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言模型 104】LLM推理服务架构:从单机到分布式的演进之路
LLM推理服务架构:从单机到分布式的演进之路
#服务架构 #微服务 #服务发现 #API网关 #分布式系统 #服务注册 #路由策略 #RPC通信
摘要:单机服务无法满足大规模、高并发、高可用需求,分布式架构成为必然选择。本文系统梳理从单机到分布式的演进路径,深入微服务架构设计原则、服务发现与注册机制(Consul/Etcd)、API网关与智能路由策略、以及服务间高效通信(gRPC/HTTP/2)。通过完整的代码实现和真实案例,让你掌握构建生产级LLM推理服务架构的核心技术。
文章目录
- LLM推理服务架构:从单机到分布式的演进之路
-
- 一、为什么需要分布式架构?
-
- 1.1 单机服务的三大困境
- 1.2 架构演进三阶段
- 1.3 微服务架构核心组件
- 二、微服务架构设计原则
-
- 2.1 单一职责原则
- 2.2 服务自治原则
- 2.3 API优先原则
- 2.4 故障隔离原则
- 三、服务发现与注册
-
- 3.1 服务注册机制
- 3.2 Etcd实现方案
- 四、API网关与路由策略
-
- 4.1 API网关实现
- 4.2 智能路由策略
- 五、服务间通信优化
-
- 5.1 gRPC高性能通信
- 5.2 HTTP/2与连接池
- 六、完整示例:生产级分布式架构
- 七、总结
一、为什么需要分布式架构?
1.1 单机服务的三大困境
困境1:性能瓶颈
# 场景:单机服务的性能极限# 单GPU A100 (80GB)
max_batch_size = 32
avg_latency_per_reques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