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拓扑学-度量空间
1. 拓扑定义
为了从拓扑学中提取我们真正需要的紧性和连通性理论,首先要了解度量空间的元素和子集所具有的性质
定义1.1. 度量空间
度量空间是由一个集合 XXX 和一个函数 d:X×X→Rd:X \times X \rightarrow \mathbb{R}d:X×X→R 决定的,并对于任意 p,q,r∈Xp,q,r \in Xp,q,r∈X 下列性质成立:
- 性质 1:如果 p≠qp \neq qp=q,那么 d(p,q)>0;d(p,p)=0d(p,q) >0; d(p,p)=0d(p,q)>0;d(p,p)=0
- 性质 2:d(p,q)=d(q,p)d(p,q)=d(q,p)d(p,q)=d(q,p)
- 性质 3:d(p,q)≤d(p,r)+d(r,q)d(p,q) \leq d(p,r)+d(r,q)d(p,q)≤d(p,r)+d(r,q)
集合 XXX 的元素称为点,ddd 称为距离函数或度量。
定义1.2. 有界集
设 EEE 是度量空间 XXX 的一个子集。如果 XXX 中存在一点 qqq 使得 qqq 到 EEE 中的任意一点的距离均小于某个固定的有限实数 MMM ,那么子集 EEE 是有界的。即如果:
∃q∈X,∃M∈R使得 ∀p∈E,d(p,q)≤M\exists q \in X, \exists M \in \mathbb{R}\ 使得\ \forall p \in E,d(p,q) \leq M∃q∈X,∃M∈R 使得 ∀p∈E,d(p,q)≤M
那么E⊂XE \subset XE⊂X 有界。
没有界的集合称为无界集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有界的定义与集合的有界的定义不同。有上下界是有序域的子集的性质,而当前的有界是度量空间的子集的性质。
如果把距离函数定义为 d(p,q)=∣p−q∣d(p,q)=|p-q|d(p,q)=∣p−q∣ ,那么任何有序域都是度量空间。R\mathbb{R}R 既是一个有序域又是度量空间
定理1.3. 有界并
设 {Ai}\{ A_i\}{Ai} 是度量空间 XXX 的任意子集族,如果对于每一个 1≤i≤n1 \leq i \leq n1≤i≤n,AiA_iAi 均有界,那么有界并 ⋃i=1nAi\bigcup^n_{i=1} A_i⋃i=1nAi 也是有界的.
证明: 根据定义1.2,对于每个集合 AiA_iAi,存在点 qi∈Xq_i \in Xqi∈X 和数 Mi∈RM_i \in \mathbb{R}Mi∈R,使得对于每个 pi∈Aip_i \in A_ipi∈Ai,均有 d(pi,qi)≤Mid(p_i,q_i) \leq M_id(pi,qi)≤Mi。同时,对于有界并中的一点 ppp,一定属于某个集合 Ai,1≤i≤nA_i , 1 \leq i \leq nAi,1≤i≤n,存在一点 q∈Ai,M∈Rq\in A_i,M \in \mathbb{R}q∈Ai,M∈R,根据度量空间性质三:
d(p,q)≤d(p,qi)+d(qi,q)d(p,q)≤Mi+d(q,qi)d(p,q)≤max{M1,M2,⋯,Mn}+max{d(q,q1),d(q,q2),⋯,d(q,qn)}d(p,q) \leq d(p,q_i) + d(q_i,q)\\d(p,q) \leq M_i + d(q,q_i)\\d(p,q)\leq max\{M_1,M_2,\cdots,M_n\}+max\{d(q,q_1),d(q,q_2),\cdots ,d(q,q_n)\}d(p,q)≤d(p,qi)+d(qi,q)d(p,q)≤Mi+d(q,qi)d(p,q)≤max{M1,M2,⋯,Mn}+max{d(q,q1),d(q,q2),⋯,d(q,qn)}
此时令:
M=max1≤i≤nMi+max1≤i≤nd(q,qi)M=\underset{1 \leq i \leq n}{max}M_i + \underset{1\leq i \leq n}{max}d(q,q_i)M=1≤i≤nmaxMi+1≤i≤nmaxd(q,qi)
那么,对于任意 p∈⋃i=1nAip \in \bigcup^n_{i=1}A_ip∈⋃i=1nAi,均有 d(p,q)≤Md(p,q) \leq Md(p,q)≤M。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这里为无限并 ⋃i=1∞Ai\bigcup^{\infty}_{i=1}A_i⋃i=1∞Ai,那么这个证明就不成立。因为无法取到 max1≤iMi\underset{1 \leq i}{max}M_i1≤imaxMi 的最大值。
定理1.4. 有界 ⇔ \Leftrightarrow ⇔ 既有上界又有下界
设 FFF 是一个有序域,EEE 是 FFF 的任意子集。EEE 有界当且仅当 EEE 有上界又有下界。
证明: 对于这个有序域 FFF,定义一个度量 d(p,q)=∣p−q∣d(p,q) = |p-q|d(p,q)=∣p−q∣,构成度量空间。如果 EEE 是有界的,那么存在 q∈Fq\in Fq∈F 和 M∈RM \in \mathbb{R}M∈R,使得对于每个 p∈Ep \in Ep∈E 均有:
∣p−q∣≤M−M≤p−q≤Mq−M≤p≤q+M|p -q| \leq M \\ -M \leq p-q \leq M \\ q- M \leq p \leq q + M ∣p−q∣≤M−M≤p−q≤Mq−M≤p≤q+M
可得 q−Mq-Mq−M 是 EEE 的下界,q+Mq+Mq+M 是 EEE 的上界。
如果 EEE 既有上界又有下界,那么存在 α,β∈F\alpha,\beta \in Fα,β∈F,使得对于每个 p∈Ep \in Ep∈E 均有 β≤p≤α\beta \leq p \leq \alphaβ≤p≤α。此时令:
M≥max{∣α∣,∣β∣}M \geq max\{|\alpha|,|\beta|\}M≥max{∣α∣,∣β∣}
那么 M≥∣α∣≥αM \geq |\alpha| \geq \alphaM≥∣α∣≥α,且 −M≤−∣β∣≤β-M \leq -|\beta| \leq \beta−M≤−∣β∣≤β。因为 FFF 是一个有序域,因此它拥有加法单位元,令 q=0q=0q=0,则 q−M≤p≤q+Mq- M \leq p \leq q + Mq−M≤p≤q+M,于是 ∣p−q∣≤M|p -q| \leq M∣p−q∣≤M,EEE 有界。
定义1.5. 邻域
在度量空间 XXX 中,围绕点 ppp 且半径为 r>0r >0r>0 的邻域 Nr(p)N_r(p)Nr(p) 是 XXX 中与 ppp 的距离小于 rrr 的所有点的集合,即:
Nr(p)={q∈X∣d(p,q)<r}N_r(p) = \{ q\in X | d(p,q) < r\}Nr(p)={q∈X∣d(p,q)<r}
在度量空间 R\mathbb{R}R 中,集合 (−3,3)(-3,3)(−3,3) 是围绕点 000 且半径为 333 的邻域,而集合 [−3,3]、[−3,3)[-3,3]、[-3,3)[−3,3]、[−3,3) 不是邻域,因为点 000 到点 −3-3−3 的距离等于 333,等于半径。
在 R2\mathbb{R}^2R2 中,任何圆内部所有点的集合都是围绕其圆心的邻域。在 Rk\mathbb{R}^kRk 中,任何 kkk 维球体内部所有点的集合都是围绕其圆心的邻域,这些集合被称为开球。所有的邻域都以 M=rM=rM=r 为界。
定义1.6. 极限点
设 EEE 是度量空间 XXX 的一个子集,如果点 ppp 的每个邻域都包含除自身外 EEE 的至少一点,那么 ppp 就是 EEE 的极限点,即如果:
∀r>0,Nr(p)∩E≠{q}and≠∅\forall r > 0 ,N_r(p) \cap E \neq \{q\} \ and\ \neq \varnothing ∀r>0,Nr(p)∩E={q} and =∅
那么 ppp 就是 E∈XE \in XE∈X 的极限点。
极限点也称为聚点或累积点。包含在 EEE 中的每个非极限点称为 EEE 的孤立点。
定理1.7. 极限点的无限邻域
设 EEE 是度量空间 XXX 的子集。如果 ppp 是 EEE 的极限点,那么对于任意 r>0r>0r>0,Nr(p)N_r(p)Nr(p) 包含 EEE 中无穷多个点。
证明: 利用逆否命题来证明,不去证明 A⇒B\boldsymbol{A} \Rightarrow \boldsymbol{B}A⇒B,而是证明 ¬B⇒¬A\neg \boldsymbol{B}\Rightarrow\neg\boldsymbol{A}¬B⇒¬A。此时,B\boldsymbol{B}B 是“ppp 的邻域 NR(p)N_R(p)NR(p) 中包含 EEE 的无穷多个点”,所以 ¬B\neg \boldsymbol{B}¬B 是“ppp 的某个邻域只包含 EEE 的有限个点。
证明逆否命题: 假设 Nr(P)N_r(P)Nr(P) 只包含 EEE 中的有限点,则集合 Q=Nr(p)∩{p}Q = N_r(p) \cap \{ p\}Q=Nr(p)∩{p} 有限。当 QQQ 为空集时,¬A\neg \boldsymbol{A}¬A 自然成立。当 Q≠∅Q \neq \varnothingQ=∅ 时,记 QQQ 中所有点为 {p1,p2,⋯,pn}\{p_1,p_2,\cdots ,p_n\}{p1,p2,⋯,pn},令:
D={d(p,p1),d(p,p2),⋯,d(p,pn)}D =\{ d(p,p_1),d(p,p_2),\cdots,d(p,p_n)\}D={d(p,p1),d(p,p2),⋯,d(p,pn)}
由于 QQQ 有限,因此集合 DDD 有限,取得到 DDD 的最小值,此时令:
h≤minDh \leq min\ Dh≤min D
因此有 Nh(p)⊂Nr(p)N_h(p) \subset N_r(p)Nh(p)⊂Nr(p),从而:
Nh(p)∩E/{p}=∅N_h(p) \cap E / \{ p\} = \varnothingNh(p)∩E/{p}=∅
于是找到了一个 ppp 的邻域,不包含 EEE 中的任何点,因此该点不是 EEE 的极限点。
推论1.8. 有限集没有极限点
度量空间的有限子集没有极限点。
证明:如果有限集 E⊂XE \subset XE⊂X 有一个极限点 ppp,那么对于任意 r>0r>0r>0,存在 Nr(p)N_r(p)Nr(p) 包含 EEE 中无穷多点,因此 EEE 一定有无穷多点,与假设相悖。
定义1.9. 闭集
如果度量空间的一个子集包含其所有极限点,那么该子集就是一个闭集。即如果:
{p∈X∣p是 E的极限点}⊂E\{ p \in X\ | \ p\ 是\ E\ 的极限点\} \subset E{p∈X ∣ p 是 E 的极限点}⊂E
那么 EEE 是一个闭集。
例如,区间 (−3,3)(-3,3)(−3,3) 中,对于边界点 −3,3-3,3−3,3,可以找到任意 r>0,Nr(3),Nr(−3)r >0,N_r(3),N_r(-3)r>0,Nr(3),Nr(−3) 包含区间中的无限个点,但是边界点不属于区间 (−3,3)(-3,3)(−3,3) 中,因此,区间 (−3,3)(-3,3)(−3,3) 不是一个闭集,而区间 [−3,3][-3,3][−3,3] 是闭集,因此区间 [−3,3][-3,3][−3,3] 又称为闭区间。
推论1.10. 有限子集是闭集
度量空间的有限子集是闭集。
证明:根据推论1.8,有限集 E⊂XE \subset XE⊂X 没有极限点,因此 EEE 包含其所有极限点,所以 EEE 是闭集。
定义1.11. 稠密集
设 EEE 是度量空间 XXX 的一个子集,如果 XXX 的每一点均属于 EEE 或是 EEE 的极限点,那么 EEE 在 XXX 中是稠密的。即如果:
∀x∈X,x∈E或 x是 E的极限点\forall x \in X,x \in E \ 或\ x\ 是\ E \ 的极限点∀x∈X,x∈E 或 x 是 E 的极限点
那么 E⊂XE \subset XE⊂X 在 XXX 中是稠密的。
需要注意的是,稠密性是一种相对属性,不能简单的说一个集合是“稠密的”,只有在度量空间中讨论集合的稠密性才有意义。
定理1.12. Q \mathbb{Q} Q 在 R \mathbb{R} R 中稠密
有理数集 QQQ 在度量空间 RRR 中是稠密的。
证明:根据定义1.11,命题等价于证明“每一个实数要么是有理数,要么是有理数集的一个极限点”,等价于“不属于有理数的实数,是有理数 QQQ 的极限点”。
设全体无理数集合为 III,需要证明:
p∈I⇒∀r>0,Nr(p)∩Q≠{q}and≠∅p \in I \Rightarrow \forall r >0,N_r(p) \cap \mathbb{Q} \neq \{q\}\ and\ \neq \varnothingp∈I⇒∀r>0,Nr(p)∩Q={q} and =∅
通过构造有理数的方法,很容易得到对于任意 r>0r>0r>0,存在一个有理数 qqq 满足:
p−r<q<p+rp -r <q <p+rp−r<q<p+r
因此定理成立.
定义1.13. 内点
设 EEE 是度量空间 XXX 的一个子集,如果 ppp 的某个邻域包含在 EEE 中,那么点 ppp 就是 EEE 的内点。即如果:
∃r>0使得 Nr(p)⊂E\exist r >0\ 使得 \ N_r(p) \subset E∃r>0 使得 Nr(p)⊂E
那么 ppp 是 E⊂XE \subset XE⊂X 的内点。
定义1.14. 开集
如果度量空间的一个子集的所有点都是该集合的内点,那么这个子集就是一个开集,即如果:
∀p∈E,∃r>0使得 Nr(p)⊂E\forall p \in E,\exist r>0 \ 使得 \ N_r(p) \subset E∀p∈E,∃r>0 使得 Nr(p)⊂E
那么 E⊂XE \subset XE⊂X 是一个开集。
对于集合 (−3,3)(-3,3)(−3,3),取任意 p∈(−3,3)p \in (-3,3)p∈(−3,3),令:
r=min{∣−3−p∣,∣3−p∣}r =min\{ |-3-p|,|3-p|\}r=min{∣−3−p∣,∣3−p∣}
那么 Nr(p)⊂(−3,3)N_r(p) \subset (-3,3)Nr(p)⊂(−3,3),因此集合 (−3,3)(-3,3)(−3,3) 的每一个点都是该集合的内点,该集合为开集,所以称为“开区间”。
定理1.15. 所有邻域都是开集
度量空间 XXX 中的每一个邻域 Nr(p)N_r(p)Nr(p) 都是开集。
证明:根据开集的定义1.14,要证明每个邻域都是开集,即证明“取一个邻域 E=Nr(p)E=N_r(p)E=Nr(p),对于任意 q∈Eq \in Eq∈E,存在一个半径 k>0k > 0k>0,使得邻域 F=Nk(q)F =N_k(q)F=Nk(q) 包含在 EEE 中”:
任取一点 q∈Nr(p)q \in N_r(p)q∈Nr(p),有 d(p,q)<rd(p,q) < rd(p,q)<r,令:
k=r−d(p,q)k =r -d(p,q)k=r−d(p,q)
对于点 qqq 的邻域 Nk(q)N_k(q)Nk(q),任取一点 sss,有 d(q,s)<kd(q,s) < kd(q,s)<k。现在需要证明该点被 EEE 包含在内,即:s∈Nr(p)s \in N_r(p)s∈Nr(p):
根据度量空间性质三:
d(p,s)≤d(p,q)+d(q,s)=d(p,q)+kd(p,s) \leq d(p,q) +d(q,s) = d(p,q)+kd(p,s)≤d(p,q)+d(q,s)=d(p,q)+k
带回 k=r−d(p,q)k =r -d(p,q)k=r−d(p,q):
d(p,s)≤d(p,q)=rd(p,s) \leq d(p,q) =rd(p,s)≤d(p,q)=r
因此,所有的邻域都是开集。
定义 1.16. 完备集
如果度量空间的一个子集是闭集,并且它的所有点都是极限点,那么整个子集就是一个完备集。
在以上提到的例子中,只有 [−3,3][-3,3][−3,3] 这样的闭区间是完备集,而 (−3,3)(-3,3)(−3,3) 或 [−3,3]∩{100}[-3,3] \cap \{100\}[−3,3]∩{100} 这样的集合虽然是闭集,但不完备。
总结
对于度量空间 XXX 的每一个子集 EEE,我们先考虑其是否有界,在观察它的极限点(聚点)和内点,进而确定它是闭集、开集或完备集。
后续会深入阐述开集、闭集的性质,而现在,我要去吃饭了!
参考文献
【1】普林斯顿数学分析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