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鱼 ARM 工控机的远程OTA与容器化部署方案——助力煤矿设备智能维护与系统升级

一、行业痛点分析
在煤矿井下自动化系统中:
- 设备分布广,井下节点多,软件版本不统一;
- 传统人工更新效率低、危险性高;
- 程序升级易中断,维护成本高;
- 系统缺乏集中管理与远程诊断能力。
解决思路:
通过边缘智能 + OTA远程更新 + Docker容器化实现全自动化的软件维护体系。
运维人员在地面监控中心即可批量升级、回滚或部署新功能。
二、硬件平台介绍
模块 | 电鱼 EFISH-RK3588 工控机 | 电鱼 EFISH-RK3568 工控机 |
CPU | 8核 Cortex-A76 + A55 | 4核 Cortex-A55 |
存储 | eMMC / SSD 扩展 | eMMC / TF 卡 |
接口 | RS485 / CAN / Ethernet / USB / GPIO | RS485 / CAN / Ethernet / USB |
AI性能 | NPU 6TOPS | NPU 1TOPS |
操作系统 | Linux 5.10 / Ubuntu 20.04 | Linux 5.10 / Debian |
特点 | 高算力、低功耗、工业级设计 | 稳定、性价比高 |
⚙️ 两款平台均支持 Docker 与 OTA,
可在复杂环境中稳定运行,适合煤矿井下远程维护场景。
三、系统功能模块
模块 | 功能说明 |
OTA管理模块 | 负责版本检测、差分下载、自动重启与回滚 |
容器部署模块 | 支持Docker Compose批量部署AI应用、采集服务 |
网络通信模块 | 通过MQTT/HTTP与运维平台交互 |
日志与监控模块 | 上报运行状态、CPU温度、磁盘健康信息 |
安全控制模块 | 升级包签名验证、防止非法镜像写入 |
四、远程OTA机制
升级流程如下:
[步骤1] 工程师在地面OTA平台上传新版本固件
[步骤2] 边缘端工控机周期性检查版本更新
[步骤3] 下载差分包并校验签名
[步骤4] 应用新版本 → 自动重启服务
[步骤5] 上报升级日志(成功/失败)
🧩 OTA升级支持差分包技术,仅更新变动部分,节省带宽与时间;
🛡️ 若升级失败,系统自动回滚至上一个稳定版本,确保可靠性。
五、Docker容器化部署方案
通过 Docker 容器技术,将应用与系统解耦,实现快速部署与隔离运行。
示例:多功能工控节点容器架构
容器名称 | 功能 | 说明 |
ai_detect | AI安全帽/烟雾识别服务 | TensorRT推理运行 |
data_agent | 传感器数据采集与缓存 | Modbus/CAN接入 |
comm_gateway | 网络上传与MQTT通信 | 与上位机对接 |
watchdog | 系统监控与自恢复 | 自动重启异常服务 |
容器化部署示例命令:
docker compose up -d
可通过云端镜像仓库统一更新容器版本,实现“一键同步、批量升级”。
六、系统优势
✅ 远程升级无需下井:工程师在地面即可完成数百台设备更新;
✅ 批量运维管理:支持分组推送与任务调度;
✅ 升级安全可靠:签名验证 + 回滚机制;
✅ 应用隔离运行:容器间互不干扰,系统稳定;
✅ 节省维护成本:维护周期缩短70%,风险显著降低。
七、实施流程
1️⃣ 部署地面OTA与Docker镜像管理服务器
2️⃣ 在RK3588工控机上安装OTA客户端与Docker环境
3️⃣ 配置自动检测与定时更新任务
4️⃣ 测试差分升级与容器镜像更新
5️⃣ 启用远程批量维护功能
整套系统可通过企业专网或VPN运行,安全可靠。
八、应用场景
- 井下监控系统远程更新与功能扩展
- 皮带机、通风机AI监测模块批量升级
- 水泵站与排水系统固件远程维护
- AI算法快速迭代(如安全帽检测/烟雾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