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服务器工作之服务器的种类分类
Hello,各位小伙伴大家好。
目前开启了关于硬件服务器测试的相关博文,欢迎相关感兴趣的伙伴留言评论,一起进步与学习!
前文
2025年6月底,我从事了关于服务器测试的相关工作,这也是我毕业以来的第一份工作,欢迎大家也可以评论留言你们的第一份工作或者在从事相关测试工作时的经验与感受。
在整个博文当中,我想先以服务器的入门进行讲述和介绍,之后也会更新关于现在前沿的较为新颖的测试技术与方法,还是欢迎大家评论与发言,共同发光发热!
一、服务器种类分类
- 按体系结构分类
- 塔式服务器:形状类似立式 PC,易于扩展和维护,散热系统相对安静,适合小型企业或个人工作站。
- 机架式服务器:设计紧凑,可安装在标准机架中,节省空间,便于集中管理和维护,适用于数据中心或大型企业环境。
- 刀片式服务器:高度集成,多个服务器单元安装在一个机箱中,资源利用率高,便于扩展和管理,适合大规模数据中心或云计算环境。
- 按功能分类
- 文件服务器:主要用于存储和管理文件,提供文件共享和访问控制功能。
- 数据库服务器:专门用于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高性能的数据存储、检索和处理能力。
- Web 服务器:用于托管和提供 Web 内容,支持 HTTP/HTTPS 协议,处理 Web 请求。
- 应用服务器:提供运行和管理应用程序的环境,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框架。
- 按用途分类
- 通用算力服务器: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具备通用计算能力,灵活性高,可根据需求进行配置和扩展。
- 人工智能服务器:专为人工智能负载设计,具备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核心搭载 GPU、TPU 等 AI 加速芯片。可高效处理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推理及大数据分析任务,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 AI 领域。
- 绿色算力服务器:以低能耗、高能效为核心设计目标,集成节能硬件与智能电源管理技术。在提供稳定计算能力的同时,显著降低电能消耗与散热损耗,适配对碳足迹有严格要求的绿色数据中心或环保型算力场景。
- 多元算力服务器:融合 CPU 通用算力、GPU/TPU AI 算力及 FPGA 专用算力,通过统一管理平台实现多类型算力协同调度。可灵活应对混合负载场景,同时满足常规数据处理、AI 模型运算及特定领域定制化计算需求。
- 定制化服务器:
- 按 CPU 体系架构分类
- x86 服务器:也称为 CISC(复杂指令集)架构服务器,基于 PC 机体系结构,使用 Intel 或其它兼容 x86 指令集的处理器芯片和 Windows 操作系统。
- 非 x86 服务器:主要包括大型机、小型机和 UNIX 服务器,使用 RISC(精简指令集)或 EPIC(并行指令代码)处理器,主要采用 UNIX 和其它专用操作系统,稳定性好,性能强。
二、CPU命名规则与认识
- 服务器和工作站处理器
- Xeon 系列:英特尔面向服务器和工作站市场的处理器系列。Xeon Scalable 处理器的编号采用字母数字组合的方式,四位数字序列的第一个数字表示性能和特性级别,如 8、9 代表铂金级,6 代表金级,5 代表金级,4 代表银级,3 代表青铜级;第二个数字表示处理器代次;第三位和第四位数字表示 SKU 编号。此外,部分处理器型号后面会有字母后缀,如 “F” 表示支持具有集成英特尔 Omni - Path 连接器的处理器的 Fabric 版本,“M” 表示大内存层,“T” 表示散热和长寿命周期支持等。
- Xeon W 系列:主要用于工作站,如 Xeon W - 3400 和 Xeon W - 2400 处理器,为下一代计算密集型专业工作负载提供终极工作站平台。
- Atom 系列:服务器类的 Atom 处理器编号以 “C” 开头,后面跟着四位数字,如 Atom C2750。
在服务器工作中,关于人工智能的服务器包括其他服务器,包括4U,6U或者2U的通用服务器通常会采用英特尔志强4代5代处理器,或者AMD的处理器。接下来我会讲述关于Inte志强系列处理器和AMD处理器的命名规则。
在上述描述中,其中的U是一种表示服务器外部尺寸的单位,是unit的缩略语。规定了服务器的尺寸,可以使服务器以一定的尺寸放在机架上。机架上有固定服务器的螺孔,以便它能与服务器的螺孔对上号,再用螺丝加以固定好,这样子可以方便安装每一部服务器所需要的空间。
其中,1U=1.75英寸。举个例子,比如2U服务器其中的解释是这样的。
2U服务器是基于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标准设计的机架式服务器,高度为2个机架单位(8.89厘米),宽度为19英寸(48.26厘米),适用于标准机架安装,通过螺孔固定以优化空间利用率。其设计遵循高密度部署原则,平衡了硬件扩展性与物理空间占用需求。
该服务器采用金属机箱结构,支持多路处理器(如英特尔至强、AMD EPYC)、大容量内存及多个硬盘托架(最高8个),可配置RAID阵列与高速网络接口。相比1U机型,2U服务器提供更多PCIe插槽(最多6个)和散热空间,支持热插拔组件及远程管理功能,适用于高性能计算与密集存储场景。
主要应用于企业级数据库、虚拟化平台、科研计算及网络服务托管等领域,通过集群技术实现高负载任务的分布式处理,兼顾硬件扩展灵活性与机柜空间效率。
以INTEL(R) XEON(R) GOLD 6530举例:
1、处理器等级(SKU Level):
- 9, 8 = Platinum(铂金)
- 6, 5 = Gold(金牌)
- 4 = Silver(银牌)
- 3 = Bronze(铜牌)
2、处理器代数(Processor Generation):
- 1 = 第一代(Skylake)
- 2 = 第二代(Cascade Lake & Cascade Lake-R)
- 3 = 第三代(Cooper Lake and Ice Lake)
3、处理器SKU(两位):
- 例如:20, 34等
4、特性和优化(Integrations and Optimizations)
- H = Cooper Lake 4/8S, 6个UPI
- L = Cooper Lake 最高支持4.5TB内存
- N = 网络和NFV应用优化,核数较多,频率变化灵活(8351N仅支持单路)
- T = 支持长达10年的可靠性,Tcase温度高,适合电信行业
- U = 单路型
- V = SaaS优化的SKU,针对高密度、低功耗VM环境的编制效率
- P = IaaS优化的SKU,以提高VM市场的编排效率
- Y = 支持SST-PP技术
- S = 提供SGX最大enclave空间(512GB)
- Q = 支持液冷环境优化
- M = AI处理和媒体工作负载优化
工作场景用到Intel处理器时如何选择?
(来自我的入门师父传授(坏笑))
要是高频交易,银行证券,那么需要配置主频高的,8376、6328H、等
如果是虚拟化,需要多开虚拟机,云桌面,那么需要核心多的,8380、8368、6338等
处理器系列
- 铂金系列(不带后缀)支持32~40 Cores,且热设计功耗在250W~270W之间
- 金牌系列:6334(高基频,核数少),6338, 6330(频率低,核数多)
- 银牌系列:4314(支持傲腾内存)
图片来自英特尔公司的处理器部分截图
1、内核数:48
- 表示这款CPU有48个物理核心。
2、总线程数:96
- 表示这款CPU支持96个线程,通常意味着它支持超线程技术(如Intel的Hyper-Threading),每个核心可以处理两个线程。
3、最大睿频频率:4 GHz
- 表示在需要时,CPU的单个核心可以达到4 GHz的频率。
4、处理器基本频率:2.7 GHz
- 表示CPU在正常负载下的基准频率为2.7 GHz。
5、缓存:260 MB
- 表示这款CPU的缓存总容量为260 MB。缓存是CPU内部用于快速访问数据的存储区域,容量越大,通常性能越好。
6、英特尔® UPI Speed:20 GT/s
- 表示CPU内部的UPI(Ultra Path Interconnect)总线速度为20 GT/s(Giga Transfers per second),这是CPU内部不同核心之间通信的速度。
7、UPI 链接数:3
- 表示这款CPU有3个UPI链接,用于连接不同的CPU模块或核心。
8、TDP:350 W
- 表示这款CPU的热设计功耗(Thermal Design Power)为350瓦,即在最大负载下,CPU会产生350瓦的热量,需要相应的散热系统来处理。
以AMD EPYC™ 7702P为例:
1、产品系列
- 7xxx高性能服务器CPU/SOC:表示这是高性能服务器CPU或系统级芯片(SoC)。
- AMD第三代EPYC 7003 “Milan”:表示这是AMD第三代EPYC 7003系列,代号为“Milan”
2、Milan产品型号 - 系列内的核心数
- 百位:表示系列内的核心数范围。
- 7:64核
- 6:40-56核
- 5:32核
- 4:24-28核
- 3:16核
- 2:8核
3、性能指标
- F:单核高性能(High Performance per Core)
- 4/5:单核性能均衡(Balanced Performance per Core)
- 1:单核性价比高(High Performance per Dollar)
4、代数
- 3:第三代
5、功能修饰符
- P:仅单路(Single Socket)
- X:3D v-Cache(表示具有3D缓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