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白皮书-架构
为提升不同地域之间以及终端用户网络访问性能,客户可基于阿里云GA全球加速产品,自动优化公网访问链路,提 供优质的终端用户访问接入,优化最后一公里网络质量。通过将分布在全球的用户流量就近接入阿里云,以及通过高质 量的核心骨干网专线回源,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全球网络加速能力。同时,针对跨境访问慢的问题,覆盖全球的互联网 加速使跨境传输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一句话概括
-
阿里云:全局流量管理(GTM)
-
微软 Azure:流量管理器(Traffic Manager)
-
亚马逊 AWS:Route 53(主要功能,包含流量管理策略)
这三者都属于 DNS 级流量调度系统。它们的核心原理是通过智能解析域名,将用户的请求导向后端不同的服务端点(Endpoint),以实现高可用性、降低延迟和蓝绿部署等目的。它们本身不代理或转发数据流量,只告诉客户端(浏览器、APP等)“去哪里”访问服务。
特性/维度 | 阿里云 GTM | Azure 流量管理器 | AWS Route 53 |
---|---|---|---|
核心定位 | 云上应用容灾与多活 | 全球Azure服务流量调度 | 全功能DNS服务与流量管理 |
生态集成 | 优势:与阿里云产品(SLB、WAF、DDoS高防)深度集成,配置简单无缝。 | 优势:与Azure App Service、VM、Cloud Service等无缝集成,体验流畅。 | 优势:与AWS全栈服务(ELB、EC2、S3等)完美融合,是AWS架构的默认选择。 |
功能丰富度 | 功能全面,满足常见容灾和多活场景,但高级功能相对较少。 | 提供4种核心路由策略,覆盖绝大多数应用场景,简单易用。 | 绝对优势:提供最丰富的路由策略(如Geoproximity),功能最强大和最灵活。 |
性能与延迟 | 依托阿里云全球加速网络,在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表现优异。 | 依托微软全球网络,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稳定的低延迟解析。 | 拥有极其庞大的全球DNS服务器网络(Anycast),解析延迟低,可靠性极高。 |
成本 | 按健康检查次数和解析次数计费,价格相对有竞争力。 | 按每月收到的DNS查询次数计费,定价清晰。 | 按托管区域和查询次数计费,对于超大规模应用成本可能较高,但功能对得起价格。 |
易用性与文档 | 中文控制台和文档,对国内用户友好,学习成本低。 | 界面直观,与Azure门户整合好,文档详尽。 | 控制台功能强大但稍显复杂,文档极其全面(但主要为英文)。 |
劣势 | 主要劣势:在中国以外的全球生态和影响力不如AWS和Azure,与非阿里云服务集成可能较复杂。 | 功能上不如AWS Route 53丰富(如缺少Geoproximity),更侧重于调度Azure自身服务。 | 对于纯中国国内业务,由于合规和政策原因,其中国区服务需要通过有资质的合作伙伴(如Sinnet、NWCD)使用,可能会有一些复杂性和额外成本。 |
-
选择阿里云 GTM 如果:
-
你的业务主要部署在阿里云上,特别是核心业务在中国。
-
你需要一个与阿里云生态(如SLB、云服务器ECS)开箱即用、深度集成的解决方案。
-
你的团队更熟悉中文环境和国内的技术支持流程。
-
-
选择 Azure 流量管理器 如果:
-
你的应用和服务全部或大部分构建在 Microsoft Azure 云上。
-
你的需求是标准的流量路由(故障转移、加权、延迟优化、地理路由),不需要AWS那些非常高级的功能。
-
你的企业正在使用Microsoft的企业服务套件(如Office 365),希望统一管理。
-
-
选择 AWS Route 53 如果:
-
你的架构构建在 AWS 上,或者是一个复杂的多云/混合云架构。
-
你需要最强大、最灵活的流量管理功能(例如地理邻近路由)。
-
你的业务是面向全球的,需要最大规模的、性能极高的全球DNS网络支撑。
-
你对成本不那么敏感,更追求极致的可靠性和功能。
-
在企业出海扩展阶段,针对具体稳定性风险项,采用适配的治理方案。借助云治理中心识别风险并自助一键修复, 利用卓越架构(Well-Architected, WA)TOOLS问卷识别风险并实施治理方案,通过配置审计+云助手+FC实现主机风险 识别与治理,全方位提升架构卓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