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L3 别名:1S,3R-RSL3(AbMole)
RSL3,全称为RAS选择性致死分子3,是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小分子抑制剂,因其能够特异性诱导一种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铁死亡而受到广泛关注。其1S,3R构型是生物学活性最强的异构体。RSL3通过靶向细胞内的抗氧化防御体系,引发脂质过氧化积累,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尤其在癌症研究领域中成为探究铁死亡机制与潜在治疗策略的关键工具化合物。
一、化学性质
RSL3在化学本质上是一种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具有以下特性:
化学式与分子量:其分子式为C₂₃H₂₁ClN₂O₅,分子量为440.88 g/mol。
纯度:99%
厂商:AbMole
外观与溶解性:常温下通常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它在DMSO(二甲基亚砜)中溶解度良好,可达45 mg/mL,但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因此,在实验中通常先用DMSO配制成高浓度的储备液,再使用培养液或缓冲液稀释至工作浓度。
稳定性:固态粉末应在-20°C、惰性气氛下密封保存,在此条件下可从购买日起稳定保存2年。其DMSO溶液建议在-20°C下保存,并避免反复冻融,通常可稳定保存1个月。
其他物理参数:预测沸点为641.3 ± 55.0 °C,预测密度为1.368 ± 0.06 g/cm³。
二、原理与机制
RSL3的核心作用机制是诱导铁死亡。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区别于细胞凋亡和坏死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的累积达到致死水平。
GPX4抑制:RSL3最主要、最明确的分子靶点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是细胞内负责清除脂质过氧化物的关键抗氧化酶,它能利用谷胱甘肽将有毒的脂质过氧化物还原为无毒的脂质醇,从而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RSL3能够直接抑制GPX4的活性,当GPX4活性被抑制后,细胞内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失控,脂质过氧化物(如MDA)大量积累,最终导致细胞膜结构受损和细胞死亡。
铁依赖性:铁死亡过程依赖于铁离子的存在。在细胞内,铁离子通过芬顿反应催化脂质过氧化反应的进行,从而放大氧化损伤信号。RSL3诱导的细胞死亡可以被铁螯合剂所抑制,这证实了其死亡机制具有铁依赖性。
选择性效应:研究表明,RSL3对携带致瘤性RAS突变的肿瘤细胞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毒性,这使得它在癌症研究领域备受关注。
综上所述,RSL3通过抑制GPX4,破坏细胞氧化还原平衡,导致脂质过氧化物积累,从而引发铁依赖性的细胞死亡——铁死亡。
三、实验应用
RSL3作为一种高效的铁死亡诱导剂,在生物医学研究的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3.1. 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RSL3在肿瘤学研究中被广泛用于诱导癌细胞铁死亡,以探索其作为潜在癌症治疗策略的可能性。
体外模型构建:研究人员常使用RSL3在多种癌细胞系中构建铁死亡模型。例如,在肝癌研究中,已证实0.5-1 μmol/L的RSL3作用24小时,可有效诱导Huh7、Hep3B和HepG2等肝癌细胞发生铁死亡,表现为GPX4蛋白表达下调、脂质活性氧水平升高和细胞活力下降。
机制探索:RSL3被用于研究肿瘤细胞对铁死亡的敏感性机制,以及与其他信号通路(如RAS、NRF2等)的相互作用。这些研究有助于识别哪些类型的肿瘤可能对铁死亡诱导治疗敏感。
联合治疗:RSL3也常与其他药物联用,以探索协同抗肿瘤效果。例如,有研究发现RSL3能够增强其他化合物的抗肿瘤效果。
3.2. 在造血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在造血系统中,RSL3展示了其双重作用。
诱导分化:一项研究探讨了RSL3对造血干/祖细胞向巨核细胞分化的影响。有趣的是,研究发现RSL3抑制造血干/祖细胞向巨核细胞分化,表现为CD41+细胞含量和脂质过氧化水平降低。这表明铁死亡过程或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在血细胞分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3. 在纤维化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RSL3在病理性瘢痕等纤维化疾病研究中显示出抗纤维化潜力。
抑制纤维化:一项关于病理性瘢痕的研究表明,RSL3能通过抑制GPX4,降低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I型胶原、III型胶原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同时抑制细胞迁移能力。这提示诱导铁死亡可能是治疗纤维化疾病的一个新方向。
3.4. 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RSL3的应用已拓展到更广泛的生物学研究领域。
- 信号通路研究:有研究发现,非致死剂量的RSL3能够通过降解鞘氨醇-1-磷酸受体1和影响细胞骨架排列,以不依赖于铁死亡的方式损害微血管内皮屏障。这表明RSL3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非铁死亡依赖的生物效应,拓宽了其研究价值。
- 工具化合物:RSL3的不同异构体也被用作工具化合物。例如,(1R,3S)-RSL3是RSL3活性较低的对映体,可用于作为阴性对照,在实验中验证观察到的表型确实是由GPX4抑制和铁死亡诱导所介导的。
四、注意事项
在实验室中使用RSL3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操作者的安全:
- 储存与稳定性:RSL3固态粉末应在-20°C、惰性气氛下密封保存,以避免吸潮和降解。配制成DMSO溶液后,建议分装成小份量,于-20°C冷冻保存,并避免反复冻融,以保持其稳定性。
- 溶液配制:RSL3在DMSO中具有良好的溶解度(≥45 mg/mL)。配制工作液时,应使用无血清培养基或缓冲液进行稀释。需要注意的是,由于RSL3在水中的溶解度有限,工作液中DMSO的最终浓度通常不应超过0.1%(v/v),以避免溶剂对细胞产生毒性。
- 实验控制:为确证观察到的细胞死亡表型是铁死亡特异性的,建议设置严格的对照实验,包括使用铁死亡抑制剂(如去铁胺、Ferrostatin-1、Liproxstatin-1)进行挽救实验。同时,使用(1R,3S)-RSL3等活性较低的异构体作为阴性对照,有助于提高实验结论的可靠性。
- 安全信息:根据安全数据,RSL3可能具有一定的健康危害,其GHS警示词为“警告”,对应的危险性描述包括H302(吞咽有害)、H315(造成皮肤刺激)、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和H335(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因此,操作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
RSL3作为铁死亡研究的关键工具化合物,其价值已得到广泛证实。随着对铁死亡机制及其生理病理作用理解的深入,RSL3无疑将继续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及疾病治疗新策略开发中扮演重要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