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 网络层
一. 基本概念
主机: 配有IP地址, 也要进⾏路由控制的设备;
路由器: 即配有IP地址, ⼜能进⾏路由控制;
节点: 主机和路由器的统称;
IP=目标网络 +目标主机
路由的本质其实在不同的子网进行信息的传递
二. 协议头格式
第二行的内容以后说和分片和组装有关
4位版本:IPV6 或者IPV4
4位头部⻓度::IP头部的⻓度是多少个32bit, 也就是 length 4 的字节数。4bit表⽰最⼤的数字是15,因此IP头部最⼤⻓度是60字节。和TCP的一样。
16位总⻓度: IP数据报整体占多少个字节。
8位服务类型:3位优先权字段(已经弃⽤), 4位TOS字段, 和1位保留字段(必须置 为0)。4位TOS分别表⽰:最⼩延时,最⼤吞吐量,最⾼可靠性,最⼩成本。因为从源IP到目的IP会有很多条路,有的路延迟比较低,有的路丢包的概率小,选择一条路去传递,这四者相互冲突,只能选择 ⼀个。对于ssh/telnet这样的应⽤程序,最⼩延时⽐较重要;对于ftp这样的程序,最⼤吞吐量⽐较重要。
8位⽣存时间(Time To Live, TTL):全球的网络的线路是很复杂的,报文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会不断的衰减,此时可以用集线器来放大信号,同时也有可能会存在环路问题,导致报文一直在一个环路里面来回的传递,所以有了TTL。TTL:数据报到达⽬的地的最⼤报⽂跳数. ⼀般是64. 每次经过⼀个路由, TTL -= 1, ⼀直减到0还没到达, 那么就丢弃了,这个字段主要是⽤来防⽌出现路由循环。
8位协议:表⽰上层协议的类型,每一个协议都是有编号的。
16位头部校验和:使⽤CRC进⾏校验, 来鉴别头部是否损坏。
32位源地址和32位⽬标地址:表⽰发送端和接收端。
选项字段(不定⻓, 最多40字节): 略
三. IP的相关话题
1. 网段划分
在这个例子当中,这样去找是很高效的,但是这样做的为什么高效,本质就是进行了划分,不同的学院有不同的编号。
由于IP=目标网络 +目标主机,其中⽹络号是保证相互连接的两个⽹段具有不同的标识,主机号是同⼀⽹段内,主机之间具有相同的⽹络号,但是必须有不同的主机号。IP地址是从路由器里面分配的,分配的是内网IP,路由器内部有一个DHCP,能够⾃动的给⼦⽹内新增主机节点分配IP地址, 避免了⼿动管理IP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