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B CS 61B SP24】Lecture 28 - Tries 学习笔记
本文介绍并用 Java 实现了用于存储字符串的高效数据结构 Trie,Trie 可以在近乎常数的时间复杂度下进行字符串的插入与查询操作,且效率不受单词的数量影响。
1. Trie 字典树介绍
Trie(前缀树或字典树)是一种树形数据结构,用于高效存储和检索字符串集合中的键。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共享公共前缀来减少存储开销,支持快速插入、搜索和前缀匹配操作。
Trie 的主要特点如下:
- 高效的查找:查找一个字符串的时间复杂度与字符串长度成正比,也就是 O ( m ) O(m) O(m),与存储的单词数量无关。
- 公共前缀共享:相同前缀的字符串共享同一路径,降低冗余存储。
- 适用场景:字典实现、自动补全、拼写检查、前缀匹配等。
2. 实现 Trie 字典树
首先来画个图看看 Trie 如何表示字符串,Trie 中的每个节点表示一个字符,例如下面这棵 Trie 树可以表示 sad
、sam
、same
等字符串:
但是我们如何表示 aw
、sa
这类不存在的字符串呢?因此每个节点还需要用一个变量 isEnd
标记是否为字符串的结尾,例如下面这棵 Trie 树表示我们存储了 6 个字符串分别为 a
、awls
、sad
、sam
、sap
、same
: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具体实现 Tire 的流程:
- 插入(Insert):从根节点出发,依次根据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寻找(或创建)相应的子节点;遍历完所有字符后,将最后一个节点标记为结束节点。
- 查找(Search):按照单词中的每个字符逐层遍历,如果某个字符对应的子节点不存在,则说明该单词不存在;遍历结束后,检查最后一个节点是否标记为结束节点,如果是则单词存在,否则不存在。
- 前缀匹配(StartsWith):与查找类似,但只需判断从根到最后一个字符的路径是否存在,而不关心最后节点是否为完整单词的结束标志。
假设我们处理只有小写字母的单词,那么我们可以让每个节点包含一个大小为 26 的数组来存储所有可能的子节点。但是这样做可能会造成空间的浪费,如果 Trie 树的每一层都只有一个节点,那么每一层的数组中都会有 25 个位置是 null
,如下图所示:
我们可以用 Lecture 19 中学到的哈希表来完成字符到子节点的映射来优化这个问题,此处我们直接调用 java.util.HashMap
实现,使用哈希表后的内存空间使用如下:
Java 实现 Trie 代码如下:
package CS61B.Lecture28;
import java.util.HashMap;
public class Trie {
private static class TrieNode {
HashMap<Character, TrieNode> children;
boolean isEnd;
public TrieNode() {
children = new HashMap<>();
isEnd = false;
}
}
private final TrieNode root;
public Trie() {
root = new TrieNode();
}
/** 核心操作:插入,将 word 插入 Trie 中 */
public void insert(String word) {
TrieNode p = root;
for (int i = 0; i < word.length(); i++) {
char c = word.charAt(i);
p = p.children.computeIfAbsent(c, key -> new TrieNode());
}
p.isEnd = true;
}
/** 核心操作:查找,返回完整单词 word 是否存在 */
public boolean search(String word) {
TrieNode prefix = searchPrefix(word);
return prefix != null && prefix.isEnd;
}
/** 核心操作:前缀匹配,返回前缀 prefix 是否存在 */
public boolean startsWith(String prefix) {
return searchPrefix(prefix) != null;
}
/** 辅助方法:查找并返回 word 所在的最后一个节点 */
private TrieNode searchPrefix(String word) {
TrieNode p = root;
for (int i = 0; i < word.length(); i++) {
char c = word.charAt(i);
if (p.children.get(c) == null) return null;
p = p.children.get(c);
}
return p;
}
/** 测试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ie trie = new Trie();
trie.insert("sad");
trie.insert("sam");
System.out.println(trie.search("sad")); // true
System.out.println(trie.startsWith("sa")); // true
System.out.println(trie.search("sa")); // false
}
}
注意:在 insert
方法中使用的 computeIfAbsent(key, mappingFunction)
方法是 Java 8 在 Map 接口中引入的一个默认方法,它的主要作用是根据给定的 key
获取其对应的 value
,如果该 key
在 Map 中不存在,则使用提供的映射函数(Mapping Function)计算一个新的 value
,并将这个 key-value
对存入 Map 中,然后返回计算得到的 value
。也就是说等价于下面这种写法:
if (p.children.get(c) == null) p.children.put(c, new TrieNode());
p = p.children.g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