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面向对象和方法
Python面向对象和方法
- 一、前言
- 二、成员变量
-
- 2.1类的定义和使用
- 2.2成员方法的定义
- 三、面向对象
-
- 3.1类和对象
- 3.2成员变量(类属性)的赋值
-
- _ _init_ _()构造方法
- __main ___与__all_ __
- 四、内置方法(魔法方法)
-
- __init__
- __str__
- __lt__
- __le__
- __eq__
- 五、面向对象的封装
-
-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
-
- 封装
-
- 私有成员、私有方法
- 继承
-
- 单继承
- 多继承
- 复写
- 类型注解
-
- 基础数据类型注解
- 类对象类型注解
- 基础容器类型注解
- 容器类型详细注解
- 在注释中进行类型注解
- 无法看出变量类型的注解
- 函数返回值的注解
- union联合注解
- 多态
一、前言
我们Python中的对象,一般是用来完成数据组织的
-
生活中的数据组织

-
程序中的数据组织,我们就可以使用对象组织数据,来完成打印表格的那部分,设计表格(设计类)、打印生产表格(创建对象)、填写表格(对象属性赋值)
二、成员变量
2.1类的定义和使用
-
语法:
class 类名称:
类的属性
类的行为- class是关键字,表示定义类了
- 类的属性,即定义在类中的变量(成员变量)
- 类的行为,即定义在类中的函数(成员方法)
-
创建类对象的语法:
对象=类名称()
可以看出类中,不仅可以定义属性来记录数据;还可以定义函数,来记录行为,从这开始我们把定义在类内部的函数称之为方法。
2.2成员方法的定义
- 语法:
def 方法名(self,形参1,…,形参N):
方法体
可以看到,在方法定义的参数列表中有一个,self关键字,self是成员方法定义的时候,
必须填写的。
- 它用来表示类对象自身的意思
- 当我们使用类对象调用方法的时候,self会自动被python传入
- 在方法内部,想要访问类的成员变量,必须使用self
三、面向对象
- 现实世界的事务和类可以用属性和行为来概括
- 在程序中的类,可以完美的描述现实世界的事务
3.1类和对象
- 基于类创建对象的语法:对象名=类名称()
- 为什么非要创建对象才能使用呢?
- 类只是一种程序内的“设计图纸”,需要基于图纸生产实体(对象),才能正常工作
3.2成员变量(类属性)的赋值
_ init _()构造方法
- 这个方法名称不是随便定义的,这是跟python内部的语法绑定的
- 在创建类对象(构造类)的时候,会自动执行
- 在创建类对象(构造类)的时候,将传入参数自动传递给_ init _方法使用,
我们的类属性的值可以不用特意定义
class Student:name=Noneage=Nonetel=None
student1=Student()
student1.name="周杰伦"
student1.age=31
student1.tel="1111111111111"student2=Student()
student2.name="周杰伦"
student2.age=31
student2.tel="1111111111111"
不构造init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