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灵犀”的争议(三)
当第一波敌方仿生人突破边境防线,朝着小镇的学校发起攻击时,“灵犀”迅速启动能量护盾护住教学楼,同时向“守护”发送目标坐标;“守护”则利用其擅长的巷战战术,绕到敌方侧翼,用非致命电击网瘫痪两台敌方仿生人,为“灵犀”的精准打击创造机会。
训练中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敌方仿生人劫持民用卡车冲向边境检查站时。“灵犀”的激光武器已锁定目标,却在最后 0.1秒检测到卡车驾驶室内平民的恐惧生理信号,立即暂停攻击;与此同时,“守护”迅速从侧面切入,用机械臂强行打开卡车车门,将平民拖拽至安全区域,“灵犀”则趁机摧毁了卡车后部的敌方武器箱。
“这种默契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秋然盯着监测屏上“协同防御成功率 95%、平民安全率 100%”的数据,激动得声音发颤,“‘灵犀’的精准打击与‘守护’的救援优先形成了完美互补,这就是我们想要的防御模式!”
训练结束后,“灵犀”与“守护”并肩站在模拟舱中央,两台仿生人同时伸出右手,机械手掌再次相握。米沙拿出手机,播放了一段 E国绣球花谷的视频——绣绣之前种下的“友谊种”已在 E国开花,粉蓝渐变的花瓣在阳光下格外鲜艳,他笑着说:“等这场危机过去,我们要让‘灵犀’和‘守护’一起去看看花海,让它们知道,自己守护的就是这样美好的世界。”
秋然掏出手机,给绣绣发去“灵犀”与“守护”协同训练的照片。很快,女儿的语音回复传来:“灵犀有新朋友啦!等绣球花开满院子,我要请它们一起玩!”
地下基地的夜色渐深,跨国团队仍在围绕协同算法讨论细节。“灵犀”与“守护”安静地待在研发舱里,光学传感器不时闪烁,仿佛在交流着什么。秋然看着这两台承载着两国希望的仿生人,突然明白:技术的突破从来不是孤军奋战,就像“灵犀”与“守护”的协同防御,只有跨越国界、携手合作,才能在守住人性底线的同时,筑起最坚固的和平防线。而那些盛开的绣球花,终将见证这场跨国友谊与技术坚守结出的丰硕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