(如病虫害识别、灌溉预测),从“监测”升级到“决策”。
自主可控:全链路开源技术,避免闭源依赖,可根据需求定制(如修改规则引擎、优化模型)。
五、部署与运维建议
硬件部署:传感器节点需防水防尘(IP65外壳),部署在田间/温室,通过4G/LoRa(长距离低功耗)回传数据。
云端部署:使用Docker容器化(ThingsBoard/InfluxDB/Flink),通过Kubernetes或Docker Compose管理,提升部署效率。
安全加固:
设备与云端通信启用TLS 1.3加密。
ThingsBoard配置RBAC(角色权限控制),限制不同用户(农户/管理员)的操作权限。
定期备份InfluxDB/PostgreSQL数据,避免丢失。
六、开源技术栈清单
类别 | 技术/工具 | 用途 |
|---|---|---|
硬件 | Raspberry Pi、Arduino | 边缘计算与传感器接入 |
通信协议 | MQTT、Modbus | 设备与云端/边缘通信 |
边缘计算 | EdgeX Foundry、Mosquitto | 协议转换、本地数据处理 |
云端存储 | InfluxDB、PostgreSQL、MinIO | 时序数据、业务数据、多媒体存储 |
物联网平台 | ThingsBoard | 设备管理、规则引擎、可视化 |
数据处理 | Apache Flink、Python(Pandas/Scikit-learn) | 实时流计算、机器学习模型训练 |
应用开发 | Vue.js、Grafana、Flask | 前端界面、监控面板、API服务 |
总结
该方案基于全开源技术,覆盖智慧农业从设备到应用的全链路需求,兼顾成本与扩展性,适合农场、农业园区等场景落地。核心优势是通过开源工具快速搭建,同时支持自定义开发(如AI模型、业务规则),满足个性化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