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OpenStack架构介绍
OpenStack 架构
文章目录
- OpenStack 架构
- OpenStack 架构的整体框架
- 核心服务组件详解
- 1. 计算服务(Nova)
- 2. 网络服务(Neutron)
- 3. 镜像服务(Glance)
- 4. 对象存储服务(Swift)
- 5. 块存储服务(Cinder)
- 6. 身份认证服务(Keystone)
- 7. 仪表盘服务(Horizon)
- 辅助服务组件
- 典型部署架构
- 组件间通信机制
- 扩展性与高可用性
OpenStack 作为开源的云操作系统,为企业和组织提供了构建和管理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环境的完整解决方案。它通过一系列协同工作的服务组件,实现了对计算、存储、网络等 IT 资源的池化管理和自动化调度。本文将详细解析 OpenStack 的架构设计、核心组件及工作原理。
OpenStack 架构的整体框架
OpenStack 采用模块化设计,由多个独立的服务组件构成,这些组件通过标准化的 API 和消息队列进行通信。其架构可以从逻辑层面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基础设施层:包括物理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硬件资源
- 虚拟化层:基于 KVM、Xen 等 hypervisor 技术,提供硬件资源的虚拟化能力
- 核心服务层:OpenStack 的核心功能组件,如计算、存储、网络等服务
- API 层:提供统一的 RESTful API 接口,实现对各服务的访问
- 管理层:包括身份认证、镜像管理、UI 界面等支撑服务
- 客户端层:提供 CLI、Web 界面、SDK 等多种访问方式
核心服务组件详解
1. 计算服务(Nova)
Nova 是 OpenStack 的计算引擎,负责虚拟机实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实例的创建、调度、运行、暂停、恢复和终止等操作。
核心功能:
- 实例生命周期管理
- 计算资源调度
- 与多种 hypervisor 集成(KVM、Xen、VMware 等)
- 弹性伸缩能力
主要组件:
nova-api:接收和处理 API 请求nova-scheduler:负责实例调度决策nova-compute:在计算节点上管理虚拟机实例nova-conductor:处理数据库操作,避免直接访问数据库
2. 网络服务(Neutron)
Neutron 提供软件定义网络(SDN)功能,允许用户创建和管理各种网络资源,实现灵活的网络拓扑设计。
核心功能:
- 虚拟网络创建与管理
- 子网划分和 IP 地址管理
- 路由器和网关服务
- 负载均衡
- 防火墙规则
- VPN 服务
主要组件:
neutron-server:处理 API 请求- 网络插件(如 Open vSwitch、Linux Bridge)
- 代理服务(L3、DHCP、负载均衡等)
3. 镜像服务(Glance)
Glance 负责虚拟机镜像的管理,包括镜像的存储、查询、注册和检索等操作。
核心功能:
- 镜像格式转换
- 镜像元数据管理
- 支持多种存储后端(本地文件系统、Swift、Ceph 等)
- 镜像加密和签名验证
主要组件:
glance-api:处理 API 请求glance-registry:管理镜像元数据- 存储后端适配器
4. 对象存储服务(Swift)
Swift 提供可扩展的对象存储服务,适用于存储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档、图片、备份等。
核心功能:
- 高可用、高扩展性的对象存储
- 数据冗余和自动修复
- 支持大型对象和分段上传
- 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
主要组件:
swift-proxy-server:处理 API 请求swift-account-server:管理账户swift-container-server:管理容器swift-object-server:管理对象数据
5. 块存储服务(Cinder)
Cinder 提供持久化的块存储服务,类似于传统的硬盘,可以挂载到虚拟机实例上使用。
核心功能:
- 卷的创建、删除、挂载和卸载
- 卷快照和备份
- 卷类型管理
- 支持多种存储后端
主要组件:
cinder-api:处理 API 请求cinder-scheduler:卷调度cinder-volume:管理卷- 存储驱动(与不同存储系统对接)
6. 身份认证服务(Keystone)
Keystone 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授权和服务目录管理,是 OpenStack 的安全核心。
核心功能:
- 用户、租户和角色管理
- 认证和令牌管理
- 服务目录和端点管理
- 基于策略的访问控制
主要组件:
keystone-api:处理 API 请求- 身份后端(SQL、LDAP 等)
- 令牌管理系统
7. 仪表盘服务(Horizon)
Horizon 提供基于 Web 的用户界面,使用户能够通过图形化界面管理 OpenStack 资源。
核心功能:
- 统一的 Web 管理界面
- 支持所有核心服务的操作
- 多租户隔离视图
- 可定制的仪表盘
辅助服务组件
除了核心服务外,OpenStack 还包括多个辅助服务,增强其功能和可用性:
- 计量服务(Ceilometer):收集和存储资源使用数据,支持计费和监控
- 编排服务(Heat):提供基础设施即代码(IaC)能力,支持资源的自动化部署和管理
- 数据库服务(Trove):提供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自动化管理
- 消息队列服务(Zaqar):提供消息队列服务,支持应用程序间的异步通信
- DNS 服务(Designate):提供 DNS 管理服务,支持域名解析
典型部署架构
OpenStack 的部署通常包括以下几种节点类型:
- 控制节点(Controller Node):
- 运行所有核心服务的管理组件
- 托管数据库和消息队列
- 提供 API 服务和身份认证
- 计算节点(Compute Node):
- 运行 nova-compute 服务
- 实际承载虚拟机实例
- 提供计算资源
- 网络节点(Network Node):
- 运行 Neutron 网络服务组件
- 处理网络流量路由和转发
- 提供网络服务(DHCP、L3 等)
- 存储节点(Storage Node):
- 运行 Swift 或 Cinder 服务
- 提供对象存储或块存储能力
- 管理物理存储设备
组件间通信机制
OpenStack 组件之间通过两种主要方式进行通信:
- REST API:同步通信方式,用于客户端与服务之间、服务与服务之间的直接交互
- 消息队列:异步通信方式,基于 AMQP 协议(通常使用 RabbitMQ),用于服务内部组件之间的通信
这种通信机制使 OpenStack 具有良好的松耦合特性,各组件可以独立扩展和升级。
扩展性与高可用性
OpenStack 的设计注重扩展性和高可用性:
- 水平扩展:通过增加节点数量扩展整体能力
- 无状态服务:大多数服务组件设计为无状态,便于集群部署
- 数据冗余:存储服务提供多副本机制,确保数据可靠性
- 故障检测与恢复:自动检测故障并进行恢复操作
- 负载均衡:通过负载均衡技术分发请求,提高系统响应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