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电子电力技术的软开关变换器学习记录分享2

【硬核解析】软开关技术双雄:ZCS与ZVS准谐振变换器深度剖析

💡 作为电源工程师,你是否一直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如何真正实现高频高效的电能转换?

ZCS和ZVS到底哪个更适合你的应用场景?

谐振参数如何设计才能兼顾性能和成本?

本文将为你彻底讲透软开关技术的两大核心:
✅ ZCS QRC:零电流开关的实现精髓与设计要点
✅ ZVS QRC:零电压开关的技术细节与参数计算
✅ 两种技术的对比分析与应用选型指南
✅ 实际工程中的谐振参数设计秘籍

8.2.2 零电流开关准谐振变换器

1. 零电流开关准谐振变换器族

将图8.3(a)所示的零电流谐振开关(三端口结构)替代六种非隔离型直流变换器、正激和反激两种隔离型变换器中的开关管,就可以得到一族零电流开关准谐振变换器(ZCS QRC),如图8.7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Buck ZCS QRC 的工作原理

ZCS QRC 的工作原理是基本类似的,本节以全波模式的 Buck ZCS QRC 为例来分析,如图 8.8 所示。图 8.9 给出了该变换器的主要工作波形图。在一个开关周期 TsT_sTs 中,该变换器有 4 个开关模态,其等效电路如图 8.10 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分析之前,作如下假设:①所有开关管、二极管均为理想器件;②所有电感和电容均为理想元件;③滤波电感 LfL_fLf 远大于谐振电感 LrL_rLr,即 Lf≫LrL_f \gg L_rLfLr;④LfL_fLf 足够大,在一个开关周期中,其电流近似等于输出电流 IoI_oIo。这样 LfL_fLfCfC_fCf 以及负载电阻可以看成一个电流为 IoI_oIo 的恒流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开关模态 1 [t0t_0t0, t1t_1t1] [参考图 8.10 (a)]

t0t_0t0 时刻之前,开关管 Q 处于关断状态,滤波电感电流 IoI_oIo 通过续流二极管 D 流过,谐振电感电流 iLr=0i_{Lr} = 0iLr=0,谐振电容电压 uCru_{Cr}uCr 也为 0。在 t0t_0t0 时刻,Q 开通,UinU_{in}Uin 直接加在 LrL_rLr 上,使 LrL_rLr 的电流从零开始线性上升。由于 LrL_rLr 限制了电流的上升速度,因此 Q 是零电流开通。在此开关模态中,谐振电感电流 iLri_{Lr}iLr 和二极管 D 的电流 iDi_DiD 的表达式分别为:

iLr(t)=UinLr(t−t0)(8.1)i_{Lr}(t) = \frac{U_{in}}{L_r}(t-t_0) \tag{8.1}iLr(t)=LrUin(tt0)(8.1)

iD(t)=Io−UinLr(t−t0)(8.2)i_D(t) = I_o - \frac{U_{in}}{L_r}(t-t_0) \tag{8.2}iD(t)=IoLrUin(tt0)(8.2)

t1t_1t1 时刻,iLri_{Lr}iLr 上升到 IoI_oIo,此时 iD=0i_D = 0iD=0,二极管 D 自然关断。开关模态 1 的持续时间为:

t01=LrIoUin(8.3)t_{01} = \frac{L_r I_o}{U_{in}} \tag{8.3}t01=UinLrIo(8.3)

(2) 开关模态 2 [t1t_1t1, t2t_2t2] [参考图 8.10 (b) 和 ©]
t1t_1t1 时刻开始,LrL_rLrCrC_rCr 开始谐振工作,LrL_rLr 的电流和 CrC_rCr 的电压的表达式分别为:

iLr(t)=Io+UinZrsin⁡(ωr(t−t1))(8.4)i_{Lr}(t) = I_o + \frac{U_{in}}{Z_r} \sin(\omega_r(t-t_1)) \tag{8.4}iLr(t)=Io+ZrUinsin(ωr(tt1))(8.4)

uCr(t)=Uin[1−cos⁡(ωr(t−t1))](8.5)u_{Cr}(t) = U_{in}[1 - \cos(\omega_r(t-t_1))] \tag{8.5}uCr(t)=Uin[1cos(ωr(tt1))](8.5)

式中,ωr=1/LrCr\omega_r = 1/\sqrt{L_r C_r}ωr=1/LrCr,为谐振角频率;Zr=Lr/CrZ_r = \sqrt{L_r / C_r}Zr=Lr/Cr,为谐振电感和谐振电容的特征阻抗。在 t1at_{1a}t1a 时刻,iLri_{Lr}iLr 减小到 IoI_oIo,而 uCru_{Cr}uCr 达到最大值 2Uin2U_{in}2Uin。接着,iLri_{Lr}iLr 继续减小,CrC_rCr 开始放电,其电压下降。在 t1bt_{1b}t1b 时刻,iLri_{Lr}iLr 减小到 0,此时 Q 的反并二极管 DQD_QDQ 导通,iLri_{Lr}iLr 开始反方向流动。在 t2t_2t2 时刻,iLri_{Lr}iLr 再次减小到 0。在 [t1b[t_{1b}[t1b, t2]t_2]t2] 时段,DQD_QDQ 导通,Q 中的电流为零,这时关断 Q,则 Q 是零电流关断。

t2t_2t2 时刻,谐振电容电压为:

UCr(t2)=Uin[1−1−(ZrIoUin)2](8.6)U_{Cr}(t_2) = U_{in} \left[ 1 - \sqrt{1 - \left( \frac{Z_r I_o}{U_{in}} \right)^2 } \right] \tag{8.6}UCr(t2)=Uin11(UinZrIo)2(8.6)

开关模态 2 的持续时间为:

t12=1ωr[2π−arcsin⁡(ZrIoUin)](8.7)t_{12} = \frac{1}{\omega_r} \left[ 2\pi - \arcsin\left( \frac{Z_r I_o}{U_{in}} \right) \right] \tag{8.7}t12=ωr1[2πarcsin(UinZrIo)](8.7)

(3) 开关模态 3 [t2t_2t2, t3t_3t3] [参考图 8.10 (d)]
在此开关模态中,由于 iLr=0i_{Lr} = 0iLr=0,滤波电路电流 IoI_oIo 全部流过谐振电容,谐振电容放电,谐振电容电压 uCru_{Cr}uCr 的表达式为:

uCr(t)=UCr(t2)−IoCr(t−t2)(8.8)u_{Cr}(t) = U_{Cr}(t_2) - \frac{I_o}{C_r}(t-t_2) \tag{8.8}uCr(t)=UCr(t2)CrIo(tt2)(8.8)

t3t_3t3 时刻,uCru_{Cr}uCr 减小到 0,二极管 D 导通。此开关模态的持续时间为:

t23=CrUCr(t2)Io(8.9)t_{23} = \frac{C_r U_{Cr}(t_2)}{I_o} \tag{8.9}t23=IoCrUCr(t2)(8.9)

(4) 开关模态 4 [t3t_3t3, t4t_4t4] [参考图 8.10 (e)]
在此开关模态中,滤波电路电流 IoI_oIo 经过续流二极管 D 续流。在 t4t_4t4 时刻,零电流开通 Q,开始下一个开关周期。

3. 参数设计

(1) LrL_rLrCrC_rCr 的计算
LrL_rLrCrC_rCr 的设计取决于其谐振频率 frf_rfr 及最大输出电流 IomaxI_{omax}Iomax。要实现开关管的零电流开关,在开关管关断之前,iLri_{Lr}iLr 必须减小到 0。从式(8.4)中可知,为了在任意负载时 iLri_{Lr}iLr 能够回到零,那么要求:

UinZr>Iomax(8.10)\frac{U_{in}}{Z_r} > I_{omax} \tag{8.10}ZrUin>Iomax(8.10)

根据式(8.10),可得:

Zr<UinIomax(8.11)Z_r < \frac{U_{in}}{I_{omax}} \tag{8.11}Zr<IomaxUin(8.11)

谐振频率 frf_rfr 为:

fr=ωr2π=12πLrCr(8.12)f_r = \frac{\omega_r}{2\pi} = \frac{1}{2\pi\sqrt{L_r C_r}} \tag{8.12}fr=2πωr=2πLrCr1(8.12)

根据式(8.11)和式(8.12),可以计算 LrL_rLrCrC_rCr 的大小。

(2) 开关管和二极管的电压和电流应力
从式(8.4)中可知,谐振电感的最大电流为:

ILrmax=Iomax+UinZr(8.13)I_{Lrmax} = I_{omax} + \frac{U_{in}}{Z_r} \tag{8.13}ILrmax=Iomax+ZrUin(8.13)

将式(8.10)代入式(8.13),可得 ILrmax>2IomaxI_{Lrmax} > 2I_{omax}ILrmax>2Iomax。从式(8.5)中可知,谐振电容的最大电压为 UCrmax=2UinU_{Crmax} = 2U_{in}UCrmax=2Uin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

1)开关管 Q 中流过的最大电流为 2Iomax2I_{omax}2Iomax,它所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为 UinU_{in}Uin
2)续流二极管 D 中所流过的最大电流为 IomaxI_{omax}Iomax,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2Uin2U_{in}2Uin

4. 电压传输比

下面讨论一下该变换器的输出电压 UoU_oUo 与输入电压 UinU_{in}Uin 之间的关系。

该变换器的输入功率 PinP_{in}Pin 为:

Pin=1Ts∫t0t2Uiniindt=1Ts∫t0t2UiniLrdtP_{in} = \frac{1}{T_s} \int_{t_0}^{t_2} U_{in} i_{in} dt = \frac{1}{T_s} \int_{t_0}^{t_2} U_{in} i_{Lr} dtPin=Ts1t0t2Uiniindt=Ts1t0t2UiniLrdt

=1Ts[∫t0t1Uin2Lr(t−t0)dt+∫t1t2Uin(Io+UinZrsin⁡ωr(t−t1))dt]= \frac{1}{T_s} \left[ \int_{t_0}^{t_1} \frac{U_{in}^2}{L_r}(t-t_0) dt + \int_{t_1}^{t_2} U_{in} \left( I_o + \frac{U_{in}}{Z_r} \sin \omega_r (t-t_1) \right) dt \right]=Ts1[t0t1LrUin2(tt0)dt+t1t2Uin(Io+ZrUinsinωr(tt1))dt]

=UinTs[Uint0122Lr+Iot12+UinZrωr(1−cos⁡ωrt12)](8.14)= \frac{U_{in}}{T_s} \left[ \frac{U_{in} t_{01}^2}{2L_r} + I_o t_{12} + \frac{U_{in}}{Z_r \omega_r} \left( 1 - \cos \omega_r t_{12} \right) \right] \tag{8.14}=TsUin[2LrUint012+Iot12+ZrωrUin(1cosωrt12)](8.14)

将式(8.3)和式(8.7)代入式(8.14),可得:

Pin=UinTs[LrIo22Uin+Ioωr(2π−arcsin⁡(ZrIoUin))+CrUin(1−1−(ZrIoUin)2)](8.15)P_{in} = \frac{U_{in}}{T_s} \left[ \frac{L_r I_o^2}{2U_{in}} + \frac{I_o}{\omega_r} \left( 2\pi - \arcsin \left( \frac{Z_r I_o}{U_{in}} \right) \right) + C_r U_{in} \left( 1 - \sqrt{1 - \left( \frac{Z_r I_o}{U_{in}} \right)^2 } \right) \right] \tag{8.15}Pin=TsUin2UinLrIo2+ωrIo(2πarcsin(UinZrIo))+CrUin11(UinZrIo)2(8.15)

如果忽略变换器的损耗,那么变换器的输入功率 PinP_{in}Pin 与输出功率 PoP_oPo 相等,即 Pin=Po=UoIoP_{in} = P_o = U_o I_oPin=Po=UoIo。定义电压传输比 M=Uo/UinM = U_o / U_{in}M=Uo/Uinγ=RL/Zr\gamma = R_L / Z_rγ=RL/Zr,其中 RLR_LRL 是负载电阻,而 Io=Uo/RLI_o = U_o / R_LIo=Uo/RL,那么由式(8.15)可得:

M=fsfr⋅12π[2π+M2γ−arcsin⁡Mγ+γM(1−1−M2γ2)](8.16)M = \frac{f_s}{f_r} \cdot \frac{1}{2\pi} \left[ 2\pi + \frac{M}{2\gamma} - \arcsin \frac{M}{\gamma} + \frac{\gamma}{M} \left( 1 - \sqrt{1 - \frac{M^2}{\gamma^2}} \right) \right] \tag{8.16}M=frfs2π1[2π+2γMarcsinγM+Mγ(11γ2M2)](8.16)

式中,fr=ωr/(2π)f_r = \omega_r / (2\pi)fr=ωr/(2π),为谐振频率;fs=1/Tsf_s = 1/T_sfs=1/Ts,为开关频率。

利用计算软件,可以计算出当 M/γ∈(0,1)M/\gamma \in (0, 1)M/γ(0,1) 时,式(8.16)等号右边括号内的式子近似等于 2π2\pi2π,这样式(8.16)可简化为:

UoUin=fsfr(8.17)\frac{U_o}{U_{in}} = \frac{f_s}{f_r} \tag{8.17}UinUo=frfs(8.17)

上述表明,Buck ZCS QRC 的电压传输比 Uo/UinU_o / U_{in}Uo/Uinfs/frf_s / f_rfs/fr 成正比关系,而与负载关系较小。为了获得要求的输出电压,Buck ZCS QRC 需要采用脉冲频率调制(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PFM)方法,即通过调节变换器的开关频率来调节输出电压。

第 8.2.1 节提到过,零电流谐振开关有半波模式和全波模式两种。对于 ZCS QRC,全波模式优于半波模式,这是因为:①半波模式的电压传输比与负载关系较大,而全波模式的电压变换比基本与负载无关,这种特性有利于电路闭环系统的稳定工作;②在半波模式中,二极管 D 与开关管 Q 串联,存在通态损耗,使变换器的效率有所降低,而全波模式中二极管 D 与开关管 Q 反并联,不存在额外的通态损耗。一般商用的功率开关器件中,均集成有反向并联二极管 DQD_QDQ,不用再外接二极管,这样可以降低成本。

8.2.3 零电压开关准谐振变换器

1. 零电压开关准谐振变换器

将图8.5(a)所示的零电压谐振开关(二端口结构)替代六种非隔离型直流变换器、正激和反激两种隔离型变换器中的开关管,就可以得到一族零电压开关准谐振变换器(ZVS QRC),如图8.1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在正激变换器和反激变换器中,变压器的原边漏感可以作为谐振电感的一部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Boost ZVS QRC 的工作原理

ZVS QRC 的工作原理是基本类似的,本节以半波模式的 Boost ZVS QRC 为例来分析。为了便于分析,这里采用三端口结构(见图 8.5 (b))的零电压谐振开关来替代 Boost 变换器中的开关管,如图 8.12 所示。图 8.13 给出了 Boost ZVS QRC 的主要工作波形图。在一个开关周期 TsT_sTs 中,该变换器有 4 种开关状态,其等效电路如图 8.14 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分析之前,作如下假设:①所有开关管、二极管、电感、电容均为理想元器件;②升压电感 LbL_bLb 足够大,在一个开关周期中,其电流基本保持不变,为输入电流 IinI_{in}Iin,这样 LbL_bLb 和输入电压 UgU_gUg 可以看成一个电流为 IinI_{in}Iin 的恒流源;③输出滤波电容 CfC_fCf 足够大,在一个开关周期中,其电压基本保持不变,等于输出电压 UoU_oUo,这样 CfC_fCf 和负载电阻 RLR_LRL 可以看成一个电压为 UoU_oUo 的恒压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开关模态 1 [t0t_0t0, t1t_1t1] [参考图 8.14 (a)]
t0t_0t0 时刻之前,开关管 Q 导通,输入电流 IinI_{in}Iin 通过 Q,谐振电容 CrC_rCr 上的电压为 0。D 处于关断状态,谐振电感 LrL_rLr 的电流为零。在 t0t_0t0 时刻,关断 Q,输入电流 IinI_{in}Iin 从 Q 中转移到 CrC_rCr 中,给 CrC_rCr 充电,CrC_rCr 的电压从零开始线性上升。由于 CrC_rCr 的电压是慢上升的,那么 Q 就是零电压关断。在此开关模态中,CrC_rCr 的电压表达式为:

uCr(t)=IinCr(t−t0)u_{Cr}(t) = \frac{I_{in}}{C_r}(t-t_0)uCr(t)=CrIin(tt0)

t1t_1t1 时刻,uCru_{Cr}uCr 上升到输出电压 UoU_oUo,开关模态 1 结束,它的持续时间为:

t01=CrUoIint_{01} = \frac{C_r U_o}{I_{in}}t01=IinCrUo

(2) 开关模态 2 [t1t_1t1, t2t_2t2] [参考图 8.14 (b)]
t1t_1t1 时刻起,D 开始导通,LrL_rLrCrC_rCr 谐振工作,谐振电感电流 iLri_{Lr}iLr 从零开始上升。iLri_{Lr}iLruCru_{Cr}uCr 的表达式为:

iLr(t)=Iin[1−cos⁡(ωr(t−t1))]i_{Lr}(t) = I_{in}[1-\cos(\omega_r(t-t_1))]iLr(t)=Iin[1cos(ωr(tt1))]

uCr(t)=Uo+IinZrsin⁡ωr(t−t1)u_{Cr}(t) = U_o + I_{in}Z_r \sin\omega_r(t-t_1)uCr(t)=Uo+IinZrsinωr(tt1)

式中,ωr=1/LrCr\omega_r = 1/\sqrt{L_r C_r}ωr=1/LrCr,为谐振角频率,对应的谐振周期为 Tr=2π/ωr=2πLrCrT_r = 2\pi/\omega_r = 2\pi\sqrt{L_r C_r}Tr=2π/ωr=2πLrCrZr=Lr/CrZ_r = \sqrt{L_r/C_r}Zr=Lr/Cr,为谐振电感和谐振电容的特征阻抗。

经过 Tr/2T_r/2Tr/2,到达 t1at_{1a}t1a 时刻,iLr=Iini_{Lr} = I_{in}iLr=Iin,此时 uCru_{Cr}uCr 到达最大值 UCrmaxU_{Crmax}UCrmax,即:

UCrmax=Uo+IinZr(8.22)U_{Crmax} = U_o + I_{in} Z_r \tag{8.22}UCrmax=Uo+IinZr(8.22)

t1at_{1a}t1a 时刻开始,iLr>Iini_{Lr} > I_{in}iLr>Iin,那么 CrC_rCr 开始放电,其电压开始下降,并在 t2t_2t2 时刻下降到 0,Q 的反向并联二极管 DQD_QDQ 导通,将 Q 的电压钳在零位。此时开通 Q,则 Q 为零电压开通。在 t2t_2t2 时刻,谐振电感电流的大小为:

ILr(t2)=Iin[1+1−(UoIinZr)2](8.23)I_{Lr}(t_2) = I_{in} \left[ 1 + \sqrt{1 - \left( \frac{U_o}{I_{in} Z_r} \right)^2 } \right] \tag{8.23}ILr(t2)=Iin1+1(IinZrUo)2(8.23)

此开关模态的持续时间为:

t12=1ωr(π+arcsin⁡UoIinZr)(8.24)t_{12} = \frac{1}{\omega_r} \left( \pi + \arcsin \frac{U_o}{I_{in} Z_r} \right) \tag{8.24}t12=ωr1(π+arcsinIinZrUo)(8.24)

(3) 开关模态 3 [t2t_2t2, t3t_3t3] [参考图 8.14 ©]
在此开关模态中,Q 导通,此时加在谐振电感两端的电压为 −Uo-U_oUo,使 iLri_{Lr}iLr 线性减小,即:

iLr(t)=ILr(t2)−UoLr(t−t2)(8.25)i_{Lr}(t) = I_{Lr}(t_2) - \frac{U_o}{L_r}(t-t_2) \tag{8.25}iLr(t)=ILr(t2)LrUo(tt2)(8.25)

t3t_3t3 时刻,iLri_{Lr}iLr 减小到 0,由于 D 的阻断作用,iLri_{Lr}iLr 不能反方向流动,此开关模态结束,它的持续时间为:

t23=LrILr(t2)Uo(8.26)t_{23} = \frac{L_r I_{Lr}(t_2)}{U_o} \tag{8.26}t23=UoLrILr(t2)(8.26)

(4) 开关模态 4 [t3t_3t3, t4t_4t4] [参考图 8.14 (d)]
在此开关模态中,LrL_rLrCrC_rCr 停止工作,输入电流 IinI_{in}Iin 经过 Q 续流。负载由输出滤波电容提供能量。

t4t_4t4 时刻,Q 零电压关断,开始下一个开关周期。

3. 参数设计

(1) LrL_rLrCrC_rCr 的计算
从式 (8.21) 中可知,为了在最小输入电流 IinminI_{inmin}Iinmin 时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在开关管开通之前,谐振电容电压 uCru_{Cr}uCr 必须能够回到零,那么要求:

IinminZr>Uo(8.27)I_{inmin} Z_r > U_o \tag{8.27}IinminZr>Uo(8.27)

由式 (8.27) 可得:

Zr>UoIinmin(8.28)Z_r > \frac{U_o}{I_{inmin}} \tag{8.28}Zr>IinminUo(8.28)

而谐振频率的表达式为:

fr=ωr2π=12πLrCr(8.29)f_r = \frac{\omega_r}{2\pi} = \frac{1}{2\pi \sqrt{L_r C_r}} \tag{8.29}fr=2πωr=2πLrCr1(8.29)

根据式 (8.28) 和式 (8.29),可以确定 LrL_rLrCrC_rCr 的大小。

(2) 开关管和二极管的电压和电流应力
开关管 Q 的电压应力为谐振电容的最高电压。将式 (8.28) 代入式 (8.22),可得开关管 Q 的电压应力为:

UQmax=Uo+IinZr>Uo+IinUoIinmin=Uo[1+IinIinmin](8.30)U_{Qmax} = U_o + I_{in} Z_r > U_o + I_{in} \frac{U_o}{I_{inmin}} = U_o \left[ 1 + \frac{I_{in}}{I_{inmin}} \right] \tag{8.30}UQmax=Uo+IinZr>Uo+IinIinminUo=Uo[1+IinminIin](8.30)

从式 (8.30) 可以看出,负载越大,则 IinI_{in}Iin 越大,开关管 Q 的电压应力也就越高。

开关管 Q 中流过的最大电流为 IQmax=IinmaxI_{Qmax} = I_{inmax}IQmax=Iinmax

二极管 D 中流过的最大电流为 IDmax=2IinmaxI_{Dmax} = 2I_{inmax}IDmax=2Iinmax,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UoU_oUo

4. 电压传输比

Boost ZVS QRC 的输入功率 PinP_{in}Pin 为:

Pin=UgIin(8.31)P_{in} = U_g I_{in} \tag{8.31}Pin=UgIin(8.31)

输出功率 PoP_oPo 为:

Po=1Ts∫0TsUoiD(t)dt=UoTs[∫t1t2Iin[1−cos⁡ωr(t−t1)]dt+∫t2t3(ILr(t2)−UoLr(t−t2))dt]P_o = \frac{1}{T_s} \int_0^{T_s} U_o i_D(t) dt = \frac{U_o}{T_s} \left[ \int_{t_1}^{t_2} I_{in} \left[ 1 - \cos \omega_r (t - t_1) \right] dt + \int_{t_2}^{t_3} \left( I_{Lr}(t_2) - \frac{U_o}{L_r} (t - t_2) \right) dt \right]Po=Ts10TsUoiD(t)dt=TsUo[t1t2Iin[1cosωr(tt1)]dt+t2t3(ILr(t2)LrUo(tt2))dt]

=UoTs[Iin[t12−1ωrsin⁡ωrt12]+ILr(t2)t23−Uo2Lrt232](8.32)= \frac{U_o}{T_s} \left[ I_{in} \left[ t_{12} - \frac{1}{\omega_r} \sin \omega_r t_{12} \right] + I_{Lr}(t_2) t_{23} - \frac{U_o}{2L_r} t_{23}^2 \right] \tag{8.32}=TsUo[Iin[t12ωr1sinωrt12]+ILr(t2)t232LrUot232](8.32)

将式 (8.23)、式 (8.24) 和式 (8.26) 代入式 (8.32),可得:

Po=UoIinωrTs[π+arcsin⁡UoIinZr+UoIinZr]+ωrLr2UoIin[1+1−(UoIinZr)2](8.33)P_o = \frac{U_o I_{in}}{\omega_r T_s} \left[ \pi + \arcsin \frac{U_o}{I_{in} Z_r} + \frac{U_o}{I_{in} Z_r} \right] + \frac{\omega_r L_r}{2U_o I_{in}} \left[ 1 + \sqrt{1 - \left( \frac{U_o}{I_{in} Z_r} \right)^2 } \right] \tag{8.33}Po=ωrTsUoIin[π+arcsinIinZrUo+IinZrUo]+2UoIinωrLr1+1(IinZrUo)2(8.33)

定义电压传输比 M=Uo/UgM = U_o / U_gM=Uo/Ugγ=RL/Zr\gamma = R_L / Z_rγ=RL/Zr,其中 RLR_LRL 是负载电阻,而 Iin=Uo/(RLM)I_{in} = U_o / (R_L M)Iin=Uo/(RLM)。由于 Boost ZVS QRC 的输入功率 PinP_{in}Pin 与输出功率 PoP_oPo 相等,那么由式 (8.31) 和式 (8.33) 可得:

M=fsfr[π+arcsin⁡γM+γM+M2γ[1+1−γ2M2]](8.34)M = \frac{f_s}{f_r} \left[ \pi + \arcsin \frac{\gamma}{M} + \frac{\gamma}{M} + \frac{M}{2\gamma} \left[ 1 + \sqrt{1 - \frac{\gamma^2}{M^2}} \right] \right] \tag{8.34}M=frfs[π+arcsinMγ+Mγ+2γM[1+1M2γ2]](8.34)

利用计算软件,可以给出 Boost ZVS QRC 的电压传输比曲线,如图 8.15 所示。可以看出,Boost ZVS QRC 的电压传输比随着开关频率的升高而降低,且与负载有关。为了获得所要求的输出电压,该变换器需要采用脉冲频率调制方法,即通过调节变换器的开关频率来调节输出电压。

第 8.2.1 节提到过,零电压谐振开关有半波模式和全波模式两种。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对于 ZVS QRC 来说,半波模式优于全波模式,这是因为:①在全波模式中,二极管 D 与开关管 Q 串联,存在通态损耗,使变换器的效率有所降低,而半波模式中二极管 D 与开关管 Q 反向并联,不存在额外的通态损耗;②在商用功率开关器件中,一般都集成有反向并联二极管 DQD_QDQ,不用再外接二极管,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当然,半波模式的电压变换比与负载关系较大,而全波模式的电压变换比基本与负载无关,这使得半波模式的闭环设计复杂一些。

📊 核心要点总结
1️⃣ ZCS QRC(零电流开关准谐振变换器)
🔹 技术特点
核心思想:通过串联电感实现零电流开通,LC谐振实现零电流关断

关键优势:彻底消除开关损耗,特别适合电流型器件

拓扑支持:适用于Buck、Boost等所有基本变换器拓扑

🔹 工作机理
四个开关模态:

模态1:电感电流线性上升,实现零电流开通

模态2:LC谐振工作,电流谐振回零

模态3:电容线性放电

模态4:稳态续流,准备下一周期

🔹 设计核心
谐振条件:UinZr>Iomax\frac{U_{in}}{Z_r} > I_{omax}ZrUin>Iomax

特征阻抗:Zr=LrCrZ_r = \sqrt{\frac{L_r}{C_r}}Zr=CrLr

电流应力:开关管最大电流 2Iomax2I_{omax}2Iomax

电压应力:二极管最大电压 2Uin2U_{in}2Uin

🔹 控制策略
PFM调制:M=UoUin=fsfrM = \frac{U_o}{U_{in}} = \frac{f_s}{f_r}M=UinUo=frfs

全波模式优选:负载适应性好,闭环稳定

2️⃣ ZVS QRC(零电压开关准谐振变换器)
🔹 技术特点
核心思想:通过并联电容实现零电压关断,LC谐振实现零电压开通

关键优势:适合电压型器件,EMI性能优异

拓扑多样性:支持Buck、Boost、正激、反激等拓扑

🔹 工作机理
四个开关模态:

模态1:电容线性充电,实现零电压关断

模态2:LC谐振工作,电压谐振到峰值后回零

模态3:电感电流线性下降

模态4:稳态运行,输入电流直通

🔹 设计核心
谐振条件:IinminZr>UoI_{inmin}Z_r > U_oIinminZr>Uo

电压应力:UQmax=Uo[1+IinIinmin]U_{Qmax} = U_o\left[1 + \frac{I_{in}}{I_{inmin}}\right]UQmax=Uo[1+IinminIin]

电流应力:二极管最大电流 2Iinmax2I_{inmax}2Iinmax

🔹 控制策略
PFM控制:通过调节fsf_sfs稳定输出

半波模式优选:成本低,效率高

3️⃣ 技术对比与选型指南
特性 ZCS QRC ZVS QRC
适用器件 电流型器件(BJT, IGBT) 电压型器件(MOSFET)
开关条件 电流过零 电压过零
电压应力 较低(2Uin2U_{in}2Uin) 较高(随负载变化)
电流应力 较高(2Iomax2I_{omax}2Iomax) 较低
控制复杂度 简单(全波模式) 稍复杂(半波模式)
成本因素 可能需要外接二极管 可直接使用器件内置二极管
4️⃣ 工程实践要点
🎯 ZCS QRC设计要点:

选择全波模式提升负载适应性

确保在最重负载时仍满足谐振条件

注意开关管的电流应力设计余量

🎯 ZVS QRC设计要点:

重点考虑轻载时的零电压实现

合理设计电压应力,避免器件击穿

利用变压器漏感降低额外电感需求

🎯 通用设计原则:

谐振频率frf_rfr要远高于开关频率fsf_sfs

特征阻抗ZrZ_rZr是核心设计参数

PFM控制需要宽频率范围的支持

💎 总结
ZCS QRC和ZVS QRC作为软开关技术的两大支柱,分别从电流和电压两个维度解决了硬开关的损耗问题。ZCS更适合对电流应力不敏感的应用,而ZVS在EMI性能和电压型器件应用方面更具优势。

技术选型建议:

高频大电流场景优选ZCS QRC

高电压、低EMI要求场景优选ZVS QRC

实际设计中可结合两种技术的优点进行混合优化

掌握这两种技术,你将能够设计出更高频率、更高效率、更小体积的电源产品,真正实现电源技术的新突破!

http://www.dtcms.com/a/538274.html

相关文章:

  • 普陀区网站制作网站群建设 实现了
  • 国家示范校建设专题网站全国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 4.1进行网站建设与推广太原网站推广教程
  • ROS2系列 (1) : 常用环境变量解析与实践
  • 舆情分析报告格式济南网站搜索优化
  • 5.4静态变量和静态方法
  • 蓝蜂MQTT网关保障20个户外泵站数据,故障率降70%
  • 实现Docker登录状态定时自动失效的通用方法
  • 广西网站建设推荐全文搜索引擎有哪些
  • 打开无忧管理后台网站厦门网站优化
  • 科技网页制作模板电商网站目录优化
  • 网站名和域名能一样吗wordpress mp4 插件下载
  • 什么是模型的置信度
  • 微网站建设网络网络推广平台有哪些公司
  • 青岛seo网站排名电子商务有什么职业
  • 支持向量检索匹配数据源和具体数据表,SQLBot开源智能问数系统v1.2.1版本发布
  • 网站建设php实验报告内蒙古建筑培训网官网
  • 临淄做网站湖北网站建设费用
  • 然后在亚马逊网站上做外贸wordpress升级php的插件
  • 网站商城功能企业的网站建设与设计论文
  • 百度seo公司整站优化外贸人常去的网站
  • 网站建设与推广中国最厉害的建筑公司
  • 防城港建设局网站wordpress google字体 360
  • linux磁盘分区
  • 手机网站注册页面如果自己弄网站
  • 网站优化塔山双喜建立网站的基本流程
  • 高阳网站建设网站建设中 模板
  • 启迪网站建设招聘旅游景区宣传软文
  • 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课程总结怎样用盒子做汽车视频网站
  • 做论坛网站的元素网站建设管理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