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控制 初级手札】1.6 电解质 【化学基础】
作者:电控工程手札
本博文内容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
目录
- 1. 电解质
- 2. 强电解质
- 3. 弱电解质
- 4. 非电解质
电解质是化学中描述物质 “导电能力” 与 “电离特性” 的核心概念,以及发生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描述电解质溶液间反应本质的最佳工具。
1. 电解质
(1)定义
电解质(Electrolyte) 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核心特征
-
化合物: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即由不同元素组成。
-
导电条件:导电性必须在特定条件下体现:水溶液 或 熔融状态,干燥的固体电解质通常不导电,如固体Nacl。
-
导电本质:导电的原因是生成了 自由移动的离子(带电粒子)。这些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电离过程:电解质溶液或熔化时,克服了内部粒子间的束缚力,化学键断裂,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这个过程叫做 电离。
(3)分类
根据电离程度(在水溶液中电离成离子的分子占溶质分子总数的百分比),电解质分为 强电解质 和 弱电解质。
2. 强电解质
(1)定义
强电解质 指在水溶液中 完全电离(100%电离)的电解质。
(2)特征
电离过程不可逆(用 “=” 表示),溶液中几乎不存在未电离的分子,只以离子形式存在。导电性强。
(3)常见类型
强酸:盐酸 HCl、硫酸 H₂SO₄、硝酸 HNO₃
强碱:NaOH、KOH、Ba (OH)₂
大多数盐:NaCl、CuSO₄、CaCO₃
3. 弱电解质
(1)定义
弱电解质 指在水溶液中 部分电离(通常<5%电离)的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
(2)特征
电离过程可逆(用 “⇌” 表示),溶液中同时存在电离出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分子为主)。导电性弱。
(3)常见类型
弱酸:醋酸 CH₃COOH、碳酸 H₂CO₃、水 H₂O
弱碱:NH₃・H₂O、Cu (OH)₂
少数盐:(CH₃COO)₂Pb
4. 非电解质
(1)定义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2)特征
它们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通常由分子构成,分子内部是共价键,在水溶液中以分子形式存在。
(3)常见类型
大多数有机化合物:蔗糖 C₁₂H₂₂O₁₁、乙醇 C₂H₅OH、葡萄糖 C₆H₁₂O₆
非金属氧化物:CO₂、SO₂、SO₃
氨气 NH
纯手工码字,如果你觉得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吝啬你的一键三连哟!!!(^U^)ノ~Y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