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规划:01背包】01背包详解 模板题 优化
文章目录
- 背包问题概述
 - 01 背包(medium)
 - 1、第一问解题思路
 - 状态表示
 - 状态转移方程
 - 初始化
 - 遍历顺序
 - 返回值
 
- 2、第二问解题思路
 - 状态表示修改
 - 状态转移方程细节修改
 - 初始化修改
 
- 代码
 
- 💥优化
 - 优化后的代码
 
 
背包问题概述
 终于到了动态规划的一类很有名的问题,背包问题了!为什么背包问题让人听起来就怕呢,因为它是基于动态规划的,本身动态规划就是千变万化,再加上背包问题的一些限定条件,使得背包问题也是分为很多类不同的问题,如 01背包、完全背包等等。
 背包问题 (Knapsack problem) 其实也是⼀种组合优化的 NP完全问题。其问题可以描述为:给定⼀组物品,每种物品都有⾃⼰的重量和价格,在限定的总重量内,我们如何选择,才能使得物品的总价格最⾼。
 根据物品的个数,分为如下几类:
- 01 背包问题:每个物品只有一个
 - 完全背包问题:每个物品有无限多个
 - 多重背包问题:每件物品有 sis_isi 个,即为有限个,介于前两者之间
 - 混合背包问题:每个物品会有上面三种情况
 - 分组背包问题:物品有 n 组,每组物品里有若干个,每组里最多选一个物品
 
 其中上述分类里面,根据背包是否装满,又分为两类:
- 不一定装满背包
 - 背包一定装满
 
 根据限定条件的个数,又分为两类:
- 限定条件只有一个:比如体积 -> 普通的背包问题
 - 限定条件有两个:比如体积 + 重量 -> 二维费用背包问题
 
 根据不同的问法,又分为很多类:
- 输出方案
 - 求方案总数
 - 最优方案
 - 方案可行性
 
 其实还有很多分类,但是我们仅需了解即可。
 因此,背包问题种类非常繁多,题型非常丰富,难度也是非常难以捉摸。但是,尽管种类非常多,都是从 01 背包问题演化过来的。所以,⼀定要把 01 背包问题学好。
 并且在背包问题中,优化是很有必要的,前面的动态规划题目中其实我们没怎么提到优化,那是因为优化的效果不显著,并且前面的题目也是为了让我们能快速的入门动态规划!
 而 背包问题就不一样了,其优化的意义很大,不仅仅对时间复杂度有提升,空间复杂度也会有提升,常见的优化方案如下:
- 空间优化:滚动数组
 - 单调队列优化
 - 贪心优化
 
 下面我们就从最经典的 01 背包问题开始旅程!
01 背包(medium)
DP41 【模板】01背包
你有一个背包,最多能容纳的体积是 V。
现在有 n 个物品,第 i 个物品的体积为 vi,价值为 wi
(1)求这个背包至多能装多大价值的物品?
(2)若背包 恰好装满,求至多能装多大价值的物品?
输入描述:
 第一行两个整数 n 和 V,表示物品个数和背包体积。
 接下来 n 行,每行两个数 vi 和 wi,表示第 i 个物品的体积和价值。
 其中 1 ≤ n, V, vi, wi ≤ 1000
输出描述:
 输出有两行,第一行输出第一问的答案,第二行输出第二问的答案,如果无解请输出0。
示例1
输入:3 52 104 51 4
输出:14 9
说明:装第一个和第三个物品时总价值最大,但是装第二个和第三个物品可以使得背包恰好装满且总价值最大。 
 
示例2
输入:3 812 611 86 8
输出:8 0
说明:装第三个物品时总价值最大但是不满,装满背包无解。
 
备注:
 要求 O(nV) 的时间复杂度,O(V) 空间复杂度
1、第一问解题思路
 在做背包问题的时候,题目给的实例中的参数对应是什么要搞清楚,并且在背包问题中有几个常见的字符:V 常表示 背包的容量、n 常表示 物品的个数、v 常表示 物品的体积、w 常表示 物品的价值 等等。
 背包问题的本质还是动态规划,我们还是能够按照之前的五部曲来一一解析每一步,下面一起来!
状态表示
 根据 ”经验 + 题目要求“,我们通过都会以某个位置为结尾然后……的情况来分析,这道题也是如此,题目问这个背包至多能装多大价值的物品,那我们就可以先定义一个状态为 dp[i] 表示从前 i 个物品中选择,在这些选法中能装入背包的最大物品价值。
 看似这种状态表示没问题,但是其实这个状态表示不足以推出状态转移方程,因为当我们在推导 dp[i] 的时候,我们 不仅仅要知道当前物品的价值,还要知道背包还能装下多大的物品,显然上面的状态表示并不能体现出来,所以我们可以多加一个维度,提供一个背包体积的状态。
 所以最终状态表示为:dp[i][j] 表示从前 i 个物品中选择,并且物品总体积不超过 j 即不超过背包剩余空间 j,此时这些选法中能装入背包的最大物品价值!
状态转移方程
 其实这个状态转移方程并不难,我们根据之前的经验,就是根据最后一步的状态来分情况,这里很明显,就是 i 处的物品选还是不选的情况:

初始化
 因为我们会开辟虚拟行列,所以我们要初始化一下虚拟行列,保证对后面填表的正确性!其实只需要 都初始化为 0 即可,因为第一行也就是 dp[0][j] 就表示没有物品可以放,肯定就是 0;而 dp[i][0] 表示的是背包空间只有 0 了,放不下了,所以只能为 0 啦!
遍历顺序
 因为用到了上方和可能左上方的区域,所以 从上往下,从左往右遍历 即可!
返回值
 由状态表示可知我们就是要返回 dp[n][V]。
2、第二问解题思路
 我们顺便解决了第二问再一起给出题解,因为这道题在牛客网中找的,两道题连在了一起!
 第二问其实就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之上修改一些细节,大体的思路还是一样的!修改的点主要体现在状态表示、状态转移方程细节和初始化,其它都是一样的,下面我们来细讲一下!
状态表示修改
 因为题目要求变了,所以我们得修改一下状态表示,其实就是改一下对于背包容量的要求即可!
 所以状态表示为:dp[i][j] 表示从前 i 个物品中选择,并且物品总体积正好等于背包空间 j,此时这些选法中能装入背包的最大物品价值!
状态转移方程细节修改
 大体的状态转移方程和第一问是一样的,只不过根据现在的状态表示,我们必须要判断一下 当我们选择 v[i] 也就是当前物品加入背包的时候,原状态转移方程需要用到 dp[i - 1][j - v[i]],此时我们就需要知道 dp[i - 1][j - v[i]] 是否是能构成 j - v[i] 的背包空间大小,如果连 dp[i - 1][j - v[i]] 的体积都无法达到其背包空间的话,我们就 认为当前选中 v[i] 之后,总体积是无法等于 j 的,就不做处理!
 为了方便判断某个 dp 值是否能构成其对应的背包空间,我们 设定 dp[i][j] == -1 表示选择 i 物品之后,其总体积无法等于背包空间 j,而非 -1 的情况就代表其最大物品价值!
 所以修改完的状态转移方程如下所示:

 上图还解析了为什么不选 i 处物品的情况是必定要考虑的!
 但是可能还会有人问,为什么不规定 dp[i][j] == 0 的时候表示选择 i 物品之后无法凑到背包空间 j 呢❓❓❓
 这是因为我们 dp[i][j] == 0 已经表示此时最大物品价值为 0,它不能够去充当两个状态使用,所以我们规定其为 -1。
初始化修改
 初始化就不像我们之前题目那样子直接初始化为 0 了,因为我们还多了个状态 -1,并且状态表示也变了,初始化的解析如下图所示:

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算法题定义为全局变量,默认初始化为0 -- 但是工程代码不建议这样子写!
const int N = 1010;
int n, V, v[N], w[N];
int dp[N][N];int main()
{int n, V;cin >> n >> V;// 填入题目给出的物品体积和价值的数组 -- 从下标为1开始for(int i = 1; i <= n; ++i)cin >> v[i] >> w[i];// 解决第一问:求这个背包至多能装多大价值的物品// 不需要初始化for(int i = 1;  i <= n; ++i){for(int j = 1; j <= V; ++j){dp[i][j] = dp[i - 1][j]; // 单独写在外面是防止j<v[i]时没更新到if(j >= v[i])dp[i][j] = max(dp[i][j], dp[i - 1][j - v[i]] + w[i]);}}cout << dp[n][V] << endl;// 解决第二问:若背包恰好装满,求至多能装多大价值的物品memset(dp, 0, sizeof(dp)); // 先清空dp表// 第一行除了第一个元素之外其它元素初始化为-1for(int i = 1; i <= V; ++i)dp[0][i] = -1;for(int i = 1; i <= n; ++i){for(int j = 1; j <= V; ++j){dp[i][j] = dp[i - 1][j];if(j >= v[i] && dp[i - 1][j - v[i]] != -1)dp[i][j] = max(dp[i][j], dp[i - 1][j - v[i]] + w[i]);}}cout << (dp[n][V] == -1 ? 0 : dp[n][V]) << endl; // 最后打印的时候注意不能输出-1,因为这是我们自己规定的return 0;
}
 
💥优化
 背包问题基本上都是利用「滚动数组」来做空间上的优化,我们只需要在原来的代码上稍加修改就行了!
 那可能就有同学会问了,滚动数组是个啥❓❓❓
 下面我们来讲一个最原始的滚动数组模型:原来我们需要开辟一个 n*V 大小的二维数组,但是我们发现,每次遍历的时候我们只用到了 dp[i - 1][j] 和 dp[i - 1][j - v[i]],那么此时 i-2、i-3 行岂不是浪费了吗,对不对,那我们就仔细一想,能不能只用两个一维数组来完成状态转移操作!
 没错,这就引出了最原始的滚动数组模型,如下所示:
 
 那么只靠这两个一维数组要如何达到一直能利用起来的效果呢,这就是滚动数组的功劳了!因为我们填完第 i 行之后,那么第 i-1 行其实就没用了,而第 i 行就要作为下一次的 i-1 行,而原来的第 i-1 行则变成了新的第 i 行!听着是不是有点绕,下面举个例子,假设我们从第 0 行开始:

 这就有了一种滚动的感觉,所以称之为滚动数组!但其实这是比较原始的滚动数组,我们其实 不需要两个一维数组,只需要一个一维数组就够了!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我们 只需要删除掉原来 dp[i][j] 中的 i 选项即可,如下图所示:
 
 对于这两问来说都是同样如此!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我们是从左往右遍历这个数组的话,假设我们最外层的 for 循环中 i 的大小是 1,然后将数组进行了填表,此时 i 循环到了 2,那么就要重新去填表,填表的时候要用到 dp[j - v[i]],但是此时假设 dp[2] 先被重新更新了,那它后面的 dp[3]、dp[4] 等状态值就无法获取到原来的 dp[2] 了,因为 dp[j - v[i]] 肯定是在前面的,那么此时该咋办呢❓❓❓
 很简单,我们 只需要修改一下遍历顺序,变成从右往左遍历,此时就是先遍历后面那些需要用到 j - v[i] 处元素的状态值,这样子一来就不会有前面被更新了的情况!
 总结一下,在 01 背包问题中,进行优化的操作其实就是:
- 删掉所有的横坐标
 - 修改一下
 j的遍历顺序
 那么这些优化体现在哪里呢❓❓❓
- 首先是 空间优化,原来需要
 n*V大小的二维数组,现在我们只需要一个V大小的一维数组!- 其次是 时间优化,这体现在
 for循环中,我们直接用j >= v[i]来作为判断条件,那么就不需要j每次都遍历到了j >= 1才停下来!
优化后的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算法题定义为全局变量,默认初始化为0 -- 但是工程代码不建议这样子写!
const int N = 1010;
int n, V, v[N], w[N];
int dp[N]; // 只需要一维dp数组int main()
{int n, V;cin >> n >> V;// 填入题目给出的物品体积和价值的数组 -- 从下标为1开始for(int i = 1; i <= n; ++i)cin >> v[i] >> w[i];////////////////////////////////////  将i下标的选项都删除,改变j的遍历顺序  ///////////////////////////////// 解决第一问:求这个背包至多能装多大价值的物品// 不需要初始化for(int i = 1;  i <= n; ++i){for(int j = V; j >= v[i]; --j) // 改变遍历顺序,只需要遍历到v[i]即可{dp[j] = max(dp[j], dp[j - v[i]] + w[i]);}}cout << dp[V] << endl;// 解决第二问:若背包恰好装满,求至多能装多大价值的物品memset(dp, 0, sizeof(dp)); // 先清空dp表// 第一行除了第一个元素之外其它元素初始化为-1for(int j = 1; j <= V; ++j)dp[j] = -1;for(int i = 1; i <= n; ++i){for(int j = V; j >= v[i]; --j) // 改变遍历顺序,只需要遍历到v[i]即可{if(dp[j - v[i]] != -1)dp[j] = max(dp[j], dp[j - v[i]] + w[i]);}}cout << (dp[V] == -1 ? 0 : dp[V]) << endl; // 最后打印的时候注意不能输出-1,因为这是我们自己规定的return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