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夸克 × 大模型:从“搜索工具”到“智能体”的演化逻辑

2025 年 10 月,夸克正式推出了「对话助手」,这一看似小小的功能入口,实际上标志着阿里系产品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夸克,不再只是搜索引擎,而是走上了成为 大模型智能体平台 的路。

这背后的逻辑,不是一次简单的产品升级,而是一次关于 人机关系重构 的实验。


一、夸克的进化史:从搜索框到语义引擎

夸克最早被定位为“轻搜索、纯净浏览器”,主打「无广告、快响应」。
但如果你仔细看它的演化路径,会发现一个清晰的技术脉络:

阶段关键词技术支撑
2019–2021极简搜索基于语义索引与垂类爬取
2022–2023学习工具OCR、公式识别、拍题识别
2024知识问答嵌入通义千问(Qwen)
2025对话助手大模型驱动的智能体化入口

夸克早期的核心是 “知识搜索的场景闭环”

用户提问 → 检索资料 → 提供可信答案。

但大模型出现后,这个逻辑被彻底颠覆。
因为AI 不再“找答案”,而是直接“生成答案”
于是,夸克从搜索公司变成了一个语义理解平台


二、Qwen 体系的“隐身登陆”:夸克是最自然的试验场

很多人以为夸克助手是一个新产品,其实它是阿里 Qwen 大模型生态的第一线落地实验场

阿里系的模型分布其实有层级:

graph TD
A[Qwen 模型体系] --> B[Qwen2.5 开源版 (开发者社区)]
A --> C[Qwen-VL / Qwen-Max (企业与内部服务)]
A --> D[Qwen-Quark (闭源消费级强化模型)]
C --> E[钉钉智能助理 / 通义听悟 / 淘宝问答]
D --> F[夸克 对话助手 / 知识问答 / 论文写作]

夸克的对话助手使用的,正是 Qwen 的闭源变体——
具备语义压缩、动态记忆、搜索融合、任务执行等能力。
这不是「开源推理」的实验,而是一次面向大众的 产品级强化推理测试

从算法层面看,Qwen 在夸克中承担了三层角色:

  1. 语义识别层(Semantic Parser):识别用户意图;

  2. 任务规划层(Task Planner):判断是生成内容还是调用接口;

  3. 内容执行层(Executor):落地输出,包括引用文档、图文摘要、外链等。

换句话说,夸克的 AI 并不是在“聊天”,而是在进行一次动态多阶段推理
这与 ChatGPT 的“工具调用模式(Tool Calling)”或“Agent Chain”十分接近。


三、夸克的“语义中台”:让模型成为能力,而非界面

夸克这次最大的变化,不是 UI,而是底层的 语义中台化架构

过去:

每个功能模块独立运行(搜索 / 拍题 / 翻译 / 识图)。

现在:

这些功能都挂在一个统一的语义层之下。

简化来看,它的逻辑如下:

flowchart TD
A[用户输入] --> B[语义识别层 (Qwen Parser)]
B --> C{意图类型}
C -->|信息检索| D[搜索引擎 + RAG增强]
C -->|内容生成| E[大模型推理]
C -->|任务执行| F[函数调用 API]
D --> G[结果融合层]
E --> G
F --> G
G --> H[输出层 (自然语言 + 交互动作)]

这意味着:

  • 模型与搜索之间不再割裂;

  • 所有任务都被转化为「语义请求」;

  • 用户的一句话,可能会触发 3~5 个内部服务协作。

这就是夸克正在构建的「LLM Operating System」雏形:

一个由模型驱动的搜索操作系统。


四、夸克的战略意义:低调的“AI 操作系统”

阿里内部有三个大模型应用方向:

  • 通义系列:面向企业(钉钉、阿里云);

  • 淘宝问答:面向消费;

  • 夸克助手:面向知识与学习场景。

相比之下,夸克的角色非常特殊——
它是阿里生态中唯一一个“原生 AI First”产品

其他业务都是把大模型嵌入已有流程,
而夸克是围绕大模型重建流程

举个例子:

在搜索框里输入“帮我总结这篇论文的观点”。

夸克的逻辑不是「查找网页 → 抽取摘要」,
而是「上传 PDF → 结构化解析 → 大模型总结 → 引用出处」。

整个链条是端到端的语义管线(Semantic Pipeline),
这已经接近 OpenAI 在 ChatGPT 中构建的「Browser + File + Memory」交互体系。


五、AI 搜索的下一站:夸克式融合

从全球趋势看,搜索与大模型的关系正从竞争变为融合。
Google 把 Search + Gemini 合并;
微软让 Bing 成为 Copilot 的延伸;
阿里现在也在让夸克成为 Qwen 的前台。

这种融合的本质,是一次范式迁移

旧范式(传统搜索)新范式(AI 搜索)
基于关键词匹配基于语义意图理解
多结果 → 用户筛选单回答 → AI融合生成
用户主导流程模型主导流程
工具助手

夸克之所以能成为突破口,是因为它天然承载知识密度高、反馈周期短的任务
搜索、笔记、论文、学习。
这些场景给模型提供了最丰富的“语义训练土壤”。

当你每天都在用夸克提问、生成、编辑时,
你实际上在 为 Qwen 训练世界上最自然的人机交互数据集


六、技术底座:Qwen 如何支撑夸克的智能体化

阿里在 Qwen 中内置了一个「多模态语义执行栈(Multimodal Execution Stack)」,
这套架构使得模型既能理解文本,也能触发系统级操作。

技术上,它包含三个关键组件:

  1. MemoryNode(记忆节点)

    • 保存上下文摘要和用户偏好;

    • 每轮对话会更新短期记忆向量,提升个性化。

  2. Function Router(函数路由器)

    • 动态映射用户意图到内部 API,如搜索、翻译、拍题;

    • 与外部插件兼容(未来可接入 GPTs 类生态)。

  3. Adaptive Inference(自适应推理)

    • 根据任务复杂度动态调整模型规模;

    • 小任务用轻模型,大任务用重模型。

这使得夸克助手能在手机上以低延迟 + 高准确率运行,
而不用调用完整的云端推理链路。

换句话说,Qwen 在夸克身上实现了「Hybrid Inference」的早期形态。


七、从夸克看中国大模型的未来:回到“体验”这一层

如果说 2023 年的大模型竞争是“谁的参数多”,
2024 年是“谁的效果好”,
那么 2025 年的核心问题已经变成:

“谁能真正进入用户的生活”。

夸克的“对话助手”是一个重要信号:
中国的大模型,开始从实验室走向产品,从平台走向生态。

这场变革告诉我们三个事实:

  1. 模型不是终点,体验才是入口。
    用户不关心参数,只关心是否好用。

  2. 搜索是通向智能体的天然桥梁。
    每一次搜索请求,本质上都是一次“Agent 调度”。

  3. 大模型要赢,不靠算法,而靠融入。
    谁能让模型成为系统的一部分,谁就赢。


🔚 结语:夸克,不只是夸克

夸克的转变,是中国 AI 生态的缩影。
它不喊口号,不比参数,却在 quietly 打磨一条新路径——
让大模型成为每一次搜索背后的隐形大脑。

未来几年,当人们再谈“搜索引擎”这个词时,
也许夸克已经成了一个时代的代名词。
不是因为它搜得快,而是因为它懂得你要的是什么


📍博主点评
夸克的价值,不在于它模仿了 ChatGPT,而在于它证明了一个趋势:

中国的大模型,不需要做第二个 ChatGPT。
它可以做第一个 “Qwen + Quark”——一个真正落地、可持续、懂中文语境的 AI 系统。

http://www.dtcms.com/a/529226.html

相关文章:

  • 网站正在建设中色综合网页程序开发工具
  • 个人怎么开网上超市福州百度seo
  • 笔试强训(八)
  • 山西品牌网站建设成品网站源码68w68游戏
  • Linux内核进程管理子系统有什么第六十八回 —— 进程主结构详解(64)
  • 做网站需要商标注册吗阿里巴巴怎么做企业网站
  • 做视频网站需要哪些技术指标wordpress可以放视频吗
  • 动态库的使用-openssl
  • Maven 项目和 Maven Web 项目的异同点
  • Maven整理
  • 关于OpenAI CLIP的综合技术报告:架构、对比预训练与多模态影响
  • 网上服装商城网站代码软件开发 网站建设
  • 保洁网站模板闲置物品交易网站怎么做
  • 11月更新|流程节点新增数据变更+发起流程
  • 【Swift】LeetCode 189. 轮转数组
  • 聊城网站托管网络舆情处置方案
  • C#的operator运算符定义
  • 南通网站建设论文网站上传用什么软件做视频格式
  • ftp备份网站wordpress进管理员密码
  • 【移动语义】C++ 移动语义的秘传心法
  • 网站营销的优势电商app系统开发公司
  • 电影wordpress福州搜索优化行业
  • 中国建设银行网站软件下载工厂招聘信息
  • 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助企业实时监测管理能耗,提升能源利用率
  • 怎么根据别人的网站做自己的网站片头制作网站
  • Python3 标准库概览
  • 从 Transformer 理论到文本分类:BERT 微调实战总结
  • 基于Python利用正则表达式将英文双引号 “ 替换为中文双引号 “”
  • rwqsd
  • 个人网站 建站前端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