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自适应网站建设公司ps做景观有哪些素材网站
Python算数运算符
摘要:在本节中,你将学习如何使用Python算术运算符来执行数学运算。
在Python中,你使用算术运算符对数字执行数学运算。下表列出了Python中的所有算术运算符:
| 运算符 | 描述 | a | b | 示例 | 结果 | 
|---|---|---|---|---|---|
| + | 加法 | 5 | 2 | a + b | 7 | 
| - | 减法 | 5 | 2 | a - b | 3 | 
| * | 乘法 | 5 | 2 | a * b | 10 | 
| / | 除法(浮点数) | 5 | 2 | a / b | 2.5 | 
| // | 整除 | 5 | 2 | a // b | 2 | 
| % | 取模(求余数) | 5 | 2 | a % b | 1 | 
| ** | 幂运算(指数运算) | 5 | 2 | a ** b | 25 | 
加(+)
加法运算符(+)可以让你将两个数字相加。你可以用它来计算数字的总和。例如:
a = 10
b = 3
result = a + bprint(result )
输出:
13
减(-)
减法运算符(-)可让你用第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你可以用它来计算两个值之间的差。例如:
a = 10
b = 3
result = a - bprint(result)
输出:
7
乘(*)
乘法运算符(*)可让你将两个数字相乘。你可以用它来计算面积、按比例缩放数字,以及进行财务计算。
a = 10
b = 3
result = a * bprint(result)
输出:
30
除(/)
除法运算符(/)可让你用第一个数除以第二个数,并返回一个浮点数。你可以用它来计算平均值以及进行财务计算。例如:
a = 10
b = 3
result = a / bprint(result)
输出:
3.3333333333333335
整除(//)
整除运算符(//)可让你进行整数除法运算,并返回一个不带小数部分的数字。例如:
a = 10
b = 3
result = a // bprint(result)
输出:
3
取模(%)
取模运算符(%)可让你返回两个数相除后的余数。
a = 10
b = 3
result = a % bprint(result)
输出:
1
你可以使用取模运算符来检查一个数是奇数(odd)还是偶数(even):
a = 101if a % 2 == 1:print(f'{a} is odd.');
else:print(f'{a} is even.');
输出:
101 is odd.
你也可以使用%运算符来检查某一年是否为闰年(leap):
year = 2024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print(f"{year} is a leap year.")
else:print(f"{year} is not a leap year.")
输出:
2024 is a leap year.
幂(**)
幂运算符(**)将第一个数作为底数,以第二个数为指数进行乘方运算:
a = 10
b = 3
result = a ** bprint(result)
输出:
1000
你可以在科学计算和金融计算中使用幂运算符(**)。例如,你可以使用幂运算符来计算复利:
principal = 1000
interest_rate = 0.05
year = 2
amount = principal * (1 + interest_rate ) ** yearprint(f"Total Amount: ${amount:,.2f}")
输出:
Total Amount: $1,102.50
总结
- 使用Python算术运算符来执行数学运算。
Python赋值运算符
摘要:在本节中,你将学习如何使用Python赋值运算符为变量赋值。
赋值运算符
在Python中,你使用赋值运算符为变量赋值。例如,下面使用赋值运算符(=)将数字0赋值给变量count:
count = 0print(count)
输出:
0
你可以对一个变量进行计算,然后将结果再赋值给该变量,如下所示:
count = 0
count = count + 1print(count)
输出:
1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将0赋值给变量count,然后将它的值增加1,并把结果再赋值给变量count。
请注意,下面表达式中的=是赋值操作,而不是相等比较:
count = count + 1
在Python中,用于比较两个值的相等运算符是==。你将在比较运算符教程中学习到它。
复合赋值运算符
在编程中,我们常常希望简洁地表达我们的想法。例如,你可以使用复合赋值运算符+=,一步完成对count变量的递增操作,并将结果重新赋值给该变量:
count = 0
count += 1print(count)
输出:
1
在这个例子中,运算符+=将变量count的值加1,然后把结果再赋值给该变量:
count += 1
这等价于:
count = count + 1
以下是Python中常见的复合赋值运算符:
| 运算符 | 描述 | a | b | 示例 | 等同于 | 结果 | 
|---|---|---|---|---|---|---|
| += | 相加并赋值 | 5 | 2 | a += b | a = a + b | 7 | 
| -= | 相减并赋值 | 5 | 2 | a -= b | a = a - b | 3 | 
| *= | 相乘并赋值 | 5 | 2 | a *= b | a = a * b | 10 | 
| /= | 相除并赋值 | 5 | 2 | a /= b | a = a / b | 2.5 | 
| //= | 整除并赋值 | 5 | 2 | a //= b | a = a // b | 2 | 
| %= | 取模并赋值 | 5 | 2 | a %= b | a = a % b | 1 | 
| **= | 求幂并赋值 | 5 | 2 | a **= b | a = a ** b | 25 | 
加等(+=)
加法并赋值运算符(+=)允许你将一个值加到一个变量上,然后把结果再赋值给该变量。例如:
count = 0
count += 1  # Same as: count = count + 1print(count)
输出:
1
减等(-=)
减法并赋值运算符(-=)允许你从一个变量中减去一个值,然后将结果重新赋值给该变量:
quantity = 5
quantity -= 2  # Same as: quantity = quantity- 2print(quantity)
输出:
3
乘等(*=)
乘法并赋值运算符(*=)允许你将一个数与变量相乘,然后将结果重新赋值给该变量:
a = 10
a *= 2  # Same as: a = a * 2print(a)  # Output: 20
输出:
20
除等(/=)
除法并赋值运算符(/=)允许你进行除法运算并将结果赋值回去:
amount = 25
amount /= 2 # same as amount = amount / 2print(amount)
输出:
12.5
整除等(//=)
整除并赋值运算符(//=)允许你执行整数除法运算,并将结果重新赋值。
amount = 10
amount //= 3  # Same as: amount = amount // 3print(amount)
输出:
3
取模等(%=)
取模并赋值运算符(%=)计算余数并将其赋值给一个变量:
amount = 10
amount %= 3print(amount)
输出:
1
幂等(**=)
幂运算并赋值运算符(**=)允许你对一个数进行乘方运算,然后将结果重新赋值:
a = 2
a **= 3  # Same as: a = a ** 3
print(a)
输出:
8
总结
- 使用赋值运算符(=)为变量赋值。
- 使用复合赋值运算符,一步完成计算并将结果赋值给变量。
Python比较运算符
摘要:在本节中,你将了解 Python 的比较运算符,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比较两个值。
比较运算符简介
在编程中,你常常需要将一个值与另一个值进行比较。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使用比较运算符。
Python 有六个比较运算符,具体如下:
- 小于(<)
- 小于或等于(<=)
- 大于(>)
- 大于或等于(>=)
- 等于(==)
- 不等于(!=)
这些比较运算符对两个值进行比较,并返回一个布尔值,即要么是 True,要么是 False。
你可以使用这些比较运算符来比较数字和字符串。
小于运算符(<)
小于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如果左边的值小于右边的值,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left_value  < right_value
以下示例使用小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数字:
x = 10
y = 20result = x < y
print(result)result = x > y
print(result)
输出:
True
False
当你对数字使用小于运算符时,这是相当明显(容易理解)的。
下面的示例使用小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字符串:
result = 'apple' < 'orange'
print(result)result = 'banana' < 'apple'
print(result)
输出:
True
False
表达式 'apple' < 'orange' 返回 True,因为单词apple 中的字母 a 在单词 orange 中的字母 o 之前。
同样地,'banana' < 'apple' 返回 False,因为字母b 在字母a 之后。
下面的示例展示了如何对变量使用小于运算符:
x = 10
y = 20result = x < y
print(result)result = y < x
print(result)
输出:
True
False
小于等于运算符(<=)
小于或等于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如果左边的值小于或等于右边的值,它就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left_value <= right_value
以下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小于或等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数字:
result = 20 <= 20
print(result)result = 10 <= 20
print(result)result = 30 <= 30
print(result)
输出:
True
True
True
这个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小于或等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变量的值:
x = 10
y = 20result = x <= y
print(result)result = y <= x
print(result)
输出:
True
False
大于运算符(>)
大于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如果左边的值大于右边的值,它就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left_value > right_value
这个示例使用大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数字:
result = 20 > 10
print(result)result = 20 > 20
print(result)result = 10 > 20
print(result)
输出:
True
False
False
这个示例使用大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数字:
result = 'apple' > 'orange'
print(result)result = 'orange' > 'apple'
print(result)
输出:
False
True
大于等于运算符(>=)
大于或等于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如果左边的值大于或等于右边的值,它就会返回 True。否则,就会返回 False:
left_value >= right_value
以下示例使用大于或等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数字:
result = 20 >= 10
print(result)result = 20 >= 20
print(result)result = 10 >= 20
print(result)
输出:
True
True
False
以下示例使用大于或等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字符串:
result = 'apple' >= 'apple'
print(result)result = 'apple' >= 'orange'
print(result)result = 'orange' >= 'apple'
print(result)
输出:
True
False
True
等于运算符(==)
等于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如果左边的值等于右边的值,它就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left_value == right_value
以下示例使用等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数字:
result = 20 == 10
print(result)result = 20 == 20
print(result)
输出:
False
True
下面的示例使用等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字符串:
result = 'apple' == 'apple'
print(result)result = 'apple' == 'orange'
print(result)
输出:
True
False
不等运算符(!=)
不等于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如果左边的值不等于右边的值,它就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left_value != right_value
例如,下面使用不等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数字:
result = 20 != 20
print(result)result = 20 != 10
print(result)
输出:
False
True
下面的示例使用不等于运算符来比较两个字符串:
result = 'apple' != 'apple'
print(result)result = 'apple' != 'orange'
print(result)
输出:
False
True
总结
- 比较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并返回一个布尔值,即要么为 True(真),要么为False(假)。
- Python 有六个比较运算符:小于(<)、小于或等于(<=)、大于(>)、大于或等于(>=)、等于(==)以及不等于(!=)。
Python逻辑运算符
摘要:在本节中,你将了解 Python 的逻辑运算符,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组合多个条件。
逻辑运算符简介
有时候,你可能想要同时检查多个条件。要做到这一点,你可以使用逻辑运算符。
Python 有三个逻辑运算符:
- 与(and)
- 或(or)
- 非(not)
与运算符(and)
and(与)运算符用于检查两个条件是否同时都为 True(真):
a and b
如果两个条件都为真,它就返回 True(真)。而如果条件 a 或 b 中有一个为假,它就返回 False(假)。
下面的示例使用 and(与)运算符来组合两个将价格与数字进行比较的条件:
price = 9.99
result = price > 9 and price < 10
print(result)
输出:
True
结果为 True(真),因为价格大于 9 且小于 10。
下面这个示例返回 False(假),因为价格不大于 10。
price = 9.99
result =  price > 10 and price < 20
print(result)
输出:
False
在这个示例中,条件 price > 10 返回 False(假),而第二个条件 price < 20 返回 True(真)。
下表展示了使用 and 运算符组合两个条件时的结果情况:
| a | b | a and b | 
|---|---|---|
| 真 | 真 | 真 | 
| 真 | 假 | 假 | 
| 假 | 假 | 假 | 
| 假 | 真 | 假 | 
只有当条件 a 和条件 b 都为真时,a and b 这个条件才会返回真。
或运算符(or)
与and(与)运算符类似,or(或)运算符也用于检查多个条件。但只要单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为 True(真)或者两个条件都为 True(真)时,它就会返回 True(真):
a or b
下表展示了使用or运算符组合两个条件时的结果:
| a | b | a or b | 
|---|---|---|
| 真 | 真 | 真 | 
| 真 | 假 | 真 | 
| 假 | 真 | 真 | 
| 假 | 假 | 假 | 
只有当两个条件都为假时,or运算符才会返回假值。
下面的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或”运算符:
price = 9.99
result =  price > 10 or price < 20
print(result)
在这个示例中,price < 20 返回 True(真),因此,整个表达式返回 True(真)。
下面这个示例返回 False(假),因为两个条件的计算结果都为 False(假):
price = 9.99
result =  price > 10 or price < 5
print(result)
非运算符(not)
not(非)运算符应用于单个条件。它会反转该条件的结果,即真会变为假,假会变为真:
not a
如果条件为 True,not 运算符返回 False,反之亦然。
下表说明了 not 运算符的结果:
| a | not a | 
|---|---|
| 真 | 假 | 
| 假 | 真 | 
以下示例使用了 not 运算符。由于 price > 10 返回 False,因此 not price > 10 返回 True:
price = 9.99
result = not price > 10
print(result)
输出:
True
以下是另一个结合了 not 和 and 运算符的示例:
price = 9.99
result =  not (price > 5 and price < 10)
print(result)
输出:
False
在这个示例中,Python 按照以下顺序对条件进行求值:
首先,(price > 5 and price < 10) 求值为 True。
 其次,not True 求值为 False。
 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称为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
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
当你在一个表达式中混合使用逻辑运算符时,Python 会按照称为“运算符优先级”的顺序对它们进行求值。
以下展示了 not、and 和 or 运算符的优先级:
| 运算符 | 优先级 | 
|---|---|
| not | 高 | 
| and | 中 | 
| or | 低 | 
基于这些优先级,Python 会首先为优先级最高的运算符对操作数进行分组,然后为优先级较低的运算符对操作数进行分组,依此类推。
如果一个表达式中有几个优先级相同的逻辑运算符,Python 会从左到右对它们进行求值:
- a or b and c意味着- a or(b andc)
- a and b or c and d意味着- (a and b) or(c and d)
- a and b and c or d意味着- ((a and b) and c) or d
- not a and b or c意味着- ((not a) and b) or c
总结
- 使用逻辑运算符来组合多个条件。
- Python 有三个逻辑运算符:and(且)、or(或)和not(非)。
- 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为:not、and、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