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华为云计算类服务实践
文章目录
- 计算类服务实践(ECS、IMS、AS)
- 2 计算类服务实践
- 2.1 实验介绍
- 2.1.1 关于本实验
- 2.1.2 实验目的
- 2.2 实验任务配置
- 2.2.1 配置思路
- 2.2.2 ECS 的生命周期管理
- 2.2.2.1 创建两台不同操作系统的 ECS
- 2.2.2.2 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 2.2.2.3 变更弹性云服务器规格(以 Windows 为例)
- 2.2.3 通过云服务器创建 Windows 系统盘镜像
- 2.2.3.1 配置 Windows 云服务器(ecs-windows)
- 2.2.3.2 创建 Windows 私有镜像
- 2.2.3.3 镜像管理操作
- 2.2.4 通过云服务器创建 Linux 系统盘镜像
- 2.2.4.1 配置 Linux 云服务器(ecs-linux)
- 2.2.4.2 创建 Linux 私有镜像
- 2.2.5 AS 的基础实践
- 2.2.5.1 创建伸缩配置
- 2.2.5.2 创建伸缩组与伸缩策略
- 2.2.5.3 弹性伸缩带宽
- 2.2.6 删除资源(实验后清理)
- 2.3 自主学习作业
- 作业要求
计算类服务实践(ECS、IMS、AS)
2 计算类服务实践
2.1 实验介绍
2.1.1 关于本实验
-
核心服务定义
-
弹性云服务器(ECS):可随时自助获取、弹性伸缩的云服务器,保障服务稳定运行,提升运维效率。
-
镜像服务(IMS):提供镜像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快速部署业务。
-
弹性伸缩(AS):基于业务需求和策略自动调整资源,支持定时、周期、告警策略,平衡资源与成本。
-
-
实验内容:涵盖 ECS 创建与登录、资源变更、Windows/Linux 私有镜像创建、共享镜像制作、弹性伸缩配置等综合操作。
2.1.2 实验目的
-
掌握弹性云服务器(ECS)的基本使用方法
-
掌握镜像服务(IMS)的镜像创建与管理操作
-
掌握弹性伸缩(AS)的策略配置与资源调整逻辑
2.2 实验任务配置
2.2.1 配置思路
-
弹性云服务器(ECS)的创建与登录
-
ECS 规格调整(如内存、CPU 扩容)
-
基于 ECS 创建 Windows/Linux 系统盘镜像
-
镜像属性修改与共享设置
-
弹性伸缩(AS)配置:伸缩配置、伸缩组、伸缩策略创建
2.2.2 ECS 的生命周期管理
2.2.2.1 创建两台不同操作系统的 ECS
前提准备:已注册华为云账号并完成实名认证
- 登录与区域选择
-
打开浏览器访问华为云官网,点击右上角 “登录”
-
输入账号密码进入控制台,选择区域为 “华东 - 上海一”
- 创建虚拟私有云(VPC)
-
左侧服务列表→“网络”→“虚拟私有云 VPC”
-
点击 “创建虚拟私有云”,配置区域为 “华东 - 上海一”,名称自定义,其他参数默认,点击 “立即创建”
- 配置密钥对(Windows 服务器登录用)
-
左侧服务列表→“安全与合规”→“数据加密服务 DEW”
-
选择 “密钥对管理”→“创建密钥对”,配置名称、类型(SSH_RSA_2048),点击 “确定” 并下载密钥文件(如 KeyPair-b669.pem)至本地
- 创建 Windows ECS(ecs-windows)
-
左侧服务列表→“计算”→“弹性云服务器 ECS”→“购买弹性云服务器”
-
核心参数配置:
| 配置项 | 取值说明 |
|---|---|
| 计费模式 | 按需计费 |
| 区域 | 华东 - 上海一 |
| CPU 架构 | x86 计算 |
| 规格 | 通用计算型 s6.large.2(2vCPUs/4GB) |
| 镜像 | 公共镜像 - Windows Server 2012 R2 数据中心版 64 位 |
| 系统盘 | 高 IO,40GB |
| 网络 | 选择已创建的 VPC |
| 弹性公网 IP | 暂不购买 |
| 登录凭证 | 密钥对(选择已创建的密钥对) |
| 云服务器名称 | ecs-windows |
- 勾选《华为镜像免责声明》,点击 “立即购买”,等待状态变为 “运行中”
- 创建 Linux ECS(ecs-linux)
- 流程同 Windows ECS,核心差异参数:
| 配置项 | 取值说明 |
|---|---|
| 镜像 | 公共镜像 - CentOS 7.6 64bit(10GB) |
| 登录凭证 | 密码(用户名 root,自定义密码) |
| 云服务器名称 | ecs-linux |
2.2.2.2 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 Windows ECS 登录(ecs-windows)
-
进入 ECS 列表,找到 ecs-windows,点击 “更多”→“获取密码”
-
选择本地下载的密钥文件,点击 “获取密码” 并复制
-
点击 “远程登录”→“立即登录”,在远程界面点击 “Ctrl+Alt+Del”,粘贴密码登录,显示 Windows 桌面即成功
- Linux ECS 登录(ecs-linux)
-
进入 ECS 列表,找到 ecs-linux,点击 “远程登录”→“立即登录”(VNC/CloudShell 方式)
-
输入用户名 root,暗文输入自定义密码,回显 “Welcome to HuaweiCloud Service” 即成功
2.2.2.3 变更弹性云服务器规格(以 Windows 为例)
-
找到待变更的 Windows ECS,若状态为 “运行中”,先点击 “关机”
-
状态变为 “关机” 后,点击 “更多”→“变更规格”
-
选择目标规格(如 2vCPUs/8GB),勾选《镜像免责声明》,点击 “提交”
-
等待状态变为 “更新规格中”,完成后点击 “开机”,登录 ECS 可查看内存已更新为 8GB
2.2.3 通过云服务器创建 Windows 系统盘镜像
2.2.3.1 配置 Windows 云服务器(ecs-windows)
- 远程登录 ecs-windows,配置网卡为 DHCP 模式:
-
开始→控制面板→网络和共享中心→以太网 2→属性→Internet 协议版本 4(TCP/IPv4)
-
勾选 “自动获得 IP 地址” 和 “自动获得 DNS 服务器地址”,点击 “确定”
- 启用远程连接:
- 右键 “这台电脑”→属性→远程设置→勾选 “允许远程连接到此计算机”
- 配置 Windows 防火墙:
- 控制面板→系统和安全→Windows 防火墙→允许应用通过 Windows 防火墙→勾选 “远程桌面” 的 “专用” 和 “公用”
- 检查 Cloudbase-init:
- 控制面板→程序和功能,确认已安装 “Cloudbase-init”(公共镜像默认安装)
2.2.3.2 创建 Windows 私有镜像
-
控制台→“计算”→“镜像服务 IMS”→“创建私有镜像”
-
核心配置:
| 配置项 | 取值说明 |
|---|---|
| 创建方式 | 创建私有镜像 |
| 镜像类型 | 系统盘镜像 |
| 镜像源 | 云服务器(选择 ecs-windows) |
| 名称 | image-windows2012 |
-
勾选《镜像制作承诺书》和《华为镜像免责声明》,点击 “提交”
-
返回私有镜像列表,等待状态变为 “正常”(约 10-20 分钟)
2.2.3.3 镜像管理操作
-
修改属性:镜像列表→“操作”→“修改”,可调整名称、最小内存、启动方式等
-
区域内复制:镜像列表→“更多”→“复制”,自定义新镜像名称(如 copy_image-windows2012)
-
共享镜像:
-
镜像列表→“更多”→“共享”,输入接收方项目 ID(需从接收方账号 “我的凭证” 中获取)
-
接收方登录控制台→镜像服务→共享镜像→“接受”
- 使用私有镜像创建 ECS:私有镜像列表→“申请服务器”,选择目标镜像,按 ECS 创建流程操作
2.2.4 通过云服务器创建 Linux 系统盘镜像
2.2.4.1 配置 Linux 云服务器(ecs-linux)
- 远程登录 ecs-linux,配置网卡为 DHCP 模式:
\# 查看网卡配置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编辑配置文件,添加DHCP参数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添加内容:PERSISTENT\_DHCLIENT="yes"
- 检查密码重置插件:
ls -lh /CloudResetPwdAgent/ # 有输出即已安装(公共镜像默认安装)
- 检查 Cloud-init:
which cloud-init # 回显/usr/local/bin/cloud-init即已安装\# 未安装时执行(需绑定弹性IP):yum install https://archives.fedoraproject.org/pub/epel/7/x86\_64/Packages/e/epel-release-7-13.noarch.rpmyum install cloud-init
- 清理网络规则文件:
ls -l /etc/udev/rules.d/ # 无文件即正常(公共镜像默认清理)
2.2.4.2 创建 Linux 私有镜像
-
控制台→“计算”→“镜像服务 IMS”→“创建私有镜像”
-
核心配置:
| 配置项 | 取值说明 |
|---|---|
| 创建方式 | 创建私有镜像 |
| 镜像类型 | 系统盘镜像 |
| 镜像源 | 云服务器(选择 ecs-linux) |
| 名称 | image-centos7.6 |
- 勾选协议后提交,等待状态变为 “正常”
2.2.5 AS 的基础实践
2.2.5.1 创建伸缩配置
-
控制台→“计算”→“弹性伸缩 AS”→“创建伸缩配置”
-
核心配置(以 Windows ECS 为模板):
| 配置项 | 取值说明 |
|---|---|
| 区域 | 华东 - 上海一 |
| 配置模板 | 使用已有云服务器规格(选择 ecs-windows) |
| 弹性公网 IP | 自动分配 |
| 公网带宽 | 按带宽计费,5Mbit/s |
| 登录方式 | 密钥对(选择已创建的密钥对) |
- 点击 “立即创建”,查看伸缩配置列表确认创建成功
2.2.5.2 创建伸缩组与伸缩策略
- 创建伸缩组
-
弹性伸缩 AS→“创建弹性伸缩组”
-
核心配置:
| 配置项 | 取值说明 |
|---|---|
| 区域 | 华东 - 上海一 |
| 可用区 | 全部选中(可用区 1-4) |
| 多可用区策略 | 均衡分布 |
| 名称 | as-group-CB |
| 实例数 | 最小 1 台、期望 2 台、最大 5 台 |
| 伸缩配置 | 选择已创建的伸缩配置 |
| 虚拟私有云 | 选择已创建的 VPC |
| 健康检查方式 | 云服务器健康检查 |
| 健康检查间隔 | 5 分钟 |
- 点击 “立即创建”
- 创建伸缩策略
-
进入伸缩组详情→“查看伸缩策略”→“添加伸缩策略”
-
策略 1(定时增加实例):
| 配置项 | 取值说明 |
|---|---|
| 策略名称 | as-policy-test1 |
| 策略类型 | 周期策略 |
| 重复周期 | 按天 |
| 触发时间 | 18:00 |
| 执行动作 | 增加 1 个实例 |
| 冷却时间 | 900 秒 |
- 策略 2(定时减少实例):
| 配置项 | 取值说明 |
|---|---|
| 策略名称 | as-policy-test2 |
| 策略类型 | 周期策略 |
| 重复周期 | 按天 |
| 触发时间 | 23:00 |
| 执行动作 | 减少 1 个实例 |
| 冷却时间 | 900 秒 |
- 点击 “立即执行策略”(如 test1),查看 “伸缩实例” 确认实例数增加
2.2.5.3 弹性伸缩带宽
-
弹性伸缩 AS→“伸缩带宽”→“创建伸缩带宽策略”
-
核心配置:
| 配置项 | 取值说明 |
|---|---|
| 区域 | 华东 - 上海一 |
| 策略名称 | as-policy-test |
| 资源类型 | 弹性公网 IP(选择已有或新建) |
| 策略类型 | 定时策略 |
| 触发时间 | 当前时间往后几分钟(便于验证) |
| 执行动作 | 调整为 10Mbit/s |
| 冷却时间 | 300 秒 |
- 策略生效后,点击弹性公网 IP 查看详情,确认带宽已更新为 10Mbit/s
2.2.6 删除资源(实验后清理)
-
暂停弹性伸缩组(避免自动扩容)
-
删除 ECS 资源(勾选释放弹性公网 IP 和磁盘)
-
删除私有镜像(Windows/Linux 镜像)
-
删除弹性伸缩服务(伸缩策略→伸缩组→伸缩配置)
-
删除虚拟私有云(先删除子网,再删除 VPC)
-
检查资源列表,确保仅保留密钥对
2.3 自主学习作业
作业要求
- 配置 Linux 云服务器的弹性伸缩服务
- 基于 ecs-linux 创建伸缩配置,选择 Linux 系统镜像与密码登录方式
- 设置伸缩组实例数
- 最小实例数 1 台,期望实例数 3 台,最大实例数 5 台
- 创建告警型伸缩策略
-
策略类型:告警策略
-
触发条件:内存平均利用率低于 30%
-
执行动作:减少 1 个实例
-
冷却时间:5 分钟(300 秒)
- 验证与排查
- 观察策略是否生效,若不生效,排查方向:
-
云监控指标是否正常采集(确认 ECS 已安装监控插件)
-
告警阈值是否设置正确(是否低于 30% 触发)
-
伸缩组最小实例数是否为 1(避免减少到 0)
-
冷却时间是否已结束(需等待 5 分钟后再次触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