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 技术赋能汽车制造:发动机气缸缸体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案例
RFID 技术赋能汽车制造:发动机气缸缸体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案例
随着汽车产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RFID(射频识别)技术已成为贯穿整个产业链的关键赋能技术。在发动机这一汽车核心部件的生产中,气缸缸体作为 "心脏" 零件,其生产线正通过 RFID 技术实现质量管控与生产效率的双重提升。国内某知名车企已成功将 RFID 技术应用于发动机气缸缸体生产线,为行业树立了智能化升级的典范。

技术选型:为何选择 RFID?
发动机气缸缸体的生产流程复杂,涉及机械加工、喷涂、表面清洗等多道工艺,生产环境恶劣,油污和液体无处不在。传统的条码方案在这种环境下极易失效,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经过多方评估,企业最终选择了抗金属的 RFID 标签搭配RFID 固定式读写器的解决方案。这一组合能够在恶劣环境中实现信息的实时、可靠读取,为生产线智能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施应用:RFID 如何提升生产效率?
该车企采用晨控 RFID 一体式读写器 CK-FR02作为核心设备,与安装在发动机气缸缸体上的 RFID 标签配合使用,构建了完整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标签安装:在发动机气缸缸体投入生产阶段,由产线员工安装 RFID 标签
信息读取:CK-FR02 读写器在各个加工工位自动读取 RFID 标签内存储的产品信息
全程追踪:标签伴随缸体经过 20 多个工位的加工过程,实现生产全程的信息追踪
循环利用:生产完成后,RFID 标签被拆除回收,在下批订单生产时重复使用
上线RFID技术后,该缸体生产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降本增效:
生产效率提升
在油污现场实现RFID标签信息的自动读取,告别之前逐件扫描导致的低效与识别不了带来的产线生产停顿,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管理水平提升
现场缸体通过RFID自动识别过站,操作更加规范,减少人工处理带来的出错率,同时实现了可追溯性。
生产成本降低
一方面RFID标签可以循环使用,节省采购成本,另一方面通过RFID技术的使用减少了人工干预,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晨控CK-FR02系列产品特点:
高集成度:集天线,放⼤器,控制器于⼀体的3合1型⾼频读写器。
丰富的接口和协议:RS232、RS485。支持工业协议Modbus RTU等。
高防护等级:防护等级达到IP67,具有防水、防腐蚀、防干扰等特点,能够适应恶劣的工业生产环境。
标准协议:工作频率为13.56Mhz,符合ISO15693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