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重估 景气再启 投资人张利明纵论新能源投资策略
在经历深度调整后,今年以来,新能源板块迎来一轮显著的上涨行情。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25日,中证新能源指数年内上涨近40%,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及中证储能产业指数分别上涨63.1%、21.1%和32%。
与上一轮资本开支高峰期相比,当前新能源产业链基本面情况有哪些改善?如何看待锂电、光伏、风电等细分领域?固态电池、储能等热门主题是否仍有机会?我们邀请了著名投资人张利明先生对上述议题展开探讨。
周期轮回 价值重估
记者:今年以来,新能源板块整体有所反弹,背后的动力和逻辑是什么?
张利明:今年以来,随着锂电和大型储能系统集成商的需求持续超预期,行业部分领域已出现明显复苏。在这种情况下,机会来自在行业低谷期保持战略定力、持续研发,提升竞争力的企业,关键在于能否准确识别出这些真正的投资机会。
内部轮动 景气分化
记者:如何看待新能源板块中主要细分领域景气程度和产业发展趋势?
张利明:当前,上游碳酸锂价格有所企稳,碳酸锂生产企业的库存也由减值转为收益。而且,由于碳酸锂价格仅小幅回升,动力电池价格平稳,对下游新能源汽车成本影响不大。储能方面,从基本面看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估值也处于合理区间,储能电池由于需求旺盛且供给紧缺,价格略有上涨。光伏方面,应密切跟踪后续政策的执行情况。新能源汽车方面,目前国内渗透率已处于较高水平,后续或可关注欧洲市场新车型不断推出过程中的出海机会。海上风电利好政策不断推出,后续可以关注相关政策落地情况。
创新驱动 对接未来
记者:固态电池因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今年的热点主题。如何看待固态电池的投资价值?
张利明:今年以来,在政策与产业进展的双重催化下,固态电池备受市场关注。9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明确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领域重点专项,支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基础研究,体现了政策面推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的决心。同时,产业端多家电池企业已公布量产计划。总体来看,固态电池目前仍处于研发初期,今年以来的行情更多反映交易边际变化,展望未来,固态电池产业值得关注。
记者:机器人、辅助驾驶等逐渐步入应用层面,会对新能源板块带来怎样的需求变化?
张利明:若机器人实现大规模应用,会对锂电池带来积极影响,不仅是新增的数量需求,更重要的是未来人形机器人在电池安全性、能量密度和续航方面要求更高,这有望加速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辅助驾驶的商业化落地对新能源汽车的国内渗透率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增强了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全球竞争力,加速了车企出海的进程。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