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当夸克遇上大模型:中国 AI 产品的“第二阶段”来临了

10 月 23 日,阿里旗下夸克 App 悄然上线了一个新入口——「对话助手」。
一时间,朋友圈、知乎、B 站都在讨论:

“夸克要变成中国的 ChatGPT 吗?”

这其实是一个更大的问题的开始:
当搜索产品与大模型融合时,会发生什么?


一、夸克不是加了个AI,而是换了个“大脑”

打开新版夸克 App,你会发现搜索框变了:
原来的输入提示从“搜索你想要的内容”,变成了“问我任何问题”。
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信号——
夸克正在从“索引世界”走向“理解世界”。

搜索是信息的入口,AI 是理解的引擎。
夸克把两者融合,实质上是在为阿里的大模型 Qwen 找到一个“真实场景的容器”。


二、从“检索”到“生成”:夸克完成了语义闭环

在传统搜索中,逻辑是这样的:

用户输入关键词 → 系统检索网页 → 排序返回链接。

而在夸克的新架构里,逻辑变成了:

用户输入语义 → Qwen 模型理解意图 → 搜索 + 生成融合输出。

换句话说,夸克已经从「信息查找器」变成了一个「语义执行系统」。
它理解你的问题,调用不同的模块来解决它,而不是单纯返回网页。

这套机制可以用一个图形化思维来理解👇

flowchart TD
A[用户问题] --> B[语义解析 (Qwen)]
B --> C1[知识检索 (夸克索引)]
B --> C2[内容生成 (大模型回答)]
B --> C3[任务执行 (插件/API 调用)]
C1 --> D[语义融合层]
C2 --> D
C3 --> D
D --> E[结果输出:文字 / 链接 / 图表 / 动作]

这正是大模型产品化的核心方向:

从“语言交互”走向“任务执行”。


三、为什么是夸克,而不是钉钉、淘宝或天猫精灵?

阿里有很多接入 Qwen 的产品,但夸克是唯一一个真正 “纯 AI First” 的场景。

原因有三:

  1. 场景天然轻量
    用户在夸克上的行为天然短、频、可数据化——这对大模型训练极其友好。
    每一次提问,都是一条新的语义样本。

  2. 知识生态天然丰富
    拥有论文、教材、百科、网页等知识源,是模型知识增强(RAG)的理想土壤。

  3. 品牌形象中立
    夸克不像钉钉有企业属性,也不像淘宝有商业倾向。
    它更像中国版的「Google Assistant」,适合做通用语义实验。

因此,“夸克对话助手”不是一个孤立的功能,而是阿里在验证一件事:

如何把大模型做成一个“无感产品”。


四、Qwen 在夸克中的角色:不是插件,是中枢

很多人以为夸克只是在接口层“调用了 Qwen”,
但从架构角度看,它更像是让 Qwen 成为系统的语义中枢

Qwen 在其中承担三个关键任务:

  1. 语义解析:理解用户意图(Intent Parsing);

  2. 任务路由:判断需要搜索、生成还是执行;

  3. 多模态融合:将文字、网页、图片、表格等数据进行语义对齐。

这与 OpenAI 的「Function Calling + Memory」体系极其相似,
但夸克的实现方式更贴近国内的实际场景——它把“搜索”和“执行”放在了同一框架中。

比如,当你输入:

“帮我生成一篇关于新能源车的论文摘要”

夸克的执行逻辑可能是这样的:

Step 1: Qwen 解析任务 → 论文主题识别
Step 2: 夸克检索数据库 → 抽取高质量资料
Step 3: 模型生成摘要 → 语言润色 + 引用来源
Step 4: 输出带参考的内容

整个链路完成于数秒内,这就是典型的 检索增强生成(RAG) + 语义执行融合(Semantic Fusion)


五、从体验角度看:夸克更像是“中国的 Perplexity AI”

如果说豆包是中国的 ChatGPT,
那么夸克更像是中国的 Perplexity AI + Google SGE 的混合体。

它的回答通常带有:

  • 引用来源(来自夸克检索);

  • 结构化生成(模型生成摘要);

  • 可点击交互(延伸阅读)。

这让它拥有两种体验层的优势:

维度ChatGPT夸克
信息准确性依赖模型记忆结合实时搜索
回答速度快,但偏生成稍慢,但更可靠
可验证性难以追溯提供引用来源
使用场景通用问答学习、资料、论文、知识增强

这意味着夸克不打算“和 ChatGPT 拼”,
它要走一条更稳、更“有知识密度”的路径。


六、技术亮点:语义压缩与混合推理的落地验证

根据内部推测与性能表现,夸克的“对话助手”采用了 Qwen 系列的闭源变体,
包含两个关键特性:

  1. Adaptive Compression(自适应语义压缩)
    将长对话上下文压缩为低维语义向量,降低 token 成本并保持上下文一致。

  2. Hybrid Inference(混合推理)
    根据任务复杂度动态选择模型规模:

    • 简单问答 → 小模型本地推理;

    • 复杂生成 → 云端大模型推理。

这种架构在技术层面非常先进,
既保证了速度,也保证了效果,是国产模型工程化的关键一跃。


七、夸克的真正价值:做中国的“AI 操作层”

如果我们把手机操作系统看作“硬件管理层”,
把微信、抖音看作“社交/内容层”,
那么夸克想做的,其实是 “语义操作层”

也就是说:

用户不再用 App,而是通过语言直接操控一切。

这正是智能体(Agent)的核心概念。
夸克在做的,就是让这套机制首先跑通在最熟悉的入口——搜索框。


八、行业启示:大模型的第二阶段是“场景驱动”

2023 年是模型之年,大家都在比参数、比榜单。
2024 年是能力之年,RAG、Tool、Agent 成为关键词。
而 2025 年,已经进入了 “场景驱动”之年

这意味着:

  • 模型不再是主角;

  • 用户体验成为新的竞争焦点;

  • 谁能让模型真正“进入生活”,谁就赢。

夸克的出现,不是技术突破,而是产品定义的突破
它证明了一件事:

大模型并不神秘,它可以无声地藏在一个搜索框里。


🧭 结语:AI,不止是回答问题,而是理解世界

夸克对话助手的诞生,像是一个信号。
它让我们看到中国 AI 产品正在从“展示模型”走向“融入生活”。

当某一天,
你不再打开 ChatGPT、Kimi、文心,而是随手点开夸克就能解决问题,
那时的大模型,才算真正“落地”。


📍作者点评:
夸克的这一步,不是模仿 ChatGPT,而是补齐中国 AI 的“认知层”。
它让我们看到:未来的搜索框,不只是输入框,而是通往世界的语义接口。

http://www.dtcms.com/a/528384.html

相关文章:

  • AI大模型弹性伸缩实战:自动扩缩容+模型轻量化+Serverless三大技术方案详解
  • 网站怎么做的qq邮件订阅页面设计存在的问题
  • CMP(类ClouderaCDP7.3(404次编译) )完全支持华为鲲鹏Aarch64(ARM),粉丝数超过200就开源下载
  • HeidiSQL的下载安装和使用
  • 线性代数直觉(五):行列式——让空间坍缩
  • word文档模板通过poi-tl导出问题注意点
  • Java在大数据分布式存储中的创新实践
  • ThinkPHP5 RCE+Linux find提权渗透实战:原理+复现(CVE-2018-20062)
  • 昆明网站排名优化电商网站的功能
  • 代码随想录Day59|dijkstra(堆优化版)精讲、Bellman_ford 算法精讲
  • 四川住建厅官方网站的网址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登录入口
  • [MySQL]数据类型
  • 3w字一文讲透Java IO
  • 多模态学习大纲笔记(未完成)
  • 组织学习障碍:自我证明的陷阱
  • 【数据结构】顺序表的实现
  • 可以做兼职的网站质量好网站建设多少钱
  • 无声的战争:自动驾驶系统中的资源抢占、调度与生存法则
  • 30-机器学习与大模型开发数学教程-3-4 矩阵的逆与伪逆
  • 【大语言模型 104】LLM推理服务架构:从单机到分布式的演进之路
  • Rust所有权机制解析:内存安全的基石与实战指南
  • 个人做商业网站需要什么如何判断网站数据库类型
  • Spring容器进化论:从BeanFactory到ApplicationContext
  • 20.7 零样本多模态实战:CLIP模型如何让ChatPPT图像识别吞吐量飙升406%
  • 可以做平面设计兼职的网站佛山市网站建设分站哪家好
  • win11系统下配置c++机器学习库mlpack
  • [人工智能-大模型-72]:模型层技术 - 模型训练六大步:①数据预处理 - 基本功能与对应的基本组成函数
  • java基础-13 : 双列集合(Map)
  • 【十年后台管理系统】Redis的使用
  • SSM框架-MyBati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