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向时序卷积网络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TCN-BiGRU)混合模型的时间序列预测(Matlab源码)
1. 主要功能
实现温度时间序列的多步预测,使用前24个时刻的温度数据预测第25个时刻的温度值,采用深度学习混合架构进行端到端训练。
2. 算法步骤
数据预处理阶段
- 数据读取:从Excel文件读取单列时间序列数据
- 序列构造:
data_process函数按24步长构造样本(前24时刻→第25时刻) - 数据集划分:70%训练集,30%测试集
- 数据归一化:mapminmax归一化到[0,1]范围
- 格式转换:转换为cell数组格式用于序列网络
模型构建阶段
- BiTCN构建:创建双向时序卷积网络提取局部特征
- BiGRU构建:添加双向GRU层捕捉长期依赖
- 特征融合:拼接双向GRU输出
- 输出层:全连接层+回归输出层
训练预测阶段
- 模型训练:使用Adam优化器训练混合网络
- 序列预测:对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预测
- 结果反归一化:恢复原始数据尺度
- 性能评估:计算MAE、RMSE、MAPE等指标
- 结果可视化:绘制预测对比图
3. 技术路线
混合架构设计
输入序列 → BiTCN(局部特征提取) → BiGRU(时序依赖建模) → 全连接层 → 预测输出
网络结构细节
- BiTCN部分:1个残差块,包含正向和反向TCN支路
- BiGRU部分:正向GRU + 反向GRU(通过FlipLayer实现)
- 特征融合:concatenationLayer拼接双向特征
- 输出回归:单神经元全连接层输出预测值
4. 公式原理
TCN膨胀卷积
y[t]=∑(x[t−d⋅k]×w[k])+by[t] = ∑(x[t - d·k] × w[k]) + b y[t]=∑(x[t−d⋅k]×w[k])+b
其中:d=20=1(numBlocks=1时的膨胀因子)其中:d = 2⁰ = 1 (numBlocks=1时的膨胀因子) 其中:d=20=1(numBlocks=1时的膨胀因子)
GRU门控机制
更新门:zt=σ(Wz⋅[ht−1,xt])更新门:z_t = σ(W_z · [h_{t-1}, x_t]) 更新门:zt=σ(Wz⋅[ht−1,xt])
重置门:rt=σ(Wr⋅[ht−1,xt])重置门:r_t = σ(W_r · [h_{t-1}, x_t]) 重置门:rt=σ(Wr⋅[ht−1,xt])
候选状态:h~t=tanh(W⋅[rt⊙ht−1,xt])候选状态:h̃_t = tanh(W · [r_t ⊙ h_{t-1}, x_t]) 候选状态:h~t=tanh(W⋅[rt⊙ht−1,xt])
最终状态:ht=(1−zt)⊙ht−1+zt⊙h~t最终状态:h_t = (1 - z_t) ⊙ h_{t-1} + z_t ⊙ h̃_t 最终状态:ht=(1−zt)⊙ht−1+zt⊙h~t
双向机制
- 正向处理:从序列开始到结束
- 反向处理:通过FlipLayer翻转序列,从结束到开始
- 特征拼接:concat(in1, in2)合并双向特征
5. 参数设定
网络结构参数
filterSize = 3:卷积核大小numFilters = 30:TCN滤波器数量numBlocks = 1:TCN残差块数量(简化结构)NumNeurons = 25:BiGRU隐藏单元数dropoutFactor = 0.1:空间丢弃率
训练超参数
MaxEpochs = 150:最大训练轮数InitialLearnRate = 0.01:初始学习率LearnRateDropPeriod = 120:学习率衰减周期LearnRateDropFactor = 0.1:学习率衰减因子L2Regularization = 0.0001:L2正则化系数GradientThreshold = 1:梯度裁剪阈值
6. 运行环境
软件要求
- MATLAB (主要运行环境)
- Deep Learning Toolbox (必需)
- 可能需要的其他工具箱:
- Statistics and Machine Learning Toolbox
- Neural Network Toolbox
硬件配置
ExecutionEnvironment = 'cpu':指定CPU运行- 内存需求取决于序列长度和批量大小
- 支持修改为’gpu’以利用GPU加速
依赖文件
数据集.xlsx:输入数据文件data_process.m:数据预处理函数calc_error.m:误差计算函数FlipLayer.m:自定义翻转层(关键组件)
7. 应用场景
主要适用领域
- 气象预报: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参数预测
- 能源负荷预测:电力、燃气等能源消耗预测
- 工业过程控制:设备运行参数监控与预测
- 金融时间序列:股价、汇率、商品价格预测
- 交通流量预测:道路车流、公共交通客流量预测
- 环境监测:空气质量指数、水质参数预测
技术优势
- 多尺度特征提取:TCN捕捉局部模式,GRU处理长期依赖
- 双向信息利用:同时考虑前后文信息提高预测精度
- 端到端训练:整个网络联合优化,无需手动特征工程
- 因果性保证:Padding="causal"确保预测不泄露未来信息
适用条件
- 数据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
- 序列长度适中(本代码为24步历史数据)
- 预测目标与历史数据存在相关性
- 数据量足够支持深度学习训练
完整源码基于双向时序卷积网络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TCN-BiGRU)混合模型的时间序列预测(Matlab源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