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案例分析题及解析模拟题2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案例分析题及解析模拟题2
一、总体概况与考试技巧
(一)总体概况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案例分析题共 3 道,总分 75 分,覆盖项目质量管理、进度与成本管理、人力资源与团队管理三大核心领域。题目均以实际项目场景为背景,结合具体问题考查理论应用能力,其中质量管理(27 分)、进度成本管理(27 分)、人力资源管理(21 分)的分值分布均衡,重点检验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运用项目管理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技巧
- 审题技巧:先通读案例背景,标记关键信息(如角色职责、时间节点、问题反馈等),再对应问题定位案例中的相关描述,避免遗漏核心线索。
- 答题逻辑:按 “问题定位 — 理论对应 — 案例结合” 的思路作答,如分析项目问题时,先明确问题类型(如质量管理问题),再关联项目管理理论(如 ISO 9000 原则、质量管理计划要求),最后结合案例中的具体行为(如 “口头通知不符合项”“检查颗粒度不一致”)展开说明。
- 工具与公式应用:涉及进度计算(如工期、资源分配)和成本计算(如人员成本、压缩工期成本)时,需熟练掌握关键路径法、资源平衡原理及成本计算公式,确保步骤清晰、数据准确。
- 得分技巧:对于 “列举类” 问题(如 ISO 9000 原则、冲突解决方法),优先写出记忆清晰的要点,保证覆盖核心内容;对于 “判断类” 问题(如正确 / 错误描述),需结合理论依据说明判断理由,增强说服力。
二、试题一(27 分)
【说明】
A 公司承接某银行大型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任命张伟为项目经理,项目于 2024 年年初启动,预计 2025 年年底结束。
项目启动初期,张伟任命项目成员李明为专职质量管理员,因李明是团队中最资深的工程师、有丰富实践经验,张伟给予其充分授权,由其全权负责项目质量管理。
李明制定的质量管理计划内容包括:每月质量抽查、每月质量指标分析、每半年一次内部审核。
2024 年 7 月半年度工作汇报时,客户提出两点不满:一是项目进度滞后于预期;二是阶段交付物未满足合同质量要求。
张伟与李明沟通后得到两点反馈:1. 每月质量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项,仅口头通知当事人,未得到整改,同类错误重复出现;2. 李明认为质量管理工作易得罪人,不愿继续负责。
张伟与其他项目成员沟通后也得到两点反馈:1. 李明月度检查颗粒度不一致,熟悉领域检查仔细,不熟悉领域一带而过;2. 成员普遍认为无需每月检查,仅在重要里程碑节点检查即可。
【问题 1】(6 分)
结合案例,分析该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
参考答案:
- 指派专职质量管理员(李明),明确质量管理的负责角色;
- 制定质量管理计划,为项目质量管理提供基础指导框架;
- 执行质量检查工作(每月抽查、指标分析等),落实质量管理动作。
【问题 2】(10 分)
结合案例,分析该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答对 5 条即可):
- 质量管理计划缺乏合理性与可操作性,未明确质量标准和规范;
- 质量管理员李明能力不足,无法有效推动整改,且缺乏承担工作的意愿;
- 未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未通过评审等方式强化质量管控;
- 质量控制不到位,检查颗粒度不一致,无法全面发现质量问题;
- 未采用合适的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如未记录不符合项、未跟踪整改);
- 项目经理张伟未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
- 团队成员质量意识薄弱,未开展相关培训提升质量管理认知。
【问题 3】(6 分)
简述 ISO 9000 质量管理的原则。
参考答案:
-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 领导作用;3. 全员参与;4. 过程方法;5. 管理的系统方法;6. 持续改进;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问题 4】(5 分)
将下面(1)~(5)处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对应栏内。
国家标准(GB/T 19000 2008)对质量的定义为:一组(1)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2)、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管理过程来使其实现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
在质量管理的技术和工具中,(3)用来显示在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成一个或多个输出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步骤顺序和可能分支;(4)用于识别造成大多数问题的少数重要原因;(5)可以显示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一条斜线上的数据点距离越近,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越密切。
参考答案:
(1)固有特性;(2)质量方针;(3)流程图;(4)帕累托图;(5)散点图。
三、试题二(27 分)
【说明】
某软件项目包含 8 项活动,活动间依赖关系、工作量(人 × 天)及所需资源如下表所示。假设不同类型工作人员不可互换,同一类型人员可从事相关所有工作;所有工作人员从项目启动加入团队,直至项目结束,过程中不承担其他活动(工作按整天计算)。
活动 | 工作量(人 × 天) | 依赖关系 | 资源类型 |
A | 4 | 无 | SA(系统分析人员) |
B | 3 | A | SD(系统设计人员) |
C | 2 | A | SD |
D | 4 | A | SD |
E | 3 | B | SC(软件编码人员) |
F | 3 | C | SC |
G | 8 | C、D | SC |
H | 2 | E、F、G | SA |
【问题 1】(14 分)
假设项目团队有 SA 人员 1 人、SD 人员 2 人、SC 人员 3 人,将下面(1)~(11)处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对应栏内。
A 结束后,先投入(1)个 SD 完成 C,需要(2)天。
C 结束后,再投入(3)个 SD 完成 D,需要(4)天。
C 结束后,投入(5)个 SC 完成(6),需要(7)天。
D 结束后,投入 SD 完成 B。
C、D 结束后,投入(8)个 SC 完成 G,需要(9)天。
G 结束后,投入(10)个 SC 完成 E,需要 1 天。
E、F、G 完成后,投入 1 个 SA 完成 H,需要 2 天。
项目总工期为(11)天。
参考答案:
(1)2;(2)1;(3)2;(4)2;(5)3;(6)F;(7)1;(8)3;(9)3;(10)3;(11)13。
【问题 2】(7 分)
假设市场上一名 SA 每天成本 500 元、一名 SD 每天成本 500 元、一名 SC 每天成本 600 元,项目要压缩至 10 天完成。
(1)应增加什么类型的资源?增加多少?
(2)项目成本增加还是减少?增加或减少多少?(需给出简要计算步骤)
参考答案:
- 应增加 SA 类型资源,增加 1 名。
- 项目成本减少,减少 4900 元,计算步骤如下:
- 原成本:(1×500 + 2×500 + 3×600)×13 =(500 + 1000 + 1800)×13 = 3300×13 = 42900 元;
- 增加人员后成本:(2×500 + 2×500 + 3×600)×10 =(1000 + 1000 + 1800)×10 = 3800×10 = 38000 元;
- 成本变化:42900 - 38000 = 4900 元,即成本减少 4900 元。
【问题 3】(6 分)
判断以下描述是否正确(正确填 “√”,不正确填 “×”):
(1)活动资源估算过程同费用估算过程紧密相关,外地施工团队聘用熟悉本地相关法规的咨询人员的成本不属于活动资源估算的范畴,只属于项目的成本部分。( )
(2)制定综合资源日历属于活动资源估算过程的一部分,一般只包括资源的有无,而不包括人力资源的能力和技能。( )
(3)项目变更造成项目延期,应在变更确认时发布,而非在交付前发布。( )
参考答案:(1)×;(2)×;(3)√。
四、试题三(21 分)
【说明】
A 公司是快消行业 APP 开发解决方案提供商,项目经理范工承接鲜花配送 APP 开发项目。项目需求明确,A 公司曾成功承接类似项目,但项目结束后人员已分派至其他项目组。范工经论证后采用虚拟团队形式搭建项目组:项目架构师为脚踝骨折在家修养的资深工程师;开发团队按模块技术特点选择西安、南京的有经验项目小组;测试交给美国旧金山分部的印度籍测试员 Lisa;其他成员从北京总部内部选拔。范工编制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并下发,供成员了解任务与进度。
项目进入设计阶段后,开发团队与 Lisa 在 APP 测试部署方式和时间上发生争执;南京开发团队未与范工沟通,直接将问题汇报给当地执行总经理王总。王总批评范工后,范工立即召集架构师等相关人员召开紧急电话会议,经多方讨论,最终确定双方认可的部署方案。
【问题 1】(6 分)
结合案例,从项目团队管理角度说明本项目采用虚拟团队形式的利与弊。
参考答案:
1. 虚拟团队的利
- 可整合不同地理位置的资源(如西安、南京开发团队,旧金山测试员),弥补本地人员不足;
- 纳入特殊状态成员(如在家修养的架构师),充分利用其专业技能;
- 避免跨区域人员差旅成本,降低项目整体开销。
2. 虚拟团队的弊
- 团队成员沟通存在地域与文化差异(如开发团队与印度籍测试员 Lisa),易产生误解;
- 成员间缺乏面对面交流,知识与经验分享困难;
- 需依赖通讯技术开展工作,可能增加沟通成本与效率损耗;
- 团队凝聚力较弱,部分成员(如南京开发团队)易出现越级汇报的情况。
【问题 2】(5 分)
简述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的内容和主要的输入输出。
参考答案:
1. 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的内容
- 角色和职责分配:明确各成员的工作角色、具体职责及权限;
- 项目组织结构图:展示项目团队的层级结构与成员间的汇报关系;
- 人员配备管理计划:包括人员招募、培训、遣散计划及资源日历等。
2. 主要输入输出
- 输入:项目管理计划、活动资源需求、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
- 输出:项目人力资源计划。
【问题 3】(2 分)
结合案例,A 公司范工带领的项目团队已经度过了项目团队建设的(1)阶段,正在经历震荡阶段的考验,即将步入(2)阶段。
参考答案:(1)形成;(2)规范。
【问题 4】(8 分)
简述项目冲突的特点和解决方法,结合案例说明项目经理范工采用了哪种方法?
参考答案:
1. 项目冲突的特点
- 冲突具有自然性,是项目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需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 冲突是团队问题,而非个人矛盾,需从团队协作角度处理;
- 冲突需公开解决,避免私下沟通导致问题扩大;
- 解决冲突应聚焦问题本身,而非针对个人进行攻击;
- 解决冲突需关注当前问题,不纠结于过去的矛盾。
2. 项目冲突的解决方法
- 合作 / 解决问题:双方积极沟通,共同寻找满足彼此需求的方案;
- 强迫 / 命令:凭借权力或优势,强制推行某一方的方案;
- 妥协 / 协调:双方各让步一部分,达成中间共识;
- 缓和 / 包容:强调共同利益,弱化分歧,暂时搁置冲突;
- 撤退 / 回避:一方或双方暂时退出冲突,待后续时机再处理。
3. 范工采用的方法
范工采用了 “合作 / 解决问题” 的方法。他在冲突发生后,召集开发团队、架构师、Lisa 等相关人员召开会议,通过多方充分讨论,最终确定了双方均认可的测试部署方案,满足了不同团队的核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