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e基础讲解02:掌握CANoe Trace窗口
目录
1 Trace窗口概述
2 Trace窗口是什么?—— 总线通信的“黑匣子”
3 如何开启与界面初识—— 打开数据世界的大门
4 核心列详解—— 解读数据的“密码”
5 高级功能与使用技巧
5.1 过滤(Filter)—— 聚焦关键信息
5.2 着色(Coloring)—— 视觉化分析
5.3 信号解读(Signal Interpretation)—— 化繁为简
5.4 日志记录(Logging)
6 Trace窗口十问十答
6.1 第一问:Trace窗口报文的展开和叠起
6.2 第二问:快速知道报文ID的周期
6.3 第三问:Trace窗口报文计数统计
6.4 第四问:Trace窗口错误帧的筛选方法
6.5 第五问:Trace窗口快速设置通过过滤和禁止过滤
6.6 第六问:Trace窗口搜索某条报文数据
6.7 第七问:Trace窗口对未修改的数据淡出
6.8 第八问:Trace窗口增加列的方法
6.9 第九问:Trace窗口中DLC和Datalength的区别
6.10 第十问:Trace窗口如何复制
7 总结
1 Trace窗口概述
CANoe中的Trace窗口无疑是工程师们最常用、最核心的“战场”之一。它就像是我们观察总线通信的“眼睛”,是所有数据流动的第一现场。本文将带您全方位了解CANoe的Trace窗口,掌握其使用精髓。
2 Trace窗口是什么?—— 总线通信的“黑匣子”
简单来说,Trace窗口是CANoe中用于实时记录、显示和分析所有总线通信数据的核心界面。 它就像一个飞机的“黑匣子”,忠实地记录下网络上每一帧报文、每一个信号、乃至每一个错误事件,并按时间顺序呈现出来。
- 核心功能:捕获、显示和存储总线上的原始数据。
- 主要作用:为开发者和测试工程师提供数据依据,用于通信验证、故障诊断、性能分析和系统理解。
3 如何开启与界面初识—— 打开数据世界的大门
- 启动方式:在CANoe主界面中,通常可以通过点击工具栏上的“Trace”图标(类似一条波浪线)或从“Home”选项卡中直接打开Trace窗口。
- 界面布局:一个标准的Trace窗口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区域:
- 菜单栏/工具栏:提供文件操作(打开、保存)、配置、过滤、导出等高级功能。
- 行标识区:最左侧的区域,显示不同行信息的类型图标(如报文、错误帧、诊断请求等)。
- 主显示区(核心):以表格形式展示数据的核心区域,每一行代表一个总线事件,每一列代表该事件的一个属性。
4 核心列详解—— 解读数据的“密码”
理解每一列的含义是读懂Trace内容的关键。以下是几个最核心的列:
列名 | 说明 |
Time | 绝对时间,表示该事件从测量开始经过的时间。这是分析时序和延迟的基础。 |
Name | 报文/事件的名称。例如,EngineState、VehicleSpeed等,对应于DBC文件中定义的报文名。 |
Channel | 通道号,指示该事件发生在哪个物理总线上。在多通道系统中,用于区分CAN、CAN FD、LIN等不同网络。 |
Dir | 方向,表示报文是发送( |
ID/Arb ID | 仲裁标识符,即报文的CAN ID。通常以十六进制显示(如0x100),是报文优先级和过滤的关键 |
DLC | 数据长度码,指示报文数据场的字节长度(0-8字节,CAN FD可达64字节) |
Data | 数据字段,以十六进制形式显示报文的实际载荷内容。这是信号信息的载体 |
Data length | |
Ecent Type | 事件类型,标识该行的记录类型,如CAN Frame、Error Frame、Warning、Diagnostic等 |
以上这些列也是Trace中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列,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列可以在Trace界面中进行配置添加。
5 高级功能与使用技巧
如果只是被动地观看数据滚动,Trace窗口的价值将大打折扣。其强大之处在于主动的数据处理能力。
5.1 过滤(Filter)—— 聚焦关键信息
(1)作用:在海量数据中只显示你关心的特定报文或事件。
(2)常用方式:
- 基于ID/Name过滤:只显示指定ID或名称的报文。
- 基于Channel过滤:采集或者回放多路数据时,只希望查看CAN1的报文信息,可以使用通道过滤的方式。
- 基于方向过滤:只显示
Tx
或Rx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