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贴 | 2025年(22级)四非计算机大类专业保研历程记录
2025年(22级)四非数科专业保研历程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保研历程。同时,写下我历程中的一些感悟,希望对后来人有所帮助。
该如何讲述这段经历呢?
从你们最感兴趣的部分吧。
一、背景(background,简称bg)
属性 | 数值 | 附魔 |
|---|---|---|
院校 | 四非一本院校 | 山河四省 |
专业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计算机大类专业 |
成绩(rank,排名) | rk1/95 | 3.89/4.0 |
竞赛 | 3国奖8省奖 | 多为负责人 |
科研 | 2大创;1软著;1普刊 | 弱科研,自己瞎倒腾 |
学生工作 | None | 没有就是没有 |
其它经历 | 支教 | 大学期间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
二、夏令营
对于四非院校+CS来说,夏令营自然是比较难进(对这点大家要放平心态哦),而22级推免正值教育部改革(22级真是又吃上好的了),拿到offer愈发艰难。
随着保研逐渐扩招,此次改革的初衷就是规范化推免流程,而夏令营目的是提前争抢优秀学生,完全由院校自行开设、安排及考核,不符合规范化程序。因此,要求各高校不允许提前发放Offer,由Top2引发裙带效应,许多高校由此直接取消夏令营。
距离暑假尚有一段距离,但随着各院校发布夏令营通知,标志着推免似乎正拉开帷幕,我的心情也愈发激动,无论C9还是普通211,都列入报名清单,严格按照要求填报材料。
上方加粗并非强调,而是一种提醒: 1.注意定位。夏令营门槛本来就高,对于与自身bg极不相符的院校,不必报名,海投确实是必要的,但是完全没有希望的投递只会带来不切实际的幻想,造成心态上的失落。 2.不要太老实。对于学院而言,你自身的能力是最重要的,所有材料只是筛选环节,所以在填报时,一切材料以展示你自身能力为原则,不必担心盖章、签字等流程上的琐节。
其实开始报名不久后,就收到了一些回应:中国地质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
前者是完全的宣讲会,枉我满心期待,后来才知道,好像历届都是这样。
后者则开启了我的一段旅程。
其实在收到通知后,一直在犹豫去不去,一是担心和更好的学校重复,后来证明,这一担心纯属多余;二是路费和时间成本,此前从未去过南方,武汉相距甚远,且不报销路费;三是收效不定,去了不一定拿到优营,优营又不一定有效力(即优营直接录取)。
终于,在经历现实重锤后~

武汉,我TM来辣!
抵达武汉后,就先乘车到学校签到(不得不说,武汉司机有点说法,别具一格)。

没错,我去的就是人工智能教育学部(人工智能教育专业)
之后,步行回到酒店,距离不是很远,但正值暑假,武汉烈日难挡,加上旅途奔波,到酒店时已筋疲力尽。

紧接着,就是三天酣畅淋漓的战斗了。
抵达当天晚上,就公布了重头戏:每人要求参与一项团队任务、一项个人任务,均给定选题自由选取,团队也是自由结组。选题类似期末大作业,完成难度可大可小,可提出理论流程也可稍加实践,大部分人应都是提交论文形式。
要说难度其实并不算很大,但问题是:学院的时间安排完全没有给任务留出时间,前两天的讲座完全排满要求签到,当然可以不去听,但同学们毕竟是来了解学校的且不好意思人去室空,所以直到第二天下午最后几场才稍显空荡。所以,如果想认真完成,整体时间十分紧张,而且对于大家可能都是第一场夏令营,都想要认真完成。
开营第一天,一整天的讲座安排,傍晚要求提前一份心得感悟。
到了晚上,自然要补补作业了。

无通宵学习体质,实则2点就睡了
团队任务要求第二天中午交,个人任务要求第二天傍晚交。
等到第二天傍晚任务全部提交完,大家终于都松了一口气,和结组认识的朋友们一起在食堂吃了最后一顿饭。

不得不说,虽然时间安排不合理,但学院整体人文关怀是很到位的,餐券绝对够吃,一日餐标应在30以上,食堂门口蜜雪冰城都可以用,酒店住宿环境也很ok,且管早饭。
第三天上午是优秀作品答辩,第二天晚上会通知名单,分为团队和个人,总人数大概占参营人数一半,也就是优秀营员。

答辩完后,就是最后的结束会,老师解答了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有没有效力。
答案是无,得知答案肯定是有些失落的,毕竟还没有什么offer,但还是很感谢华中师范大学给了我一次完整有趣的线下夏令营体验。
在夏令营期间就收到了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入营通知,也是线下营,但路途过远且不包路费(往年报销500),便释放了。
之后便都是一些线上营了,如西南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211,大部分都比较海,以宣讲性质为主,有部分学校要求提交感悟心得、学习计划等,据此评出“优秀营员”,基本交了就有。
二、预推免
9月初到校后,学校推免工作一直没有动作,加上改革:志愿填报时间提前到9.22,不得不让人有些慌张,但该做的还是要做的。
东北大学计院今年出了新活动——导师团,预推免前提前联系各团队,考核通过后即可直接获得Offer,但似乎一些“硬性条件”较为严苛,先后联系了老师,面试了团队,但并未入选,之后几位老师专门打电话进行沟通,让报名正式预推免【这里不得不大赞东大计院老师,极为真诚,耐心亲和】。
正式的第一场预推免面试应该是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面试较为顺利,刚结束就有老师联系,后来也考核合格,但看名单:几乎所有参加面试的同学都考核合格,确实是开眼了。
下一场便是中央民族大学,第一天递交材料,第二天直接面试。

路过天安门,刚过9.3阅兵,有许多游客
第一天上午交完材料回旅馆,下午北京科技大学智能院线上面试,英文问题没准备到,有点慌乱,感觉总体发挥不是很理想,但最后成绩220/250,在群里看成绩算比较高的,最终也没有发布准Offer名单,只有一个分数,全凭感觉报名,感觉不是很合理(听说准Offer后面拉了微信群,不知道真假)。
第二天下午才面到,形式:PPT介绍,英文+专业课抽题,简历问答。后面喜提候补,感觉老师对项目和竞赛不感兴趣。
虽然这次面试结果不太好,但是却让我有了远大于面试的收获:一个人成长的最快方式就是亲身感受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与难堪。

缩在阴暗的隔间吃外卖
在学校短暂歇息后,真正的忙碌才到来。
下一站: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电应都是课题组自行组织面,有录像即可。故没有琐碎流程,通知面试大概是下午,不需提前签到。形式:英文自我介绍+简历面。很顺利,几天后老师通知拿到学硕Offer。
面试完的第二天就有东北大学信息院+软院面试,连夜飞机直达。第一次坐飞机,大家注意,一定提前一小时行李托运+过安检,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差点赶不上)。

机场厕所生动有趣的图标
到达后,住上了四十元的旅馆(环境比北京100+的好的多),其实没怎么睡,第二天一早有合肥工业大学的线上面试,英文问答+PPT问答,自我感觉良好,但好像没后续通知?
上午就是信院人工智能面试,离学校很近,几分钟就到了。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不愧是海营,面试形式别具一格:流水线面试——一个教室几位老师,依次走过,老师会问答相关部分(材料+英文+简历+专业课+思政),紧张刺激,感觉良好,顺利拿到第一档次(优先录取)。

下午是软院,面试形式:英文问答+简历面。面试前发现大家人手五本厚厚的材料,而我只有五张单薄的简历,才发现通知写的是把所有材料都打五份,时间紧张怕错过面试也没去打,最终喜提高位候补。
最后一场线下是中国农业大学信息院。

体育馆很气派
这次来北京住宿就好多了,虽然也是100+,但运气好住的宽敞明亮的双人间,两张大床(只有我一个人住)。
抵达第二天早上郑州大学线上面试(主打体验),面完去农大,位次是下午第一个,面试形式:英文自我介绍+段落翻译+专业抽题+简历问答。
英文翻译好像也是抽题,和计算机+农业领域相关,简历中的项目老师问的很细。最终专硕Offer(报名时要注意:农大学硕和专硕不能互换,不同场次面试,分开排名录取)。
当天晚上有陆军工程信息工程大学(应该是这个学校)打电话来有无兴趣报考,和郑州大学有合作所以得知学生信息,待遇确实很好。
至此,我的预推免提早结束!
三、总结
最终Offer情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东北大学人工智能、中国农业大学计算机技术、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我的保研经历并没有科研er的名校青睐,也没有惊险幸运的检漏上岸,但我认真对待了每一次机会。你若问我:“有没有遗憾?”
我一定如实回答你:“有很多。”
但彼时的我已决定了我,我蜕变成了现在的我,所有的遗憾、懊恼、不甘都已定格,与它们和解是下一课。
经历过这一阶段的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对于一个人来说,从出生开始,周边的客观规律便几乎成型,其时刻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你,但不要悲观,看到这里的你已摆脱了旧环境,来到少有的真正自由之地——大学。
在这里,思想是真正自由的,也是有时间自由的,你要认识到:此后,你的主观能动性几乎决定了你的一生。显然,思政老师看见这句话一定狠狠批评我,我是想强调“心外无物”的唯心论吗?不是,我是在告诉你:
人生有无限可能,澎湃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经历辽阔的一生。
所以,保持思考、充盈自己,让规律变成可控的,让选择变成最好的。
四、推销
最后,希望我的经历可以帮助到你。
同时,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想咨询,欢迎私信或加wx:Xueyou_work,免费帮助定位。
如果你在保研途中需要指导和陪伴(不限年级),本人提供 :
推免资格针对性规划
院校学院报考指导
所有文书模板/范例/写作指导
套磁指导(含套磁情况表)
面试模拟/指导
心理辅导
全程辅导(包含所有辅导及实时信息反馈提醒)
无它,保证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保研路上省心省力不孤单。
感谢你看到这里,如果你当下感到很焦虑,记住这句话:
别着急,孩子,人生路长,你大可以慢点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