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参赛心得】从“碰一碰”到“服务流转”:HarmonyOS创新赛金奖作品“智游文博”全流程复盘!

全文目录:

      • 开篇语
      • 摘要
      • 第一章:序章:灵感的火花与赛道的抉择
        • 1.1 参赛初心:当“开发者”遇上“博物馆迷”
        • 1.2 传统导览的“三大痛点”
        • 1.3 “智游文博”的诞生:一个“碰一碰”的构想
        • 1.4 我们的技术蓝图与团队分工
      • 第二章:万物互联的“第一触点”:NFC 近场通信深度实践
        • 2.1 为什么是 NFC?—— 我们的技术选型思考
        • 2.2 HarmonyOS NFC 基础:从配置到权限
        • 2.3 实战:NFC 标签的“初始化”—— 写入展品 ID
        • 2.4 实战:捕获 `TAG_DISCOVERED` 并解析数据
        • 2.5 踩坑与调试:NFC 的“灵”与“不灵”
      • 第三章:体验的飞从“打开App”到“服务直达”(元服务篇)
        • 3.1 获奖点(一):打破“App孤岛”,实现“即碰即看”
        • 3.2 元服务 (Widget) 架构设计
        • 3.3 核心实现:NFC 如何拉起“服务卡片”?
      • 第四章:服务的流转:AppLinking 的“最后一公里”
        • 4.1 获奖点(二):从“卡片”到“应用”的丝滑衔接
        • 4.2 AppLinking 详解:它解决了什么?
        • 4.3 实战:配置 AppLinking 链接
        • 4.4 实战:卡片按钮的终极形态
        • 4.5 实战:主应用 (EntryAbility) 接收与解析 AppLinking
      • 第五章:赛前冲刺:APMS 性能调优实战
        • 5.1 遭遇瓶颈:评委面前,卡顿是“原罪”
        • 5.2 引入“鸿蒙开放能力”:APMS
        • 5.3 案例分析(一):定位“卡片加载慢” (ANR)
        • 5.4 案例分析(二):定位“主应用冷启动慢”
      • 第六章:总结与致谢:星途探索,永不止步
        • 6.1 我们的“获奖密码”复盘
        • 6.2 参赛的最大收获:从“App开发者”到“场景设计师”
        • 6.3 感恩与致谢
        • 6.4 展望未来
      • 文末

开篇语

哈喽,各位小伙伴们,你们好呀,我是喵手。运营社区:C站/掘金/腾讯云/阿里云/华为云/51CTO;欢迎大家常来逛逛

  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些自己日常学习到的一些知识点,并以文字的形式跟大家一起交流,互相学习,一个人虽可以走的更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

  我是一名后端开发爱好者,工作日常接触到最多的就是Java语言啦,所以我都尽量抽业余时间把自己所学到所会的,通过文章的形式进行输出,希望以这种方式帮助到更多的初学者或者想入门的小伙伴们,同时也能对自己的技术进行沉淀,加以复盘,查缺补漏。

小伙伴们在批阅的过程中,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点赞、收藏、关注哦。三连即是对作者我写作道路上最好的鼓励与支持!

摘要

本文以第一人称视角,完整复盘了 HarmonyOS 创新赛金奖(设定)作品——“智游文博”智慧博物馆导览应用的从 0 到 1 全流程。作为一篇以技术分享为主、故事性为辅的参赛心得,本文从赛道选题的痛点分析出发,详细阐述了我们团队如何摒弃传统的二维码或蓝牙方案,转而利用 HarmonyOS 的“原子化能力”构建全新的导览体验。本文的核心技术分享聚焦于四大关键能力:NFC 近场通信(实现“碰一碰”的无感交互)、元服务(实现“即碰即看”的轻量级服务卡片)、AppLinking(实现从卡片到主应用的无缝参数流转)以及 APMS(在赛前冲刺阶段进行性能分析与调优)。文章包含了大量的核心代码示例、配置详情以及我们“踩过”的坑,旨在为其他参赛者和开发者提供一套可复现的、围绕 HarmonyOS 新特性构建创新应用的最佳实践。

关键词: 参赛心得、 HarmonyOS 创新赛、 NFC、元服务、AppLinking、APMS、ArkTS等

第一章:序章:灵感的火花与赛道的抉择

1.1 参赛初心:当“开发者”遇上“博物馆迷”

2024 年末,当 HarmonyOS 创新赛的号角吹响时,我们团队正沉浸在 ArkTS 和声明式 UI 的学习热情中。我们既是开发者,也是一群博物馆爱好者。我们热爱历史的厚重,却也时常为当下博物馆的导览体验感到“抓狂”。

“星光”为引,鸿蒙聚能。这次大赛不仅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寻找“用鸿蒙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绝佳舞台。我们当即一拍即合:参赛!

1.2 传统导览的“三大痛点”

我们的灵感,源于一次次在博物馆中的“糟糕体验”:

  1. “扫码”的割裂感:走到一个展品前,掏出手机,解锁,打开微信/App,对焦那个反光的、贴在角落的二维码,等待加载… 这一套流程下来,与文物的“精神交流”早已被彻底打断。
  2. “租导览器”的笨重:租用实体导览器,不仅需要押金,设备老旧、音质差,而且无法提供图文、视频等多媒体的沉浸式体验。
  3. “蓝牙 Beacon”的不精准:部分博物馆尝试过蓝牙 iBeacon 方案,但信号“漂移”问题严重,常常是人站在 A 展品前,手机却在推送 B 展品的信息,体验极差。

这些痛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明确的突破口:我们能否创造一种“无感”的、“即时”的、“精准”的导览体验?

1.3 “智游文博”的诞生:一个“碰一碰”的构想

我们把目光投向了 HarmonyOS。如果说其他系统是在“App”的围墙花园里做优化,那么鸿蒙从诞生之初,就在思考如何“拆掉围墙”,让服务“流”起来。

我们的“Aha!”时刻不期而至:

  • 如果,我们用 NFC 标签代替二维码呢?
  • 如果,用户手机“碰一碰”标签,不是打开一个笨重的 App,而是“秒出”一张轻盈的服务卡片呢?
  • 如果,用户在卡片上意犹未尽,点击“详情”,又能“无缝”流入 App 的深度体验(如 3D 模型、AR 互动)呢?

这个 “碰一碰(NFC)-> 秒出卡片(元服务)-> 详情流转(AppLinking)” 的构想,让我们所有人兴奋不已。它几乎完美契合了 HarmonyOS“原子化服务”和“无缝流转”的核心理念。这不仅是一个参赛作品,更是一个真正能提升用户体验的解决方案。

1.4 我们的技术蓝图与团队分工

“智游文博 (Smart Museum Tour)”项目正式立项。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打造基于 HarmonyOS 近场能力的极致导览体验。

团队分工如下:

  • 我(组长/架构):负责整体架构设计,主攻 NFC 与元服务的技术预研和实现。
  • 小A (ArkUI 专家):负责主 App 和元服务卡片的 UI/UX 设计与实现,确保多端适配。
  • 小B (后端/云开发):负责(模拟的)博物馆展品数据库,以及 AppLinking、APMS 等开放能力的后台配置与联调。

我们的征途,就从最核心的“第一触点”—— NFC 开始。

第二章:万物互联的“第一触点”:NFC 近场通信深度实践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技术难关,也是我们方案的基石。如果“碰一碰”的体验做不好,后续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2.1 为什么是 NFC?—— 我们的技术选型思考

在答辩中,评委一定会问:为什么是 NFC,而不是更廉价的二维码?

我们的答案是:体验的“质变”

对比维度二维码 (QR Code)蓝牙 (Beacon)NFC
交互步骤拿出手机 -> 解锁 -> 打开 App -> 扫码 -> 等待拿出手机 -> 解锁 -> 打开 App -> 等待推送拿出手机 -> 碰一碰 -> 服务直达
精准度依赖对焦和光线易受干扰,范围漂移极高(厘米级),一对一
速度慢 (2-5 秒)不稳定极快 (< 0.5 秒)
体验感割裂,有操作负担被动,易打扰无感,主动,有“魔法感”

NFC 带来的“主动”与“即时”的魔法感,是二维码永远无法比拟的。我们坚信,这是未来场景交互的方向。

2.2 HarmonyOS NFC 基础:从配置到权限

要在 HarmonyOS 上玩转 NFC,首先必须搞定配置。

步骤 1:声明权限

entry/src/main/module.json5 文件中,我们必须声明 NFC 相关的权限:

{"module": {// ..."requestPermissions": [{// 读写 NFC 标签的权限"name": "ohos.permission.NFC_TAG","reason": "App needs this permission to read exhibit info from NFC tags.","usedScene": {"ability": [".EntryAbility"],"when": "inuse"}}// 如果你还需要卡模拟(HCE),则需要下面这个// {//   "name": "ohos.permission.NFC_CARD_EMULATION",//   "reason": "...",//   "usedScene": { ... }// }]}
}

步骤 2:配置 TechIDs关键)

NFC 标签有很多种技术标准(如 Ndef, IsoDep, NfcA/B/F/V 等)。我们必须告诉系统,我们的应用关心哪些类型的标签。这同样在 module.json5 中配置。

{"module": {// ..."metadata": {"techList": [// 我们项目主要使用 NDEF 格式"ohos.nfc.tech.Ndef",// 同时兼容常见的 Type A 和 Type B 标签"ohos.nfc.tech.NfcA","ohos.nfc.tech.NfcB"]}}
}
2.3 实战:NFC 标签的“初始化”—— 写入展品 ID

在博物馆“布展”时,我们需要先给每个展品旁的空白 NFC 标签写入信息。我们开发了一个内部管理功能来实现这一点。

// viewmodel/NfcWriterViewModel.ts
import nfc from '@ohos.nfc.tag';
import { BusinessError } from '@ohos.base';class NfcWriterViewModel {// 假设从 UI 传入了要写入的展品 IDpublic async writeNfcTag(exhibitId: string, tagSession: nfc.TagSession) {if (!tagSession) {console.error('NFC TagSession is invalid.');return;}try {// 1. 我们使用 NDEF 格式,NDEF 是 NFC 数据交换的标准格式let ndefTag = nfc.getNdef(tagSession);if (!ndefTag) {console.error('This tag does not support NDEF.');return;}// 2. 连接标签await ndefTag.connect();// 3. 创建一个 NDEF 记录 (Record)// 我们选择使用 URI 类型,这是拉起应用或卡片的最高效方式// 格式:[我们的自定义协议]://[业务路径]?[参数]const uriPayload = `smartmuseum://exhibit?id=${exhibitId}`;let ndefRecord = nfc.makeUriRecord(uriPayload, nfc.UriIdentifierType.RECOMMEND);// 4. 将记录封装成 NDEF 消息 (Message)let ndefMessage = nfc.createNdefMessage([ndefRecord]);// 5. 写入消息await ndefTag.writeNdefMessage(ndefMessage);console.log(`Successfully wrote exhibitId ${exhibitId} to NFC tag.`);// 别忘了关闭连接await ndefTag.close();} catch (error) {const e = error as BusinessError;console.error(`Failed to write NFC tag. Code: ${e.code}, Msg: ${e.message}`);}}
}

关键设计:我们没有写入“展品名称”或“介绍”等大数据,而是只写入了一个小巧的、指向性的 URIsmartmuseum://exhibit?id=123。这极大提高了写入速度和读取效率。

2.4 实战:捕获 TAG_DISCOVERED 并解析数据

当用户手机“碰”到这个标签时,系统会发出一个 Want,我们的应用需要捕获它并解析。

这部分逻辑通常写在 EntryAbilityonNewWant 生命周期中,因为此时 App 可能已经启动。

// EntryAbility.ts
import UIAbility from '@ohos.app.ability.UIAbility';
import Want from '@ohos.app.ability.Want';
import nfc from '@ohos.nfc.tag';
import { BusinessError } from '@ohos.base';export default class EntryAbility extends UIAbility {// ... (onCreate 等)onNewWant(want: Want, launchParam: AbilityConstant.LaunchParam) {console.log('onNewWant received.');// 检查是不是 NFC 相关的 Wantif (want.action === 'ohos.nfc.action.TAG_DISCOVERED') {console.log('NFC Tag Discovered!');this.processNfcWant(want);}}private async processNfcWant(want: Want) {try {// 1. 从 Want 中获取 TagSession 对象let tagSession: nfc.TagSession = want.parameters[nfc.param.TAG_INFO] as nfc.TagSession;if (!tagSession) {console.error('Failed to get TagSession from want.');return;}// 2. 获取 NDEF 标签let ndefTag = nfc.getNdef(tagSession);if (!ndefTag) {console.error('Tag does not support NDEF.');return;}// 3. 连接并读取 NDEF 消息await ndefTag.connect();let ndefMessage = await ndefTag.readNdefMessage();await ndefTag.close();if (!ndefMessage || ndefMessage.ndefRecords.length === 0) {console.error('NdefMessage is empty.');return;}// 4. 解析 Record,获取我们写入的 URIconst firstRecord = ndefMessage.ndefRecords[0];const payload = firstRecord.payload;// 将 payload (Uint8Array) 转换为字符串const uriString = this.uint8ArrayToString(payload);// 注意:UriRecord 的 payload 会包含一个表示类型的 prefix,需要去掉// 例如,payload[0] 可能代表 "https://" 或 "http://"// 在我们的自定义 URI (makeUriRecord) 中,它通常会有一个前缀字节const parsedUri = this.parseUriFromPayload(payload); // (需要自己实现解析)console.log(`Parsed URI from NFC: ${parsedUri}`);// 5. 关键:拿到 URI,但先不急着跳转 App// 我们的方案是:拉起元服务卡片!// this.showExhibitCard(parsedUri); // (详见下一章)} catch (error) {const e = error as BusinessError;console.error(`Error processing NFC tag. Code: ${e.code}, Msg: ${e.message}`);}}// (辅助函数:Uint8Array 转 String)private uint8ArrayToString(array: Uint8Array): string {// ... 实现}}// (辅助函数:从 NDEF Payload 解析 URI)private parseUriFromPayload(payload: Uint8Array): string {    // NDEF UriRecord 的第一个字节是// 0x00 表示无前缀// 0x01 表示 "http://www." 等// 我们的自定义 URI (makeUriRecord) 通常是 0x00if (payload[0] === 0x00) {return this.uint8ArrayToString(payload.slice(1));}// ... 处理其他前缀return this.uint8ArrayToString(payload); // 简化处理}
}
2.5 踩坑与调试:NFC 的“灵”与“不灵”

这是我们参赛过程中耗时最长的阶段之一:

  • 坑 1:机容性。我们发现,不同型号的华为手机,NFC 感应区域(背部)不完全一致。我们必须在 demo 视频里明确演示“正确”的触碰姿势。
  • 坑 2:onNewWant 不触发。调试了很久,发现 module.json5 里的 techList 没配对。我们买的标签是 NfcA + Ndef,但一开始只配了 Ndef,导致系统在底层就给过滤了。
  • 坑 3:读写冲突。在开发“写入”功能时,如果写入失败,标签可能会“锁死”或进入一个奇怪的状态,导致后续读取也失败。解决方案:每次 connect() 之后,必须保证 close() 被调用,即使在 catch 块中也要处理。

攻克了 NFC,我们就打通了“人”与“物”的连接。下一步,是优化这个连接的“反馈”。

第三章:体验的飞从“打开App”到“服务直达”(元服务篇)

这是我们方案的第一个**“关键获奖点”**。传统方案(包括微信小程序)在NFC“碰一碰”后,无论如何都要加载一个“页面”。而我们要做的,是“卡片”。

3.1 获奖点(一):打破“App孤岛”,实现“即碰即看”

我们的核心理念是:用户 90% 的需求只是想“看一眼”展品简介。为了这 90% 的需求,去加载一个 10% 才会用到的完整 App(带 3D 模型、AR 功能)是极大的性能浪费。

务(服务卡片) 是完美的解决方案。它轻量、免安装、可数据驱动,是承载“惊鸿一瞥”信息的最佳形态。

3.2 元服务 (Widget) 架构设计

我们创建了一个 WidgetExtensionAbility,专门用于处理和展示展品信息的卡片。

步骤 1:创建 WidgetExtensionAbility

entry 模块上右键 -> New -> Ability -> WidgetExtensionAbility。我们将其命名为 ExhibitWidgetAbility

步骤 2:配置 form_config.json

resources/base/profile/form_config.json 中,我们定义卡片的属性:

{"forms": [{"name": "ExhibitWidget", // 卡片名称"description": "Exhibit Information Card","src": "./ets/exhibitwidget/widgets/ExhibitWidgetCard.ets", // 卡片 UI 文件"uiSyntax": "arkts","window": {"designWidth": 720,"autoDesignWidth": true},"colorMode": "auto","isDefault": true,"updateEnabled": true,"updateDuration": 0, // 0 表示不自动更新,由我们手动触发"defaultDimension": "2x4", // 我们设计了一个 2x4 的卡片"supportDimensions": ["2x4"]}]
}

步骤 3:编写卡片 UI

卡片 UI (ExhibitWidgetCard.ts) 必须简洁明了。

// ets/exhibitwidget/widgets/ExhibitWidgetCard.ets// 接收从 Ability 传来的数据
interface ExhibitData {title: string;dynasty: string;imageUrl: string;
}@Entry
@Component
struct ExhibitWidgetCard {@Prop data: ExhibitData = {title: '加载中...',dynasty: '...',imageUrl: ''};build() {Column() {if (this.data.imageUrl) {Image(this.data.imageUrl) // 异步加载图片.width('100%').height(120).objectFit(ImageFit.Cover)} else {// ... 显示占位图}Text(this.data.title).fontSize(16).fontWeight(FontWeight.Bold).margin(5)Text(this.data.dynasty).fontSize(14).fontColor(Color.Gray)// ...// 关键:“查看详情”按钮,为下一章 AppLinking 做准备Button('查看查看 3D 详情').width('90%').margin({ top: 10 }).onClick(() => {// 点击this.onDetailClick();})}.padding(10).backgroundColor('#FFFFFF')}onDetailClick() {// ... (详见下一章)}
}
3.3 核心实现:NFC 如何拉起“服务卡片”?

这是我们方案中最具技巧性的部分。NFC 默认是拉起 App (EntryAbility) 的,我们如何让它“转而”拉起卡片呢?

我们没有(也不能)直接拉起卡片。

我们的流程是:

  1. NFC 依然拉起 EntryAbility (或一个专门的后台 ServiceAbility)。
  2. EntryAbilityonNewWant 中解析出展品 ID。
  3. EntryAbility 立即请求系统并显示一个临时卡片
  4. EntryAbility 获取展品数据,并更新这个卡片。
// EntryAbility.ts (续)
import formManager from '@ohos.app.form.formManager';// ... (在 processNfcWant 中)
private async processNfcWant(want: Want) {try {// ... (解析 NFC 数据的代码) ...const parsedUri = this.parseUriFromPayload(payload); // 假设得到 "smartmuseum://exhibit?id=123"const exhibitId = this.getIdFromUri(parsedUri); // 拿到 "123"if (exhibitId) {console.log(`Exhibit ID ${exhibitId} found. Requesting widget...`);// 关键步骤:请求系统显示我们的卡片卡片this.requestShowWidget(exhibitId);}} catch (e) {// ...}
}// 请求创建并显示一个临时卡片
private async requestShowWidget(exhibitId: string) {try {// 1. 准备卡片数据,先把 ID 传过去const formData = {exhibitId: exhibitId,title: '正在加载...', // 初始骨架屏数据dynasty: '...',imageUrl: ''};// 2. 创建一个 Want,指向我们的 WidgetExtensionAbilityconst want = {bundleName: this.context.bundleName,abilityName: 'ExhibitWidgetAbility', // 我们的卡片 Abilityparameters: {[formManager.FormParam.IDENTITY_KEY]: `ExhibitWidget_${exhibitId}`, // 唯一的卡片 ID[formManager.FormParam.NAME_KEY]: 'ExhibitWidget', // form_config.json 中的 name[formManager.FormParam.DIMENSION_KEY]: formManager.FormDimension.DIMENSION_2_4, // 2x4 尺寸[formManager.FormParam.TEMPORARY_KEY]: true, // **关键:true 表示这是一个临时的、用完即走的卡片**'formData': JSON.stringify(formData) // 携带初始数据}};// 3. 向系统发起请求await formManager.requestForm(want.parameters[formManager.FormParam.IDENTITY_KEY], want);console.log('Request form successful.');// 4. (异步) 获取真实数据并更新卡片this.updateWidgetData(exhibitId, want.parameters[formManager.FormParam.IDENTITY_KEY]);} catch (error) {const e = error as BusinessError;console.erroror(`Failed to request form. Code: ${e.code}, Msg: ${e.message}`);}
}// 异步获取数据并更新卡片rivate async updateWidgetData(exhibitId: string, formId: string) {try {// 模拟从云端获取数据const exhibitData = await this.fetchExhibitDetails(exhibitId);const formData = {exhibitId: exhibitId,title: exhibitData.title,dynasty: exhibitData.dynasty,imageUrl: exhibitData.imageUrl};// 使用 formProvider 更新卡片await formProvider.updateForm(formId, formBindingData.createFormBindingData(formData));console.log(`Widget ${formId} updated with real data.`);} catch (e) {// ...}
}// 模拟 API
private async fetchExhibitDetails(id: string): Promise<any>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 {setTimeout(() => {resolve({title: '清明上河图 (局部)',dynasty: '北宋',imageUrl: '...' // 真实的图片 URL});}, 500); // 模拟网络延迟});
}

通过这套“NFC -> EntryAbility (后台处理) -> formManager.requestForm (临时卡片) -> formProvider.updateForm异步更新) ”的组合拳,我们完美实现了“即碰即看”的丝滑体验。用户在碰触后,桌面会立刻弹出一个“加载中”的卡片,0.5 秒后数据刷新,体验远胜于等待 App 启动。

第四章:服务的流转:AppLinking 的“最后一公里”

卡片解决了“浅层需求”,但对于想深入了解(如查看 3D 模型、AR 互动)的用户,我们必须提供一条“无缝”的路径流入主 App。

4.1 获奖点(二):从“卡片”到“应用”的丝滑衔接

如果用户在卡片上点击“查看详情”,我们拉起了 App 首页,让用户自己去列表里找这个展品,那体验无疑是灾难性的。

我们必须做到:卡片 -> 拉起 App -> 精准进入该展品的详情页

这就是 AppLinking 的用武之地。它是一个跨平台的深度链接服务,能帮我们生成一个链接,无论用户是否安装了 App,都能被智能地引导。

4.2 AppLinking 详解:它解决了什么?

AppLinking 解决了“服务流转”的“寻址”问题。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 URL,后台会自动处理:

  • 已安装 App:直接拉起 App,并传递参数。
  • 未安装 App:引导至 AppGallery 下载,下载安装后首次启动时,依然能传递参数。
4.3 实战:配置 AppLinking 链接

这是小B同学(负责后台)的工作,但作为参赛者都必须了解。

  1. 开通服务:在 AppGallery Connect (AGC) 中,为我们的“智游文博”项目开通“App Linking”服务。

  2. 配置 URL 前缀:AGC 会分配给我们一个短链域名,例如 smartmuseum.agconnect.link

  3. 创建 AppLinking

    • :系统自动生成(或自定义)。
    • 深度链接 (Deep Link):这是关键。我们指定一个 App 能识别的 URI,例如:smartmuseum://details
    • 安卓/鸿蒙参数:设置我们的包名 com.example.smartmuseum,以及启动的 Activity(在鸿蒙上即EntryAbility`)。
    • 回退行为:如果未安装,跳转到我们的 AppGallery 详情页。
  4. 最终形态:我们创建了一个链接,它会根据参数动态变化,例如:
    https://smartmuseum.agconnect.link/open?exhibitId=123
    这个链接,会最终被解析为 smartmuseum://details?exhibitId=123 并传递给我们的 App。

4.4 实战:卡片按钮的终极形态

现在,我们回到 ExhibitWidgetCard.ets,给那个“查看详情”按钮赋予灵魂。

// ets/exhibitwidget/widgets/ExhibitWidgetCard.ets
import router from '@ohos.router';// ...
@Component
struct ExhibitWidgetCard {@Prop data: ExhibitData;// ...onDetailClick() {// 1. 获取当前卡片的数据,我们之前存入了 exhibitIdconst exhibitId = this.data.exhibitId; // 假设 data 中有 idif (!exhibitId) return;// 2. 构建我们的 AppLinking 链接// 这个域名是在 AGC 上配置的const appLinkingUrl = `https://smartmuseum.agconnect.link/open?exhibitId=${exhibitId}`;// 3. 使用 router.pushUrl 来拉起这个链接// 系统会自动识别这个 AppLinking 链接,并将其// 路由到我们的主 App (EntryAbility)try {router.pushUrl({url: appLinkingUrl}, (err) => {if (err) {console.error(`Failed to push AppLinking URL. Code: ${err.code}, Msg: ${err.message}`);}});} catch (e) {console.error('Exception in router.pushUrl', e);}}
}

注意:卡片是一个独立的 FormExtension 进程,它使用 router.pushUrl 时,会向系统发出一个 Want。系统中的 AppLinking 服务会拦截这个 URL,解析它,然后构建一个新的 Want 来拉起我们的 EntryAbility

4.5 实战:主应用 (EntryAbility) 接收与解析 AppLinking

最后一步。用户点击卡片按钮后,EntryAbility 会被再次唤醒,我们又回到了 onNewWant

// EntryAbility.ts
import UIAbility from '@ohos.app.ability.UIAbility';
import Want from '@ohos.app.ability.Want';
import router from '@ohos.router';export default class EntryAbility extends UIAbility {// ...onNewWant(want: Want, launchParam: AbilityConstant.LaunchParam) {console.log('onNewWant received.');// 检查是不是 NFC 相关的 Wantif (want.action === 'ohos.nfc.action.TAG_DISCOVERED') {console.log('NFC Tag Discovered!');this.processNfcWant(want);return;}// 检查是不是 AppLinking 相关的 Want// AppLinking 传递过来的 Want,其 URI 会是我们在 AGC 配置的 Deep Linkif (want.uri && want.uri.startsWith('smartmuseum://details')) {console.log(`AppLinking URI detected: ${want.uri}`);this.processAppLinkingWant(want);return;}// ... 其他 Want 处理}private processAppLinkingWant(want: Want) {// want.uri 可能是 "smartmuseum://details?exhibitId=123"// 我们需要从中解析出参数const exhibitId = this.getQueryParam(want.uri, 'exhibitId');if (exhibitId) {console.log(`Exhibit ID ${exhibitId} from AppLinking.`);// 关键:我们不再显示卡片,而是直接跳转到 App 内部的详情页// 确保我们的 router 已经配置了 "pages/ExhibitDetail" 页面router.pushUrl({url: 'pages/ExhibitDetail',params: {id: exhibitId}}, (err) => {if (err) {console.error(`Router push to ExhibitDetail failed. Code: ${err.code}, Msg: ${err.message}`);}});// (可选)如果卡片是临时的,我们可以在这里把它关掉// this.dismissTemporaryCard(...);}}// 辅助函数:解析 URI 参数private getQueryParam(uri: string, key: string): string | null {try {const parts = uri.split('?');if (parts.length < 2) return null;const params = new URLSearchParams(parts[1]);return params.get(key);} catch (e) {return null;}}
}

至此,我们的核心获奖链路 “碰一碰(NFC)-> 秒出卡片(元服务)-> 详情(AppLinking)” 全部打通!这套组合拳,为评委们呈现了一个兼具“魔法感”和“实用性”的完美闭环。

第五章:赛前冲刺:APMS 性能调优实战

功能跑通了,但我们离“金奖”还差最后一步——性能

5.1 遭遇瓶颈:评委面前,卡顿是“原罪”

在赛前内测时,我们发现了两个致命问题:

  1. 卡片慢:NFC 碰触后,卡片有时要 2-3 秒才弹出,有时甚至会 ANR (应用无响应)。
  2. App 冷启动慢:从卡片点击“详情”拉起主 App 时,白屏时间过长,超过了 3 秒。

在创新赛这种“一分钟定胜负”的答辩上,任何一次卡顿都是“原罪”。我们必须解决它。

5.2 引入“鸿蒙开放能力”:APMS

我们引入了华为提供的“APMS (应用性能管理服务)”。它就像一个随身的“性能医生”,可以帮我们非侵入式地监控和分析应用的性能。

我们集成了 APMS SDK,并在 AGC 后台打开了“性能分析”。

5.3 案例分析(一):定位“卡片加载慢” (ANR)

APMS 的 ANR 监控很快上报了问题。

  • 问题定位:通过 ANR 报告的堆栈,我们震惊震惊地发现,问题出在 EntryAbilityonNewWant 方法里。
  • 错误原因onNewWant行在主线程。我们调用的 processNfcWant 方法中,包含了 ndefTag.connect()ndefTag.readNdefessage() 这两个 I/O 操作。当 NFC 标签接触不良或数据较大时,这两个方法可能会阻塞主线程超过 500 毫秒,引发 ANR!

解决方案:万物皆可异步!

我们必须将所有 I/O 操作移出主线程。

// EntryAbility.ts
import { taskpool } from '@kit.PerformanceAnalysisKit'; // 引入任务池// ...onNewWant(want: Want, launchParam: AbilityConstant.LaunchParam) {// ...if (want.action === 'ohos.nfc.action.TAG_DISCOVERED') {console.log('NFC Tag Discovered! Processing in background task.');// **优化:将耗时操作放入后台任务池执行**const nfcTask = new taskpool.Task(this.processNfcWant.bind(this), want);taskpool.execute(nfcTask);}// ...}// processNfcWant 保持 async 不变,它将在后台线程被执行private async processNfcWant(want: Want) {try {// ... (connect, read, requestShowWidget 等所有逻辑)// 注意:requestShowWidget 和 updateWidgetData 内部是异步的// 它们最终会回到主线程更新 UI,这是安全的} catch (e) {// ...}}

调优成果:修改后,onNewWant 瞬间执行完毕。NFC 碰触后,App 主线程毫无压力,卡片弹出的 ANR 问题彻底解决。

5.4 案例分析(二):定位“主应用冷启动慢”

APMS 的“应用启动”分析报告了“冷启动耗时过长”。

  • 问题定位:报告显示,EntryAbilityonCreate 方法耗时高达 1.5 秒。
  • 错误原因:我们在 onCreate 里“好心”地做了太多初始化:初始化数据库、加载全部房间和展品列表、初始化 3D 渲染引擎、初始化 AR SDK…
  • 解决方案载(Lazy Initialization)onCreate 只做最轻量级的、必需的初始化。
// EntryAbility.ts// 模拟各种服务
const dbService = { init: () => console.log('DB init') };
const roomService = { init: () => console.log('Room init') };
const arEngine = { init: () => console.log('AR Engine init') };export default class EntryAbility extends UIAbility {onCreate(want: Want, launchParam: AbilityConstant.LaunchParam) {console.log('onCreate startt.');// **优化前 (错误示范)**// dbService.init(); // 耗时// roomService.init(); //耗时// arEngine.init(); // 巨耗时// **优化后**// 1. 只做最必要的初始化dbService.init(); // 假设数据库必须先初始化// 2. 其他非紧急的服务,延迟加载this.lazyInitServices();console.log('onCreate end.');}private lazyInitServices() {// 使用 postTask 将任务推迟到启动阶段之后try {taskpool.execute(new taskpool.Task(() => {console.log('Lazy init task started...');roomService.init();arEngine.init();console.log('Lazy init task finished.');}));} catch (e) {console.error('Lazy init task failed', e);}}// ...
}

调优成果:通过懒加载,onCreate 的耗时从 1.5 秒降到了 0.2 秒。配合 AppLinking 的精准跳转,用户从点击卡片到进入详情页的冷启动时间缩短到 1 秒内,体验大幅提升。

在最终答辩时,我们自豪地展示了 APMS 的“优化前后”对比图,这成为了评委给出“工程质量分”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总结与致谢:星途探索,永不止步

6.1 我们的“获奖密码”复盘

如今回看,“智游文博”能获得评委的青睐,我想我们的“获奖密码”可以总结为三点:

  1. 精准的场景切入:我们没有做“大而全”的应用,而是聚焦于“博物馆导览”这一个垂直场景的“核心痛点”。
  2. “鸿蒙原生思维:我们没有把鸿蒙当成另一个“安卓”,而是从立项之初就思考如何利用其“原子化”和“流转”的特性。我们方案的核心,不是 App,而是“服务”。
  3. 技术链的完美闭环:我们打通了 NFC(输入)-> 元服务(轻反馈)-> AppLinking(重反馈) 的全链路,并用 APMS() 保证了体验的极致。这是一个完整且优雅的鸿蒙解决方案。
6.2 参赛的最大收获:从“App开发者”到“场景设计师”

这次 HarmonyOS 创新赛,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奖项的荣誉,更是开发思维的彻底重塑。

我们不再仅仅思考“这个页面怎么画”,而是开始思考“这个服务应该在何时、以何种形态(卡片/App/语音在哪个设备上被触发”。我们从一个“App 开发者”,真正开始转变为一个“全场景服务的设计师”。

6.3 感恩与致谢

星光不负赶路人。感谢 CSDN 和华为搭建的“星光”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将奇思妙想付诸实践;感谢我的队友小 A 和小 B,是无数个深夜的联调和争论,才打磨出了“智游文博”;更要感谢鸿蒙生态,是它提供的强大技术底座,让我们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构想下一个时代的交互。

6.4 展望未来

“智游文博”的故事还远未结束。未来,我们计划引入 AR 能力,当用户通过 AppLinking 进入详情页后,可以直接开启 AR 模式,让文物“活”在手机屏幕上。

我们的“星途探索”才刚刚开始。希望我们的这点参赛心得,能为后来者提供一点微光,激励更多开发者加入鸿蒙生态,共同用技术点亮全场景的未来!

… …

文末

好啦,以上就是我这期的全部内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下方留言哦,咱们下期见。

… …

学习不分先后,知识不分多少;事无巨细,当以虚心求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wished for you successed !!!


⭐️若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叭。

⭐️若对您有用,就请点赞叭。
⭐️若有疑问,就请评论留言告诉我叭。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支持!

http://www.dtcms.com/a/503360.html

相关文章:

  • 网站推广服务报价表动态门户网站建设价格
  • 网站建设公司的排名濮阳市做网站
  • 【金仓数据库产品体验官】实战测评:电科金仓数据库接口兼容性深度体验
  • RabbitMQ 入门:基于 AMQP-CPP 的 C++ 实践指南与二次封装
  • google外贸网站推广企业的网站公告怎么制作
  • Spring 源码学习(十四)—— HandlerMethodArgumentResolver
  • Git拉取代码报无权限的错误处理方案
  • 棋牌网站管理后台嗅探查找方法(2025最新)
  • 沈阳微信网站建设大连网站建设开发
  • 中英文企业网站模板wordpress插件 标签
  • 生成式引擎优化(GEO):五大 AI 引擎赋能多场景的技术与实践指南
  • 从邮票到Labubu:四十年中国收藏与潮流风潮的演变逻辑
  • 天猫网站左侧导航是怎么做的青岛建站推广
  • Linux中I2C常见问题三
  • C++初阶(14)list
  • python进阶刷题8
  • 完成职教集团网站建设唐山市做网站
  • 19.7 ChatPPT v2.0语音识别实战:3秒极速响应+88.7%准确率的Whisper模型黑科技
  • Cortex-M3 内核 MCU-STM32F1 开发之路:(二)寄存器地址的计算
  • 完整开发网站需要什么访问域名
  • Photoshop - Photoshop 工具栏(14)抓手工具
  • MySQL 之索引为什么选择B+树
  • seo网站页面f布局如何做企业文化培训
  • C语言-数组
  • 01-(JavaWeb)前端部分(HTML+CSS)
  • Sendable装饰器的使用
  • 产品经理做网站东莞网站搭建
  • vue3中的watch使用
  • SQL Server安全配置全面检查与优化方案
  • 唐山市城乡建设局网站哪个网站做的系统好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