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a 10228 A Star not a Tree?
题目描述
卢克想要将他的家庭计算机网络从 10mbs\texttt{10mbs}10mbs 升级到 100mbs\texttt{100mbs}100mbs。他现有的网络使用 10base2\texttt{10base2}10base2(同轴)电缆,可以将任意数量的计算机以线性方式连接在一起。不幸的是,卢克无法使用现有的布线。100mbs\texttt{100mbs}100mbs 系统使用 100baseT\texttt{100baseT}100baseT(双绞线)电缆,每条电缆只能连接两个设备。
卢克选择了第二种方案:购买 NNN 张网卡和一个集线器(hub\texttt{hub}hub),并将他的 NNN 台计算机分别连接到集线器上。卢克可以随意布置电缆和放置集线器的位置,但计算机的位置是固定的。他想要最小化需要购买的电缆总长度。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测试用例的数量,后面跟着一个空行。
每个测试用例以一个正整数 N≤100N \leq 100N≤100(计算机的数量)开始,后面跟着 NNN 行,每行给出计算机在房间内的 (x,y)(x, y)(x,y) 坐标(单位为 mm\texttt{mm}mm)。所有坐标都是 000 到 100001000010000 之间的整数。
连续测试用例之间有一个空行。
输出格式
对于每个测试用例,输出一个数字,表示电缆段的总长度(四舍五入到最近的 mm\texttt{mm}mm),单独占一行。
连续两个测试用例之间输出一个空行。
题目分析
问题本质
这个问题可以抽象为:在平面上给定 NNN 个点(计算机的位置),需要找到一个点(集线器的位置),使得该点到所有给定点的欧几里得距离之和最小。
这实际上是一个经典的费马-韦伯问题(Fermat-Weberproblem\texttt{Fermat-Weber problem}Fermat-Weber problem),也称为几何中位数(geometricmedian\texttt{geometric median}geometric median)问题。
数学模型
给定 NNN 个点 Pi=(xi,yi)P_i = (x_i, y_i)Pi=(xi,yi),我们需要找到一个点 H=(hx,hy)H = (h_x, h_y)H=(hx,hy),使得目标函数最小化:
f(hx,hy)=∑i=1N(hx−xi)2+(hy−yi)2f(h_x, h_y) = \sum_{i=1}^N \sqrt{(h_x - x_i)^2 + (h_y - y_i)^2} f(hx,hy)=i=1∑N(hx−xi)2+(hy−yi)2
与质心(所有点的平均值)不同,几何中位数没有封闭形式的解析解,需要使用数值方法求解。
算法选择
我们使用 韦茨菲尔德算法(Weiszfeld’salgorithm\texttt{Weiszfeld's algorithm}Weiszfeld’s algorithm)来求解几何中位数。该算法是一个迭代算法,基本思想如下:
- 初始化:将几何中位数的初始估计值设为所有点的质心
- 迭代更新:根据当前估计值,使用加权平均来更新几何中位数的位置
- 收敛判断:当位置变化很小时停止迭代
迭代公式为:
H(k+1)=∑i=1NPi∥H(k)−Pi∥∑i=1N1∥H(k)−Pi∥H^{(k+1)} = \frac{\sum_{i=1}^N \frac{P_i}{\|H^{(k)} - P_i\|}}{\sum_{i=1}^N \frac{1}{\|H^{(k)} - P_i\|}} H(k+1)=∑i=1N∥H(k)−Pi∥1∑i=1N∥H(k)−Pi∥Pi
其中 ∥H(k)−Pi∥\|H^{(k)} - P_i\|∥H(k)−Pi∥ 表示当前估计点 H(k)H^{(k)}H(k) 到点 PiP_iPi 的欧几里得距离。
算法细节
- 初始值选择:将初始几何中位数设为所有点的质心,这样可以加速收敛
- 数值稳定性:当几何中位数与某个数据点重合时,分母可能为零,需要特殊处理
- 收敛条件:当连续两次迭代的位置变化小于某个阈值,或者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时停止
- 精度处理:最终结果需要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毫米
复杂度分析
- 每次迭代需要 O(N)O(N)O(N) 时间计算距离和权重
- 通常需要 O(1)O(1)O(1) 到 O(log1ϵ)O(\log \frac{1}{\epsilon})O(logϵ1) 次迭代即可收敛
- 对于 N≤100N \leq 100N≤100 的规模,算法非常高效
参考代码
// A Star not a Tree?
// UVa ID: 10228
// Verdict: Accepted
// Submission Date: 2025-10-16
// UVa Run Time: 0.000s
//
// 版权所有(C)2025,邱秋。metaphysis # yeah dot net#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cmath>
#include <iomanip>
using namespace std;
// 点结构体,表示二维坐标
struct Point {double x, y;Point(double x = 0, double y = 0) : x(x), y(y) {}
};
// 计算两点间的欧几里得距离
double distance(const Point& a, const Point& b) {return hypot(a.x - b.x, a.y - b.y);
}
// 使用Weiszfeld算法计算几何中位数
Point geometricMedian(const vector<Point>& points, int maxIterations = 200) {int n = points.size();// 初始点设为所有点的质心(平均值)Point median;for (const auto& p : points) {median.x += p.x;median.y += p.y;}median.x /= n;median.y /= n;// Weiszfeld算法迭代for (int iter = 0; iter < maxIterations; iter++) {Point numerator(0, 0); // 分子部分double denominator = 0; // 分母部分// 计算加权平均的分子和分母for (const auto& p : points) {double dist = distance(median, p);if (dist < 1e-12) {// 如果距离太小(接近某个数据点),跳过避免除零continue;}numerator.x += p.x / dist;numerator.y += p.y / dist;denominator += 1.0 / dist;}// 如果分母为零,说明几何中位数与某个数据点重合if (denominator == 0) {break;}// 计算新的几何中位数估计Point newMedian(numerator.x / denominator, numerator.y / denominator);// 检查是否收敛(位置变化很小)if (distance(newMedian, median) < 1e-12) {break;}// 更新几何中位数median = newMedian;}return median;
}
int main() {int cases;cin >> cases;bool firstCase = true;while (cases--) {int n;cin >> n;vector<Point> computers(n);for (int i = 0; i < n; i++) {cin >> computers[i].x >> computers[i].y;}// 计算几何中位数(最优集线器位置)Point hub = geometricMedian(computers);// 计算总电缆长度double totalLength = 0;for (const auto& computer : computers) {totalLength += distance(hub, computer);}// 输出结果(四舍五入到最近的整数)if (!firstCase) {cout << endl;}firstCase = false;cout << static_cast<int>(round(totalLength)) << endl;}return 0;
}
总结
本题通过几何中位数的概念和韦茨菲尔德算法,有效地解决了最优集线器放置问题。关键点在于:
- 理解问题本质是寻找使总距离最小的点
- 掌握韦茨菲尔德算法的原理和实现
- 注意数值稳定性和收敛条件处理
- 正确处理输入输出格式要求
该算法对于 N≤100N \leq 100N≤100 的规模非常高效,能够在合理时间内找到高质量的近似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