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springboot3 WebClient

1 介绍

        在 Spring 5 之前,如果我们想要调用其他系统提供的 HTTP 服务,通常可以使用 Spring 提供的 RestTemplate 来访问,不过由于 RestTemplate 是 Spring 3 中引入的同步阻塞式 HTTP 客户端,因此存在一定性能瓶颈。根据 Spring 官方文档介绍,在将来的版本中它可能会被弃用。​ 作为替代,Spring 官方已在 Spring 5 中引入了 WebClient 作为非阻塞式 Reactive HTTP 客户端。

1.1 什么是 WebClient

        从 Spring 5 开始,Spring 中全面引入了 Reactive 响应式编程。而 WebClient 则是 Spring WebFlux 模块提供的一个非阻塞的基于响应式编程的进行 Http 请求的客户端工具。由于 WebClient 的请求模式属于异步非阻塞,能够以少量固定的线程处理高并发的 HTTP 请求。因此,从 Spring 5 开始,HTTP 服务之间的通信我们就可以考虑使用 WebClient 来取代之前的 RestTemplate。

1.2 WebClient 的优势

        与 RestTemplate 相比,WebClient 有如下优势:

  • 非阻塞,Reactive 的,并支持更高的并发性和更少的硬件资源。
  • 提供利用 Java 8 lambdas 的函数 API。
  • 支持同步和异步方案。
  • 支持从服务器向上或向下流式传输。

        RestTemplate 不适合在非阻塞应用程序中使用,因此 Spring WebFlux 应用程序应始终使用 WebClient。在大多数高并发场景中,WebClient 也应该是 Spring MVC 中的首选,并且用于编写一系列远程,相互依赖的调用。

2 使用 WebClient

2.1 创建 WebClient 实例

        添加 Spring WebFlux 依赖,从而可以使用 WebClient。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flux</artifactId>
        </dependency>

        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第一种是使用默认设置创建 WebClient 对象:

WebClient client = WebClient.create();

        第二种方式是使用给定的基本 URI 初始化 WebClient 实例:

WebClient client = WebClient.create("http://localhost:8080");

        第三种方式(推荐)是使用 DefaultWebClientBuilder 类构建客户端,该类允许完全自定义:

WebClient client = WebClient.builder()
  .baseUrl("http://localhost:8080")
  .defaultCookie("cookieKey", "cookieValue")
  .defaultHeader(HttpHeaders.CONTENT_TYPE, MediaType.APPLICATION_JSON_VALUE) 
  .defaultUriVariables(Collections.singletonMap("url", "http://localhost:8080"))
  .build();

2.2 指定超时时间

        通常情况下,默认的 30 秒 HTTP 超时时间太慢,无法满足需要,要自定义这种行为,可以创建一个 HttpClient 实例,并配置 WebClient 使用它。

  • 通过 ChannelOption.CONNECT_TIMEOUT_MILLIS 选项设置连接超时。
  • 分别使用 ReadTimeoutHandler 和写 WriteTimeoutHandler 设置读、写超时。
  • 使用 responseTimeout 指令配置响应超时。

        所有这些都必须在要配置的 HttpClient 实例中指定:

      HttpClient httpClient = HttpClient.create()
                .option(ChannelOption.CONNECT_TIMEOUT_MILLIS, 5000)
                .responseTimeout(Duration.ofMillis(5000))
                .doOnConnected(conn ->
                        conn.addHandlerLast(new ReadTimeoutHandler(5000, TimeUnit.MILLISECONDS))
                                .addHandlerLast(new WriteTimeoutHandler(5000, TimeUnit.MILLISECONDS)));

        WebClient client = WebClient.builder()
                .clientConnector(new ReactorClientHttpConnector(httpClient))
                .build();

        注意,虽然也可以在客户端请求中调用 timeout,但这是信号超时,而不是 HTTP 连接、读/写或响应超时;这是 Mono / Flux Publisher 的超时。

2.3 准备请求 - 定义方法

        首先,需要通过调用 method(HttpMethod method) 来指定请求的 HTTP 方法:

UriSpec<RequestBodySpec> uriSpec = client.method(HttpMethod.POST);

        或调用其快捷方法,如 getpost 和 delete

        WebClient.RequestHeadersUriSpec<?> get = client.get();
        WebClient.RequestBodyUriSpec post = client.post();
        WebClient.RequestBodyUriSpec put = client.put();
        WebClient.RequestHeadersUriSpec<?> delete = client.delete();

        注意:虽然看起来重用了 Request Spec 变量(WebClient.UriSpecWebClient.RequestBodySpecWebClient.RequestHeadersSpecWebClient.ResponseSpec),但这只是为了简化演示不同的方法。这些指令不应该在不同请求中重复使用,因为它们会检索引用,因此后面的操作会修改在前面步骤中所定义的内容。

2.4 准备请求 - 定义 URL

        下一步是提供 URL。同样,也有不同的方法。可以将其作为字符串传递给 uri API:

RequestBodySpec bodySpec = uriSpec.uri("/resource");

        使用 UriBuilder Function 接口:

RequestBodySpec bodySpec = uriSpec.uri(
  uriBuilder -> uriBuilder.pathSegment("/resource").build());

        或者,传递一个 java.net.URL 实例:

RequestBodySpec bodySpec = uriSpec.uri(URI.create("/resource"));

        注意,如果为 WebClient 定义了默认的基本 URL,那么最后一个方法将覆盖该值。

2.5 准备请求 - 定义请求体

        然后,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请求体(Body)、Content Type、Length、Cookie 或 Header。例如,如果要设置请体,有几种可用的方法。最常见、最直接的方法可能就是使用 bodyValue 方法:

RequestHeadersSpec<?> headersSpec = bodySpec.bodyValue("data");

        或者通过将一个 Publisher(以及将要发布的元素类型)传递给 body 方法来实现:

RequestHeadersSpec<?> headersSpec = bodySpec.body(
  Mono.just(new Foo("name")), Foo.class);

        另外,还可以使用 BodyInserters 工具类。例如,来看看如何像使用 bodyValue 方法那样,使用一个简单的对象来作为请求体。

RequestHeadersSpec<?> headersSpec = bodySpec.body(
  BodyInserters.fromValue("data"));

        同样,如果使用的是 Reactor 实例,也可以使用 BodyInserters#fromPublisher 方法:

RequestHeadersSpec headersSpec = bodySpec.body(
  BodyInserters.fromPublisher(Mono.just("data")),
  String.class);

        该类还提供其他直观的功能,以覆盖更高级的应用场景。例如,发送 multipart 请求:

LinkedMultiValueMap map = new LinkedMultiValueMap();
map.add("key1", "value1");
map.add("key2", "value2");
RequestHeadersSpec<?> headersSpec = bodySpec.body(
  BodyInserters.fromMultipartData(map));

        所有这些方法都会创建一个 BodyInserter 实例,然后可以将其作为请求体(Request Body)。

  • BodyInserter 是一个接口,负责用给定的输出消息和插入时使用的 Context 填充 ReactiveHttpOutputMessage
  • Publisher 是一个响应式组件,负责提供数量可能无限的序列化元素。它也是一个接口,最常用的实现是 Mono 和 Flux

2.6 准备请求 - 定义 Header

        设置 body 后,可以设置 Header、Cookie 和可接受的媒体类型。这些值将添加到实例化客户端时已设置的值中。此外,还为 If-None-MatchIf-Modified-SinceAccept 和 Accept-Charset 等最常用的 Header 提供了额外支持。示例如下:

ResponseSpec responseSpec = headersSpec.header(
    HttpHeaders.CONTENT_TYPE, MediaType.APPLICATION_JSON_VALUE)
  .accept(MediaType.APPLICATION_JSON, MediaType.APPLICATION_XML)
  .acceptCharset(StandardCharsets.UTF_8)
  .ifNoneMatch("*")
  .ifModifiedSince(ZonedDateTime.now())
  .retrieve();

2.7 获取响应

        最后一个阶段是发送请求并接收响应。可以使用 exchangeToMono / exchangeToFlux 或 retrieve 方法来实现。exchangeToMono 和 exchangeToFlux 方法允许访问 ClientResponse 及其 HTTP 状态码和 Header:

Mono<String> response = headersSpec.exchangeToMono(response -> {
  if (response.statusCode().equals(HttpStatus.OK)) {
      return response.bodyToMono(String.class);
  } else if (response.statusCode().is4xxClientError()) {
      return Mono.just("Error response");
  } else {
      return response.createException()
        .flatMap(Mono::error);
  }
});

        而 retrieve 方法是直接获取响应 Body 的最便捷的方式:

Mono<String> response = headersSpec.retrieve()
  .bodyToMono(String.class);

        需要注意 ResponseSpec.bodyToMono 方法,如果状态码为 4xx(客户端错误)或 5xx(服务器错误),该方法将抛出 WebClientException

        将response body 转换为对象/集合

  • bodyToMono:如果返回结果是一个Object,WebClient将接收到响应后把JSON字符串转换为对应的对象,并通过Mono流弹出。

  • bodyToFlux:如果响应的结果是一个集合,则不能继续使用bodyToMono(),应该改用bodyToFlux(),然后依次处理每一个元素,并通过Flux流弹出。

相关文章:

  • HTML 编辑器推荐与 VS Code 使用教程
  • 从信息收集到重置教务密码
  • 练习题:70
  • 调研:如何实现智能分析助手(Agent)(AutoCoder、FastGPT、AutoGen、DataCopilot)
  • 递归、搜索与回溯第二讲:二叉树中的深搜 穷举vs暴搜vs深搜vs回溯vs剪枝
  • go切片定义和初始化
  • 批量删除 Word 文档的水印
  • Potplayer 怎么用鼠标左键单击播放暂停
  • 【新人系列】Golang 入门(三):条件循环
  • 京东2024年Q4:收入3470亿元,活跃用户和购物频次均双位数增长
  • 【每日论文】Tabby: Tabular Data Synthesis with Language Models
  • java基础面试题5道开胃菜(四)
  • 国产ARM主机安装Ansible
  • redis 过期键删除策略与回收策略
  • S3静态网站托管 VS CloudFront分发
  • Nginx负载均衡配置详解:轻松实现高可用与高性能
  • 【进程和线程】(面试高频考点)
  • 2025-3-6由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 如何在Android中实现图片加载和缓存
  • 升级到Android Studio 2024.2.2 版本遇到的坑
  • 做介绍自己的短视频网站/在百度上怎么卖自己的产品
  • 模板网站 建设教材/痘痘怎么去除效果好
  • 泰国清迈房产网站大全/百度推广一天费用200
  • 高校专业建设五大要素/如何进行搜索引擎优化
  • 网站在美国做的服务器/如何进行推广
  • 蒙牛网站建设报价情况/建站abc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