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2049未来10000天的可能》
《2049未来10000天的可能》[美]凯文·凯利、吴晨 著
个人理解:彼此对话,与未来对话,畅想未来的图景;AI将会是怎么样?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研究大规模和长期的趋势,来提示总体路径、大致方向
构建未来场景,对未来的想象进行足够详细的描述、预演 -- 了解未来走向,新的问题和新的益处
对未来的乐观愿景对于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至关重要
未来是一个由技术和创造力驱动的高科技社会
未来大部分事物仍会保持不变
关于未来的想像,越接近真实,越是听起来不合理
想象一个世界,来构建和塑造一个比今天更好的世界
AI是当前最重要的通用目的技术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虚拟世界:元宇宙,AR 增强现实,XR 扩展现实 -- 共享
智能眼镜会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不断搜集个人数据,日积月累下来,就能知道你对什么感兴趣,更懂你
空间计算 spatial computing,促进人与虚拟世界更自然的互动
镜像世界应是分布式的,但非去中心体统的世界
为虚拟世界提供数据支持
在镜像世界,可以通过语言,向无处不在的AI助理提问,沉浸式体验给人感觉十分自然
挑战:如何做出既透明又可以展示图像的智能眼镜镜片,集AR与VR于一身
AI: AGI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通用人工智能,ACI Artificial Capable Intelligence 具有物定能力的人工智能,ASI Artificial Super Intelligence 超人工智能
异人工智能 Artificial Aliens
重新诠释:思考、自我认知、自由意志;重新界定人与机器的能力边界
认为存在完全通用的AI,这个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
技术的演进一般是从具体到通用
与AI的关系:保持指导者与合作伙伴、队友的关系,以各种方式参与AI的运作
AI与人最大的区别是创造力不同
creativity 与 CREATIVITY,复制与应用,突破与创新
机器会不断提升效率,而人反而会专注于低效的事情 -- 现成的已有解决方案 VS 未来的、创新的
如果人不提出新颖的创意,那么AI也很难进步 -- AI的创意来自现有数据或衍生的数据,AI的学习呢?
提升自己(人类)的道德水平,以便给AI正确的引导
对AI助理的依赖,是对智能手机依赖的延续和深造
B2B,bot to bot,机器人到机器人,构成AIOS AI操作系统,应该是设计的最好、最直观的
加密和智能合约,解决信息造假问题
信息搜集本身必须做到公开和透明,双向透明
在透明与隐私保护之间的权衡
一本书,真正有效的信息大约只有一个章节的长度
镜象世界的出现,虚拟与现实的结合,使得小说、电视剧、电影、游戏的边界可能会被打破,个性定制化和去中化/众包形式的情节演进
优秀的点子、疯狂的想法,会更容易被实现:先做好自己;做好自己感兴趣也擅长的事
数字虚拟人,多模态,模拟人类大脑
AI领域更值得重视的是那些被AI赋能的细分领域,也就是镜像世界中的AI应用,B2B世界中的各种BOT -- 专业化?
未来25年发展最快的领域一定是充分受益于AI技术的领域 -- 哪些?有SOP、有规则、有数据资产支持的、标准化的?
清晰的认识对AI所能带来的繁荣与便利(透明、互见的便利),以及要取得如此所需付出的代价
透明、互见,最重要的是平等的知情权
AI对公共属性清晰的认知,需要对全球数据治理进行深入讨论 -- 数据资源
算力、算法、大数据,未来AI发蔚县最重要的三个引擎
随时随地的搜集信息,完成信息的搜集、汇聚、使用
信任并确认 trust and verify机制:信任大数据不会用来“作恶”(作恶定义的全球共识);确认谁(包括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在什么情况下能如何使用大数据,给每个人以明确的知情权
还没有数字经济竞争的规则
让AI助理负责较为次要的事务,而我们则专注于更重要或复杂的问题
许多初级的工作岗位也即将被AI所取代
如果中层管理者主要的职能是管理,也就是上情下达、对基层工作进行统计和梳理,那么AI可以完美地替代他们
AI最擅长的工作:管理、总结、计划、协调,实时信息的汇总必分析
使用AI后,领导者的管理半径将极大拓宽;员工的工作表现可以被更加精准地评估和监测
AI的高效协调和匹配,会推动生命周期短、用于完成某个任务
生产力是为机器人而设的,而不是为人类而设;任何生产力指标的工作,都不应该由人类来完成,未来尤其如此
人类可以从事那些不注重效率的职业 -- 创意的,不受时间限制的、充分发挥想像的
AI带来教育重点的转换:培养和强化人的独特之处,好奇心、创造力、高效的学习能力以及协用能力;自驱力
AI使得迅速学习一项技能变得特别容易;以结果为导向的大学,促进就业
AI操作有标准流程的小手术,让医生专注应对非标准工作
共享数据和发布实验失败的数据可以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
人类从事非标准的、有一定技术含量、兼具服务性的工作 -- 不重视效率
AI处理任何不属于日常工作范畴的事情、面对复杂生活场景的事情,需要在工作中具备适应性
自动驾驶
未来车内空间很可能超越电影院成为最重要的影音消费场景;AR/VR+3D等沉浸式技术的使用
AI,让我们跳过理解某些事物的步骤,帮我们“知其然”,而不必马上“知其所以然”;在不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应用某事物
碳基和硅基跨界研究的结合
中国的优势在于制造,美国的优势在于突破性创新 --- ??绝对吗
友敌 frenemuy 关系
一种技术,两套系统 -- 兼容吗?
美田将始终是主要的突破式创新者,而中国则已经是重要的规模化应用创新者 -- ??绝对吗
无秩序、促创新;高秩序、重执行
相互了解、重塑信任,全亲合作框架
全透明社会制度保障:用户需要知道自己的信息到底被谁搜集;如果遇到自认为不公正的处理,用户拥有比较好的申诉机制,可以维护自己的权利
当AI被证明是可靠的、可以依赖的时,人们就会更信任更多地选择AI这种决策方式
DAO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建立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
预测未来的思维模型:观察富人现在正在做什么;观察边缘人群正在关注什么;从新创造的词中找有效信息
努力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根据环境改变和技术变化更新我们的认知,因时而变
把今天当作25年后的第1天
人类的时间和注意力将成为稀缺资源
未来世界:无形(数字化)、透明(信息搜集)、互见性(全过程、全要素记录)、模拟、脱媒(时间共享信息);信任、开源、定制、丰沛(服务体验种类丰富、价格便宜)、酷
承认我们自己的无知,承认未来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化本身
任何酷、美好和有用的事物都需要有人先去想象它
破坏比建造容易的多 -- 创造呢?
梦想着自己想要的世界,然后果断地去创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