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1到WiFi7的发展史:它们之间的区别有什么
WiFi,这个无形却又无处不在的网络纽带,早已深度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早期的WiFi 1到如今热议的WiFi 7,每一代技术的升级都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更是对网络效率、连接质量、应用场景的重构。当我们还在为WiFi 5的稳定性点赞时,WiFi 6已凭借OFDMA、MU-MIMO等黑科技实现多设备并发传输;当WiFi 6逐渐普及,WiFi 7又以320MHz超宽信道、MLO多链路聚合等技术向“毫秒级延迟”“万兆级速率”发起冲击。这些藏在技术参数里的进化密码,恰恰决定了我们手中的设备能否真正释放宽带潜力,能否在智能设备爆炸式增长的时代依然保持流畅体验。
今天,就让我们拨开“信号”与“网速”的迷雾,深入了解WiFi技术的迭代逻辑。
WiFi1到WiFi7的发展史
其实我们所用所说的WiFi并不是有很高大上的概念:Wi-Fi(Wireless Fidelity)是一种基于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允许电子设备通过无线电波连接互联网或局域网,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另外,它还是一个商业名称,背后对应的是 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所制定的 802.11 系列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每一代 WiFi,对应一个 802.11 的子版本,随着版本演进,速率、频段、稳定性、安全性都在发生重大变化。
那它们都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这就要分别说到的WiFi1到WiFi7了。下面将用简短的内容来进行逐一介绍:【下面是一图速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