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同步输出延迟时序路径(八)
源同步输出延迟时序路径
文章目录
- 源同步输出延迟时序路径
- 前言
- 1. 源同步输出延迟时序路径
前言
- 后面一系列分析,均可将外部设备和FPGA想象为在一个设备内种的分析方式。即,片内两个寄存器之间的时序计算,时刻0点是在源时钟为起点(源同步两个时钟之间是有相位差偏斜的,而系统同步可当做没有偏斜,即clk1和clk2相减为0)
- 通过输入input_delay最大最小值,让软件知晓如何计算建立时间裕量和保持时间裕量,才能正确分析是否违例,免得看着没时序问题,实际上隐藏时序问题不知道
- 建立时间裕量是再下一个时钟周期进行计算,时刻以源时钟开始为标准。
- input_delay和output_delay min和max,均是对外部走线源和目的相对延迟来说(延迟分两个,内部延迟和外部延迟,input的外部是指源到FPGA端口的一段,out的外部是FPGA端口到外部设备端口这一段)。在分析时均以如何试探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的极限值来进行计算,以这个思路就好分析公式的用意。总体来说,求的是源到目的到达时间的相对值。
- 再次强调,input_delay和output_delay min和max是计算相对FPGA的外部,是外部,是外部,不管是系统同步还是源同步,要分清楚什么是外部
- 公式中时序分析中是源减目的还是目的减源,都可以,求出相对值即可,正负的问题,一般是在建立时间分析时是目的减去源,得到一个正值,如果为负值则违例。对于保持时间来说,源减去目的得到一个正值,说明数据来的慢,不会冲坏保持时间裕量中的数据,负值表示违例。因此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均以负表示违例,这样就统一了
- 公式求IO延迟中,求的是外部数据走向相对于时钟的偏差(数据和时钟的关系),因此以原数据路径到FPGA端口或者端口到外部设备的相对于时钟的延迟来计算,即外部原延迟减去时钟之间的偏差。即,数据延迟多少个外部相对时间到达目标设备的外部接口(不包括设备内部延迟)
- 为什么再分析输出延迟的时候,不计算FPGA内部的时延,之所以计算外部,就是因为内部的,FPGA自己知道,不用再计算,只计算外部时钟和数据之间相对的偏差即可
1. 源同步输出延迟时序路径
- 保持时间
- 为什么再分析输出延迟的时候,不计算FPGA内部的时延,之所以计算外部,就是因为内部的,FPGA自己知道,不用再计算,只计算外部时钟和数据之间相对的偏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