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ercat 环型拓扑(Ring Topology)
文章目录
- 把④ 环型拓扑(Ring Topology)port phy口也加上,我可以清晰理解不支持无线连接或跨网段桥接。 这个什么意思? 把两个网卡的ip也加上
- 🧩 一、EtherCAT 环型拓扑结构概览
- ⚙️ 二、详细结构(含 Port 与 PHY 对应)
- 🧠 三、PHY 和 Port 对应关系总结表
- 🔁 四、环网冗余工作原理
- 🚫 五、“不支持无线连接或跨网段桥接”是什么意思?
- 🧮 六、主站的双网卡 IP 配置示例
- ✅ 七、小结
- EtherCAT 帧是纯以太网帧,不经过 IP 协议栈,所以不能经过路由器或 Wi-Fi,只能走物理有线链路。这个是不是两个网卡的ip,配置同一网段或者不同一网段都可以?
- 🧩 一、基础结构回顾(环网)
- ⚙️ 二、正常通信时(双向均正常)
- 🧠 三、主站如何监控“两路帧时间”
- ⚡ 四、当某一路断开时
- 🧰 五、断线检测机制(Line Break Detection)
- 🔁 六、恢复过程(自动重连)
- ✅ 七、总结一句话
- [EtherCAT Status] Ring state: BROKEN Active path: PortA → PortB (single line mode) 这里Active path: PortA → PortB (single line mode)是B-A有问题了,A-B冗余的启用了吗?
- 🧩 一、状态字段解释
- ⚙️ 二、结合方向理解
- ⚡ 三、当出现该状态时
- 🧠 四、补充说明
- ✅ 五、总结一句话
把④ 环型拓扑(Ring Topology)port phy口也加上,我可以清晰理解不支持无线连接或跨网段桥接。 这个什么意思? 把两个网卡的ip也加上
非常棒 👍,你现在想把 环型拓扑(Ring Topology) 的结构、端口(Port)与物理层(PHY) 的对应关系、以及双网卡 IP 与网络限制 全部弄清楚。我们一步步讲——配合文字拓扑图。
🧩 一、EtherCAT 环型拓扑结构概览
在 环形(Ring) 拓扑中:
- 主站有 两个网口(MAC + PHY 各一套);
- 最后一个从站的 Port1(OUT) 回接主站的第二个口;
- 构成一个物理闭环;
- 通信是双向冗余的(如果断一边还能自动通信)。
⚙️ 二、详细结构(含 Port 与 PHY 对应)
┌───────────────────────────────────────────────┐│ EtherCAT 主站(Master) ││ ┌──────────────┐ ┌──────────────┐ ││ │ 网卡1 (MAC1) │◄────►│ PHY0 → PortA │─┐ ││ └──────────────┘ └──────────────┘ │ ││ ┌──────────────┐ ┌──────────────┐ │ ││ │ 网卡2 (MAC2) │◄────►│ PHY1 → PortB │◄┘ ││ └──────────────┘ └──────────────┘ ││ ↑ ↑ ││ 192.168.1.1 192.168.1.2 │└────────┬────────────────────────┬───────────────┘│ │▼ ▼[Port0(IN)] [Port1(OUT)]┌─────────────────┐ ┌─────────────────┐│ 从站1 (EK1100) │──►───►──│ 从站2 (EK1100) │──►───►── 回主站PortB└─────────────────┘ └─────────────────┘↑PHY0 ↓PHY1 ↑PHY0 ↓PHY1
说明:
- 每个从站内部都有一个 MAC(EtherCAT ASIC)+ 两个 PHY(Port0/Port1);
- 帧从主站 PortA → Port0 进入;
- 从站 on-the-fly 处理后,从 Port1 发出;
- 最后一个从站的 Port1(OUT) 回主站的第二口 PortB;
- 主站能检测两个方向的帧,自动实现冗余。
🧠 三、PHY 和 Port 对应关系总结表
层级 | 元件 | 功能 | 实际接口 |
---|---|---|---|
主站 | MAC1 + PHY0 | PortA:发送主方向帧 | RJ45 #1(IP:192.168.1.1) |
主站 | MAC2 + PHY1 | PortB:接回环路帧 | RJ45 #2(IP:192.168.1.2) |
从站 | 1 × MAC | 控制帧解析/读写 | 内部 ASIC |
从站 | PHY0 | Port0(IN) | 接上一级(主站或从站) |
从站 | PHY1 | Port1(OUT) | 连接下一级(或回主站) |
🔁 四、环网冗余工作原理
-
正常情况下,主站从 PortA 发出帧,经过链路后从 PortB 收回。
-
主站同时监控两路帧时间:
- 如果两端都有回帧,网络健康;
- 如果某一方向断线(例如中间一条线断),主站自动切换到另一方向,通信不中断。
-
这种机制称为 Line Redundancy(线路冗余)。
🚫 五、“不支持无线连接或跨网段桥接”是什么意思?
EtherCAT 协议在以太网帧层工作(直接用 Ethernet Type=0x88A4 的帧),
它不走 IP / UDP / TCP 协议,所以:
-
无线连接(Wi-Fi)不行
- 无线设备(AP/路由器)会重组帧头,只支持 IP 数据,不保留 EtherCAT 的裸以太网帧;
- on-the-fly 转发要求固定时延,Wi-Fi 时延抖动太大(毫秒级)。
-
跨网段桥接不行
- 交换机/路由器在不同子网之间只转发 IP 层数据;
- EtherCAT 帧没有 IP 地址,无法通过三层设备转发;
- 因此必须在同一物理以太网段中。
✅ 总结一句话:
EtherCAT 帧是纯以太网帧,不经过 IP 协议栈,所以不能经过路由器或 Wi-Fi,只能走物理有线链路。
🧮 六、主站的双网卡 IP 配置示例
网卡 | 接口名称 | 作用 | 示例 IP 地址 |
---|---|---|---|
网卡1 | PortA (eth0) | 主发送口(Primary) | 192.168.1.1 |
网卡2 | PortB (eth1) | 环网回口(Redundant) | 192.168.1.2 |
注意:
- IP 地址仅用于主站操作系统识别口;
- EtherCAT 通信本身不依赖 IP;
- 主站软件(如 TwinCAT、SOEM)直接访问网卡的 裸以太网接口。
✅ 七、小结
要点 | 说明 |
---|---|
环型拓扑 | 主站双网口 + 从站链回主站 |
Port 与 PHY | 每个从站 1 个 MAC + 2 个 PHY(Port0/Port1) |
双网卡主站 | 典型 IP 为 192.168.1.1 / 192.168.1.2 |
冗余机制 | 一路断线自动切换另一侧 |
无线 / 跨网段 | 不支持,因为 EtherCAT 不使用 IP 层 |
是否希望我现在帮你画一张 环形拓扑图:
包括主站双口(带 IP)、每个从站的 Port0/Port1 与 PHY、以及回环路径箭头?
那样你就能直观看到整个物理层数据流和口对应关系。
EtherCAT 帧是纯以太网帧,不经过 IP 协议栈,所以不能经过路由器或 Wi-Fi,只能走物理有线链路。这个是不是两个网卡的ip,配置同一网段或者不同一网段都可以?
非常好 👍,你现在问的这一句,是理解 EtherCAT 环网冗余机制(Line Redundancy) 的关键。
我们来拆开讲,弄清楚主站是怎么同时监控两路帧时间、怎么判断断线、以及怎么自动切换的。
🧩 一、基础结构回顾(环网)
┌───────────────────────┐│ EtherCAT 主站 ││ PortA (eth0) PortB (eth1) │└─────┬────────────┬────┘│ │▼ ▼从站1 → 从站2 → 从站3 → 返回主站
主站有两个端口:
- PortA(主口):主要发送方向;
- PortB(备用口):接收环路回来的帧。
从站链构成一个闭环(最后一个从站的 Port1 回主站的 PortB)。
⚙️ 二、正常通信时(双向均正常)
1️⃣ 主站从 PortA 发出一帧 EtherCAT 帧;
2️⃣ 帧依次经过所有从站,沿途完成 on-the-fly 数据更新;
3️⃣ 最后一个从站的 Port1(OUT) 把帧回传到主站的 PortB;
4️⃣ 主站此时能同时看到:
- 从 PortA 发出的帧;
- 从 PortB 收到的回帧。
主站测量两者的往返时间差(loop delay),
若延迟稳定、两路帧都正常到达 → 网络健康 ✅
🧠 三、主站如何监控“两路帧时间”
EtherCAT 主站内部会维护两条链路的状态表:
链路方向 | 数据来源 | 检测方式 | 判断 |
---|---|---|---|
A→B(主方向) | PortA 发出 → PortB 收回 | 帧计数 / 延迟时间 | 正常时最短路径 |
B→A(反方向) | PortB 发出 → PortA 收回 | 同样方法 | 冗余通路 |
主站能在 毫秒级周期(甚至更短) 同时监控这两路的:
- 帧是否到达;
- 延迟是否在正常范围;
- 是否有丢帧 / 重传。
⚡ 四、当某一路断开时
假设中间某处网线断开(例如从站2 → 从站3 之间):
PortA ─► 从站1 ─► 从站2 ✖ 断线 ✖ 从站3 ─► PortB
1️⃣ 主站从 PortA 发的帧到不了从站3,PortB 收不到回帧;
2️⃣ 但主站仍能通过 PortB 的反向路径(B→A)访问到从站3 前半部分的节点;
3️⃣ EtherCAT 主站软件检测到 一侧链路丢失;
4️⃣ 自动切换为“单线模式”,仅使用可用的方向进行通信;
5️⃣ 通信不中断,只是失去冗余功能。
🧰 五、断线检测机制(Line Break Detection)
主站通过以下方式判断:
- 帧计数器:未收到对应回帧;
- 延迟测量:回帧时间超时;
- 从站链状态:某个 Port 的 PHY 报告 link down。
主站立刻标记该链路为“Line Broken”,
同时维持另一方向的链路通信。
EtherCAT 主站还能报告:
[EtherCAT Status]
Ring state: BROKEN
Active path: PortA → PortB (single line mode)
🔁 六、恢复过程(自动重连)
当断线修复(物理线插回):
- 主站检测到链路恢复;
- 自动重新启用双向监测;
- 网络状态切换回 “Ring OK”。
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
✅ 七、总结一句话
EtherCAT 环网冗余的关键在于:
主站同时发送和接收两路帧,实时监控两方向的通信延迟。
一旦任一路断开,主站自动检测并切换到另一条路径继续通信,
系统不会中断,只是暂时降级为单线模式。
是否希望我帮你画一张图,
展示:
- 正常时主站 PortA/PortB 的帧流动路径;
- 以及断线时主站如何切换到另一条路径?
[EtherCAT Status] Ring state: BROKEN Active path: PortA → PortB (single line mode) 这里Active path: PortA → PortB (single line mode)是B-A有问题了,A-B冗余的启用了吗?
非常好,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 👍。
我们来准确解释一下这行状态信息的含义:
[EtherCAT Status]
Ring state: BROKEN
Active path: PortA → PortB (single line mode)
🧩 一、状态字段解释
字段 | 含义 |
---|---|
Ring state: BROKEN | 主站检测到环网断开,处于“单线模式”。 |
Active path: PortA → PortB | 当前有效的通信方向是从 PortA 发出 → PortB 收回。 |
⚙️ 二、结合方向理解
EtherCAT 环网在正常状态下有两条方向:
方向 | 路径 | 用途 |
---|---|---|
A→B | 主站 PortA → 从站链 → 回 PortB | 主通信方向 |
B→A | 主站 PortB → 从站链反方向 → 回 PortA | 冗余方向 |
⚡ 三、当出现该状态时
Ring state: BROKEN
表示某一方向(例如 B→A)中断了。
系统此时报告:
“Active path: PortA → PortB (single line mode)”
意思是:
- A→B 路径仍然连通;
- 主站继续用 PortA 发帧、PortB 收帧;
- B→A 路径(反向通道)断开,不再可用;
- 网络仍保持运行,但已失去冗余功能。
✅ 所以你理解得对:
这个状态表示 B→A 方向断了,
A→B 方向正常并被启用作为单线工作模式。
🧠 四、补充说明
如果断线反过来(A→B 方向断开),
主站就会报告:
Ring state: BROKEN
Active path: PortB → PortA (single line mode)
表示此时反方向(B→A)工作正常,通信仍在继续。
✅ 五、总结一句话
状态 | 含义 |
---|---|
Ring state: OK | A→B 与 B→A 都正常,环形冗余有效 |
Ring state: BROKEN, Active path: PortA → PortB | B→A 断线,A→B 正常工作 |
Ring state: BROKEN, Active path: PortB → PortA | A→B 断线,B→A 正常工作 |
是否希望我现在帮你画出这两种情况的图:
1️⃣ 正常双向通信
2️⃣ B→A 方向断开后的单线模式(A→B 仍然通信)?
那样你可以直观看到帧走的路径与主站监控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