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一 、什么是符号间干扰(ISI)
在传统的单载波通信系统中,数据符号一个接一个地发送。当信号在无线信道中传播时,它会遇到建筑物、山脉等各种障碍物,产生多条不同路径的反射信号。这些不同路径的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时间有先有后,这就是多径效应。
ISI的产生过程:
发送端发送一个短脉冲(代表一个符号)。
接收端会收到这个脉冲的多个副本,每个副本都有不同的延迟和衰减。
前一个符号的“拖尾”(延迟较大的路径)会蔓延到后一个符号的时间段内,干扰后一个符号的判决。
符号速率越高(即符号持续时间越短),多径延迟相对于符号时间就越长,ISI就越严重。
简单比喻: 就像在一个空旷的大厅里快速说话,第一个词的回声还没消失,你已经开始说第二个词了,导致你听不清当前说的是什么。
二、正交频分复用(OFDM)
OFDM 的核心思想是:“化敌为友”,将一个高速的数据流分解成许多个低速的子数据流,然后用多个正交的子载波同时传输这些低速数据流。

OFDM 的关键技术原理:
1. 将宽带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转化为多个窄带平坦衰落信道
频率选择性衰落: 由于多径,信道在不同频率上的响应不同,某些频率成分被增强,某些被削弱。这就像一段崎岖不平的公路,高速行驶(宽带信号)的汽车会剧烈颠簸。
平坦衰落: 在一个非常窄的频带内,信道的响应可以看作是“平坦”的,即对所有频率成分的影响基本相同。
OFDM 通过将总带宽划分为大量(例如1024个)非常窄的子信道(子载波),使得每个子载波经历的都可以看作是平坦衰落。这极大地简化了接收机的信道均衡难度。
2. 子载波的正交性
这是OFDM的“灵魂”。虽然所有子载波的频谱是重叠的,但它们在数学上是正交的。
正交性意味着什么? 在一个子载波的频率点上,所有其他子载波的积分(或求和)结果为零。
好处: 接收机可以通过相关运算,在精确的时刻从重叠的频谱中完美地提取出某一个子载波上的信息,而不会受到其他子载波的干扰。这实现了极高的频谱利用率。
3. 循环前缀(CP)
这是OFDM能够有效消除ISI的最关键技术。
是什么? 循环前缀是将OFDM符号尾部的最后一部分样本(通常是符号长度的1/4或1/8)复制到符号的开头。
保护间隔: CP在符号之间插入了一段空白时间。只要多径时延扩展小于CP的持续时间,前一个符号的拖尾就不会干扰到当前符号的有效数据部分。
保持子载波正交性: 仅仅是空白间隔还不够,因为多径效应会导致子载波间失去正交性,产生载波间干扰(ICI)。通过将“尾部复制到头部”,确保了在FFT积分周期内,每个子载波都经历了整数倍的周期。这使得多径信道在数学上等效于一个循环卷积,从而在频域上,信道的作用仅仅是对每个子载波乘以一个简单的复系数(信道增益),完美保持了子载波间的正交性。

1、多载波调制
OFDM属于多载波调制(Multi-Carrier Modulation, MCM)的一种,它将整个信道带宽划分成多个正交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个低速子数据流。
2、正交性
OFDM中的各个载波是相互正交的,这意味着它们之间的频谱可以重叠,但在接收端可以通过相关技术(如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各个子载波上的信号分开,从而避免了子信道间的干扰。
3、调制与解调
在发射端,OFDM将数据流进行串并转换,并通过IFFT(逆快速傅里叶变换)将频域信号转换为时域信号,然后加入循环前缀作为保护间隔,以消除多径效应引起的符号间干扰(ISI)。在接收端,通过FFT将时域信号转换回频域,并对每个子载波进行解调,恢复出原始的数据流。

三、OFDM 系统的工作流程
串并转换: 将高速的串行数据流转换为N路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
调制: 每个子数据流分别用各自的子载波进行调制(通常使用QPSK, 16QAM等)。
IFFT: 这是OFDM系统的核心实现方式。通过逆快速傅里叶变换,将频域的子载波信号一次性变换成一个时域信号。IFFT天然地能产生一组正交的子载波。
加循环前缀: 将每个OFDM符号的尾部复制到头部。
并串转换 & 发射: 将加完CP的时域信号转换为串行信号,并通过射频前端发射出去。
接收端:
进行与发送端相反的操作。
首先去除循环前缀。
然后通过FFT将时域信号变回频域信号。
在频域进行简单的信道均衡(每个子载波除以估计的信道响应)。
最后解调并恢复出原始数据。
缺点:
-
高峰均功率比: 多个子载波叠加可能导致瞬时功率非常高,对功率放大器要求高。
-
对频率偏移敏感: 收发端的本地振荡器偏差会破坏子载波正交性,导致ICI。
-
对相位噪声敏感。
四、总结
正交频分复用(OFDM)通过将宽带信道划分为大量正交的窄带子信道,并巧妙地使用循环前缀作为保护间隔,成功地将有害的符号间多径干扰(ISI)问题转化为相对容易处理的平坦衰落和简单的频域均衡问题。 这正是OFDM成为现代宽带无线通信(如Wi-Fi, 4G/5G, DVB-T等)基石技术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