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慢病管理软件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基于PDOA方法·需求定义阶段成果)
文档控制信息
属性 | 内容 |
|---|---|
文档名称 | 医院慢病管理软件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定义阶段) |
文档版本 | V1.1 |
编制部门 | 信息科/医疗信息化项目组 |
编制人 | [姓名/岗位] |
审核人 | [医务科代表/信息科主任] |
批准人 | [医院分管副院长] |
编制日期 | 202X年XX月XX日 |
当前状态 | 正式发布(需求基线冻结) |
文档概述
1. 目的
本文档是医院慢病管理软件系统建设的需求定义阶段成果,基于前期《面向问题域的需求分析(问题域分析阶段文档)》中提炼的核心问题列表(如健康数据分散、患者依从性低等),进一步明确解系统(即本软件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性能及非功能需求,并定义核心数据实体与关系,为系统设计、开发、测试提供唯一的需求基准。
2. 范围
覆盖范围:院内高血压、糖尿病两类慢病患者的长期管理,包括患者档案管理、健康数据采集与分析、医生随访管理、用药指导、异常预警、医患沟通及管理统计功能。
不覆盖范围:院外第三方健康设备(如智能手环)自动接入、远程医疗视频问诊、医保费用自动结算(后续扩展需求)。
3. 读者对象
开发团队(架构师、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业务方(医生、护士、患者)、医院管理者(信息科、医务科、分管领导)。
一、引言
1.1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慢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数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我国慢病患者超3亿,占医疗总门诊量的70%以上)。传统慢病管理依赖人工随访(电话/门诊)、纸质健康档案,存在以下典型场景:
患者需定期到医院复诊,但医生无法快速获取其历史血压、血糖等指标趋势(数据分散在不同科室或纸质本子上);
患者因记不住用药时间或复诊日期,导致依从性差(漏服药、漏复诊),病情控制不佳;
医院缺乏统一的慢病管理工具,医生需手动整理患者信息,效率低且易出错;
管理者难以量化慢病管理效果(如血压达标率、随访率)。
本系统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慢病患者的“数据整合 - 精准随访 - 个性化干预 - 效果追踪”全流程管理,提升医疗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1.2 术语定义
术语 | 定义 |
|---|---|
解系统 | 本需求文档中指“医院慢病管理软件系统”(即需要开发的信息化工具) |
健康数据 | 患者的血压、血糖、体重、心率等生理指标记录(含测量时间、测量方式) |
随访计划 | 医生为患者制定的定期复查/评估任务(含时间、项目、目标值) |
待求行为 | 解系统必须实现的具体功能或非功能要求(本文档核心输出) |
二、总体需求概述
2.1 系统目标
通过信息化工具解决慢病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实现以下目标:
医生端:1分钟内获取患者完整健康档案(含历史指标趋势图),自动生成个性化随访计划,实时接收异常指标预警;
患者端:通过手机接收用药提醒、复诊通知,查看个人健康数据,与医生在线沟通基础问题;
管理端:统计慢病患者的血压/血糖达标率、随访完成率等关键指标,支持管理决策。
2.2 用户角色与权限
角色 | 职责 | 系统权限 |
|---|---|---|
门诊医生 | 查看患者档案、制定随访计划、处理异常预警 | 可访问负责患者的全部健康数据、随访记录;编辑随访计划;发送系统消息给患者 |
护士 | 辅助随访执行、收集患者自测数据 | 可查看患者基础信息与近期指标;录入患者自测数据(如家庭血压);提醒患者复诊 |
患者 | 查看个人健康数据、接收提醒、反馈问题 | 仅可查看本人的健康数据、随访计划;接收系统推送(用药/复诊提醒、医生消息) |
管理员(信息科) | 系统配置、用户管理、数据安全 | 管理用户账号权限;配置预警规则(如血压阈值);导出统计报表 |
医院管理者 | 查看管理报表、评估慢病控制效果 | 可查看全院慢病患者的汇总统计(如达标率、漏诊率);不可访问患者个人隐私数据 |
三、核心数据实体与关系说明
3.1 核心数据实体定义
本系统需管理的核心数据对象及其关键属性如下:
实体名称 | 描述 | 关键属性 |
|---|---|---|
患者 | 接受慢病管理的个体 | 患者ID(唯一标识)、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慢病类型(高血压/糖尿病)、确诊时间、主治医生ID |
健康数据 | 患者的生理指标记录 | 数据ID(唯一标识)、患者ID(外键)、指标类型(血压/血糖/体重)、测量值、测量时间、测量方式(院内/自测)、是否异常(布尔值) |
随访计划 | 医生为患者制定的定期管理任务 | 计划ID(唯一标识)、患者ID(外键)、制定医生ID、计划类型(随访/复诊)、计划时间、目标值(如血压<140/90mmHg)、状态(待执行/已完成) |
随访记录 | 医生/护士执行随访后的结果 | 记录ID(唯一标识)、计划ID(外键)、执行时间、实际指标值、患者主诉、医生建议、调整用药(布尔值) |
用药方案 | 患者的药物治疗信息 | 方案ID(唯一标识)、患者ID(外键)、药品名称、剂量、频次(如每日2次)、开具医生ID、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可选) |
医生 | 负责慢病管理的医疗人员 | 医生ID(唯一标识)、姓名、科室(如心内科/内分泌科)、职称、联系方式 |
患者端提醒 | 系统生成的用药/复诊提醒任务 | 提醒ID(唯一标识)、患者ID(外键)、提醒类型(用药/复诊)、提醒时间、状态(未发送/已发送/已确认) |
3.2 实体间关系说明
通过文字与简图(见下文)描述核心实体间的逻辑关联:
(1)文字描述
患者是系统的核心主体,与健康数据(一对多:一个患者有多条历史指标记录)、随访计划(一对多:一个患者有多个随访任务)、用药方案(一对多:一个患者可能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随访记录(一对多:一个患者有多次随访执行记录)关联。
健康数据通过患者ID关联到具体患者,并通过指标类型区分血压、血糖等不同类型数据;随访计划与随访记录通过计划ID关联(一个计划对应一次执行记录)。
医生通过主治医生ID(患者实体)和制定医生ID(随访计划实体)关联到患者与随访任务,负责制定计划与查看数据;患者端提醒基于随访计划和用药方案生成(例如,随访计划触发复诊提醒,用药方案触发用药提醒)。
(2)简化ER图(文字示意)
患者(患者ID) │── 一对多 ──▶ 健康数据(患者ID) │── 一对多 ──▶ 随访计划(患者ID) │── 一对多 ──▶ 用药方案(患者ID) │── 一对多 ──▶ 随访记录(通过随访计划ID间接关联) 随访计划(计划ID) ──▶ 随访记录(计划ID) 医生(医生ID) ──▶ 患者(主治医生ID) 医生(医生ID) ──▶ 随访计划(制定医生ID) 用药方案(方案ID) ──▶ 患者(患者ID) 健康数据(指标类型) ──▶ 异常预警判断(关联阈值配置,未画出)
(注:实际文档可插入标准ER图,标注主键(PK)、外键(FK)及关系类型(1:N/N:1))
四、功能需求(解系统待求行为)
4.1 患者档案管理模块
需求背景
解决“健康数据分散,医生无法快速获取完整病史”问题(P0级)。
功能点 | 详细描述 | 关联问题 | 关联实体 |
|---|---|---|---|
患者基本信息录入 | 支持门诊医生首次接诊时录入患者姓名、年龄、联系方式、慢病类型(高血压/糖尿病)、既往病史等基础信息 | 确保患者身份唯一性 | 患者 |
健康数据整合 | 自动整合患者在院内各科室的历史健康指标(如心内科的血压、内分泌科的血糖),按时间排序展示,并生成趋势图(折线图/柱状图) | 医生复诊时快速掌握长期趋势 | 患者、健康数据 |
档案检索 | 支持通过患者姓名、ID、慢病类型快速检索档案,支持模糊查询(如“张*,高血压”) | 提高医生调取档案的效率 | 患者 |
4.2 健康数据采集模块
需求背景
解决“医生依赖患者口述指标,无法验证真实性”问题。
功能点 | 详细描述 | 关联问题 | 关联实体 |
|---|---|---|---|
医护端手动录入 | 护士或医生可在随访时手动录入患者当前的血压、血糖、体重等指标(含测量时间、测量设备) | 补充院内未自动采集的数据 | 健康数据 |
患者端自测数据上传 | 患者通过手机APP或小程序输入家庭自测的血压/血糖值(需校验合理性,如血压>300mmHg自动提示异常) | 增加数据频率,辅助医生判断 | 健康数据 |
数据校验与异常标记 | 系统自动校验数据的合理性(如血糖<20或>500mmol/L标记为“疑似错误”),并由录入人确认修正 | 保证数据的可信度 | 健康数据 |
4.3 随访管理模块
需求背景
解决“随访流程依赖人工,效率低且易遗漏”问题(P1级)。
功能点 | 详细描述 | 关联问题 | 关联实体 |
|---|---|---|---|
随访计划制定 | 医生可为患者设定个性化随访计划(如“每2周测一次血压,每月复诊一次”),设置目标值(如血压<140/90mmHg) | 替代手工记录随访时间 | 随访计划 |
自动提醒 | 系统提前1天通过APP推送/短信提醒患者复诊或自测(患者端可查看提醒历史);护士端同步提醒待随访患者列表 | 减少患者漏复诊/漏测 | 随访计划、患者端提醒 |
随访记录管理 | 医生/护士完成随访后,需录入本次随访结果(如指标值、患者主诉、调整建议),系统自动更新下次随访时间 | 形成完整的随访闭环 | 随访记录、随访计划 |
4.4 用药与健康指导模块
需求背景
解决“患者用药依从性低,缺乏持续指导”问题(P1级)。
功能点 | 详细描述 | 关联问题 | 关联实体 |
|---|---|---|---|
用药方案记录 | 医生录入患者的用药名称、剂量、频次(如“硝苯地平缓释片,1片/次,每日2次”),支持拍照上传处方单 | 避免口头医嘱遗漏 | 用药方案 |
用药提醒 | 系统根据用药方案自动生成提醒任务(如“今日10:00,服用硝苯地平”),通过APP推送/短信通知患者 | 减少患者漏服药 | 用药方案、患者端提醒 |
健康宣教推送 | 系统根据患者慢病类型自动推送个性化健康知识(如糖尿病患者的“低GI饮食指南”),支持医生手动补充定制化建议 | 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 患者 |
4.5 异常预警模块
需求背景
解决“异常健康指标缺乏实时预警,延误干预时机”问题(P2级)。
功能点 | 详细描述 | 关联问题 | 关联实体 |
|---|---|---|---|
阈值配置 | 管理员可配置各类指标的安全范围(如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为“高危”) | 灵活适配不同慢病标准 | - |
实时预警触发 | 当患者的最新指标超出安全范围时,系统自动向责任医生推送预警消息(含患者姓名、异常指标值、当前时间),并在医生工作站首页高亮显示 | 确保高风险患者及时干预 | 健康数据、医生 |
患者端提示 | 对非高危但需关注的指标(如血糖轻微偏高),系统向患者推送温馨提示(如“今日血糖7.8mmol/L,接近上限,建议复诊”) | 增强患者自我警惕性 | 患者 |
4.6 统计与报表模块
需求背景
解决“慢病管理效果难量化”问题(P2级)。
功能点 | 详细描述 | 关联问题 | 关联实体 |
|---|---|---|---|
管理报表生成 | 支持按时间段(月/季度)统计全院慢病患者的血压/血糖达标率、随访完成率、异常指标发生率等核心指标 | 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 患者、健康数据、随访记录 |
患者个体报告 | 自动生成患者的个人健康报告(含历史指标趋势图、随访记录摘要、医生建议),供复诊时打印或电子推送 | 帮助患者理解自身病情进展 | 患者、健康数据、随访记录 |
五、非功能需求
5.1 性能需求
健康数据查询(如患者3个月内的血压记录)响应时间 ≤ 2秒(95%请求);
系统支持同时在线用户数 ≥ 100人(高峰时段:上午8 - 10点门诊时段);
数据同步延迟(如患者自测数据上传至医生端) ≤ 5分钟。
5.2 可用性需求
系统全年可用性 ≥ 99.5%(允许每月不超过4小时的维护窗口);
核心功能(如随访计划制定、预警推送)需支持7×24小时运行。
5.3 安全性需求
患者健康数据需加密存储(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及医疗数据安全规范),仅授权角色可访问;
登录需采用双因素认证(用户名 + 密码 + 短信验证码),会话超时时间 ≤ 15分钟;
操作日志需记录所有关键行为(如数据修改、预警处理),保留至少1年。
5.4 兼容性需求
支持主流浏览器(Chrome/Firefox/Edge最新版)及移动端(iOS 12 + /Android 8 + );
与医院现有HIS系统(医院信息系统)通过标准接口对接,获取患者基础信息(如姓名、ID)。
六、需求优先级与交付计划
需求模块 | 优先级 | 交付版本 | 备注 |
|---|---|---|---|
患者档案管理 | P0 | V1.0 | 核心功能,首期必须交付 |
健康数据采集 | P0 | V1.0 | 包含医护手动录入与患者自测上传 |
随访管理 | P0 | V1.0 | 包括计划制定、自动提醒、记录管理 |
用药与健康指导 | P1 | V1.1(3个月内) | 优先实现用药提醒,健康宣教后续迭代 |
异常预警 | P1 | V1.1(3个月内) | 先实现高危指标预警,非高危提示后续补充 |
统计与报表 | P2 | V1.2(6个月内) | 根据管理需求逐步完善统计维度 |
七、附录
附件1:《问题域分析文档(V1.0)》(核心问题列表原文);
附件2:慢病管理业务流程图(展示“初诊 - 数据采集 - 随访 - 预警”全流程);
附件3:用户角色权限矩阵表(详细列出各角色的操作权限及关联实体);
附件4:核心实体ER图(标准格式)(可选,提供Visio/PPT绘制的正式ER图文件)。
编制信息
编制人:[姓名](系统分析师)
审核人:[姓名](医务科代表)
批准人:[姓名](医院分管副院长)
版本日期:202X年XX月XX日
文档说明
本需求规格说明书是医院慢病管理软件系统开发的唯一需求基准,后续设计、开发、测试均需严格遵循。任何需求的变更需通过正式的“需求变更流程”(由业务方提出 → 信息科评估 → 医院管理层审批)并更新文档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