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N是和RNN一样的吗?多次循环,但是更新的是同一批参数?
GNN(图神经网络)和RNN(循环神经网络)不一样,虽然两者都存在“参数共享”的核心设计,但“循环”的本质、目的和数据场景完全不同,不能简单等同。下面从你关心的“循环逻辑”和“参数更新”切入,结合两者的核心差异展开说明:
一、先明确核心结论
RNN的“循环”是沿“时间步”的序列循环,目的是捕捉时序依赖(如句子中“词的先后顺序”);GNN的“循环”(若存在)是沿“图结构的消息传递轮次”的空间循环,目的是捕捉节点的“多跳邻居依赖”(如社交网络中“朋友的朋友”的影响)。两者的参数共享逻辑也完全不同。
二、RNN:沿“时间步”循环,参数全共享
RNN的设计初衷是处理序列数据(如文本、语音、时间序列),这类数据的核心特征是“元素有先后顺序”(即“时间维度”)。
1. RNN的“循环”逻辑
以文本处理为例(每个词是一个时间步t
):
- 输入:第
t
个词的嵌入向量x_t
; - 隐藏状态:
h_t = σ(W·h_{t-1} + U·x_t + b)
,其中h_{t-1}
是上一个时间步的隐藏状态; - 循环本质:每一步都依赖“前一步的结果”,相当于把“同一个计算模块”(用
W、U、b
定义)沿时间步重复执行,直到序列结束(如句子的最后一个词)。
简单说:RNN的“循环”是**“时间上的重复”**,必须按顺序执行(先算h_1
,再算h_2
,…,最后算h_T
)。
2. RNN的“参数共享”
RNN的所有时间步共享同一套参数(W
:隐藏状态的权重,U
:输入的权重,b
:偏置)。
原因:
- 减少参数数量(若每个时间步用不同参数,序列越长参数越多,易过拟合);
- 保证“相同语义的词在不同位置有一致的处理逻辑”(如“猫”在句子开头和结尾都被识别为“动物”)。
三、GNN:沿“消息传递轮次”循环(非必需),参数“同层共享”
GNN的设计初衷是处理图结构数据(如社交网络、分子结构、知识图谱),这类数据的核心特征是“元素(节点)通过边连接,无固定顺序”(即“空间维度”)。
GNN的核心逻辑是“消息传递”:节点通过聚合“邻居节点的信息”来更新自身的嵌入(相当于“向邻居学习”)。而“循环”并非所有GNN都必需,需分情况讨论:
1. GNN的“循环”逻辑(仅部分场景存在)
GNN的“循环”是“空间上的多轮迭代”(即“消息传递轮次k
”),目的是让节点获取“更远邻居的信息”:
- 1轮迭代:节点仅聚合“1跳邻居”(直接相连的节点)的信息;
- 2轮迭代:节点聚合“1跳邻居 + 2跳邻居”(邻居的邻居)的信息;
- …
k
轮迭代:节点聚合“k
跳以内所有邻居”的信息。
注意:
- 基础GNN(如GCN、GAT)通常是“单层/少数几层”,即“有限轮次的消息传递”,并非像RNN那样“沿序列长度无限循环”;
- 只有特殊GNN(如图循环网络GRN、深度GNN)会进行多轮循环,但循环的“维度”是“邻居范围”,而非“时间”。
2. GNN的“参数共享”
GNN的参数共享是“同一层内所有节点共享”,而非“跨轮次共享”(若多轮,则每一轮有独立参数):
- 例:GCN的某一层中,所有节点计算嵌入时,都使用同一套权重矩阵
W
; - 原因:图中节点无固定顺序,需保证“相同类型的节点(如社交网络中的“用户”)有一致的聚合逻辑”,同时减少参数数量。
对比RNN:RNN是“所有时间步共享同一套参数”,GNN是“同层所有节点共享同一套参数,不同轮次(层)参数独立”。
四、GNN与RNN的核心差异对比
为了更清晰区分,用表格总结关键维度:
对比维度 | RNN(循环神经网络) | GNN(图神经网络) |
---|---|---|
核心处理数据 | 序列数据(有时间顺序,如文本、语音) | 图结构数据(无固定顺序,如社交网络) |
“循环”的本质 | 沿时间步循环(时序依赖) | 沿消息传递轮次循环(空间依赖) |
循环的必要性 | 必须循环(需处理完整序列) | 非必须(1轮可获取1跳信息,多轮可选) |
参数共享方式 | 所有时间步共享同一套参数 | 同层节点共享参数,不同轮次参数独立 |
计算顺序 | 严格顺序(先t=1 ,后t=2 …) | 可并行(同一轮中所有节点可同时计算) |
五、关键澄清:避免“循环=参数共享”的误解
你提到的“多次循环,但是更新的是同一批参数”,仅符合RNN的逻辑,不符合GNN:
- RNN的“循环”是“时间上的重复使用同一批参数”;
- GNN若有“循环”(多轮消息传递),每一轮都是“使用新的参数”(不同层参数不同),并非“更新同一批参数”。
简言之:RNN是“一次参数,多次循环使用”;GNN是“多次循环(轮次),每次使用不同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