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字符串的魔法:拼接、编码与解码的艺术
通过本章,你将:
1️⃣ 掌握字符串拼接的基本原理
2️⃣ 理解编码与解码的本质概念
🪄 一、字符串拼接的艺术
在Python中,字符串拼接是最常见的操作之一。几种常见方法如下👇
# 1. 使用 + 号拼接
name = "Tony"
age = "18"
print("我是" + name + ",我今年" + age + "岁啦~")# 2. 使用 f-string(推荐)
name = "飞飞"
age = 18
print(f"我是{name},我今年{age}岁了")# 3. 使用 join 方法
words = ["Python", "字符串", "拼接"]
print(" ".join(words))
🧩 Tips:
f-string 是目前最优雅的拼接方式,不仅速度快,还能在字符串中直接调用变量,非常适合日常开发!
🔐 二、编码与解码的魔法
我们在编程中常说“编码”,其实就是一种“翻译”🗣️——
把人类的语言转换成计算机能读懂的二进制。
举个栗子🌰:
你在电脑上输入「我爱你」发给女朋友。
- 编码:电脑把“我爱你”变成二进制数据。
- 传输:网络传输这串二进制。
- 解码:她的电脑再把二进制还原成文字。
- 显示:她看到屏幕上熟悉的「我爱你」。
👉 如果编码方式不一致,比如你用 UTF-8,她的设备用 GBK,那可能就会变成「乱码」。
🧰 代码示例:编码与解码
# 原始字符串
a = '我爱你'# 编码成 UTF-8 格式的二进制
编码 = a.encode('UTF-8')
print(编码)
# 输出:b'\xe6\x88\x91\xe7\x88\xb1\xe4\xbd\xa0'# 再解码回来
解码 = 编码.decode('UTF-8')
print(解码)
# 输出:我爱你
💬 一句话总结:
编码是“翻译出去”,解码是“翻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