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素密度的几何重要性剔除(Voxel Density Culling)
🧠 一、算法原理概述
核心思想:
通过将零件或场景空间离散化为均匀体素网格(Voxel Grid),统计每个零件在体素空间中占据的密度分布,从而得到几何的重要性指标。
小零件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占用体素数量极少;
体素分布稀疏且集中;
在全局空间中的占据比例低。
因此,通过体素密度可以度量一个零件的“几何重要性”或“存在感”,并基于此实现自动剔除。
⚙️ 二、算法步骤
Step 1:定义体素空间(Voxelization)
确定空间边界:
对整个场景或模型求全局包围盒。
划分体素网格:
按给定分辨率离散化空间。
每个体素大小:体素索引计算:
任意顶点所在体素索引:
Step 2:几何体素化(Geometry Voxelization)
将每个几何体(零件)转换为体素占用:
对每个三角形面片执行体素扫描(3D Bresenham 或 GPU Rasterization)。
标记体素占用矩阵:
加速策略:
GPU上使用三维纹理渲染到 Framebuffer;
或使用 compute shader 并行体素填充。
Step 3:计算体素密度(Voxel Density)
对于第 (p) 个零件,其体素密度定义为:
即零件在整个体素空间中所占的体素比例。
若采用局部包围盒,则可定义局部密度:
反映该零件在自身包围盒内的充实度(compactness)。
Step 4:计算重要性指标(Importance Metric)
定义综合几何重要性:
其中:
:全局占据密度;
:局部紧凑密度;
:体素聚集度(可由体素间欧式距离的方差计算);
:权重。
直观解释:
如果一个零件在全局体素网格中几乎不占空间(低全局密度),同时在自身包围盒中也非常稀疏(低局部密度),则说明它是“小零件”,应剔除。
Step 5:剔除判定(Culling Decision)
根据重要性阈值 判断:
剔除(小零件)
阈值可自适应设置,例如根据全体零件的重要性分布:
其中 和
为所有零件的均值和标准差,
通常取 0.5~1.5。
🧮 三、算法性能与复杂度分析
指标 | 表达式 | 含义 |
---|---|---|
体素化时间复杂度 | 与三角形数量成线性 | |
存储开销 | 可压缩存储(bitmask) | |
并行性 | 极高 | 可GPU实现 |
剔除判定 | 与零件数量线性相关 |
在现代GPU上,采用128³或256³分辨率体素网格即可在几十毫秒内完成整个装配体的体素密度评估。
📊 四、可视化与实现建议
(1)重要性可视化
将每个零件的重要性
映射为颜色(红=高,蓝=低)。
支持交互式阈值滑动调整。
(2)工程实现方案
模块 | 技术 | 说明 |
---|---|---|
体素化 | GPU Compute Shader 或 OpenVDB | 高速并行体素填充 |
存储结构 | 稀疏八叉树(Sparse Voxel Octree) | 节省内存 |
剔除判断 | CUDA / OpenCL Reduce 操作 | 并行求密度分布 |
渲染管线 | LOD控制 + Visibility Culling | 保留高重要度零件 |
🧠 五、优缺点总结
优点 | 缺点 |
---|---|
✅ 可量化几何“存在感” | ❌ 对体素分辨率敏感 |
✅ 稳健,适合异形零件 | ❌ 占用显存较高 |
✅ 可并行实现,实时性强 | ❌ 对动态几何需实时更新体素 |
✅ 可与显著性/遮挡分析结合 | ❌ 初始化代价略高 |
🧩 六、进阶扩展方向
基于多分辨率体素(Mipmap Voxel Density)
在不同分辨率层上统计体素密度,实现“层次重要性剔除”。
类似于多层LOD,可快速剔除低层不重要零件。结合视角加权(View-Weighted Density)
在计算体素密度时加入视点方向投影权重:
用于可视化加速,剔除不可见小件。体素占据率的时间平滑(Temporal Stability)
对连续帧使用指数加权平均,避免闪烁:
💻 七、C++ 实现框架(伪代码)
struct Part {std::vector<Triangle> mesh;BoundingBox bbox;float importance;
};float computeVoxelDensity(Part& part, const VoxelGrid& grid) {int occupied = 0;for (auto& tri : part.mesh) {auto voxels = voxelizeTriangle(tri, grid);for (auto& v : voxels) grid.mark(v);}occupied = grid.countOccupied();return (float)occupied / grid.totalVoxels();
}void voxelDensityCulling(std::vector<Part>& parts, VoxelGrid& grid, float threshold) {for (auto& part : parts) {float globalDensity = computeVoxelDensity(part, grid);float localDensity = computeVoxelDensity(part, grid.local(part.bbox));part.importance = 0.6f * globalDensity + 0.4f * localDensity;}float mean = computeMean(parts, &Part::importance);float stddev = computeStdDev(parts, &Part::importance, mean);float I_th = mean - 0.5f * stddev;for (auto& part : parts)if (part.importance < I_th)part.setHidden(true);
}
🧾 八、实际应用案例
软件 | 应用场景 | 特征 |
---|---|---|
PDPS | 装配模型可视化 | 用体素密度筛除螺栓、螺母等微件 |
Teamcenter Visualization | 结构层级显示 | 结合局部密度与层次重要性 |
CATIA Composer | 轻量化导出 | 多分辨率体素剔除法 |
Unreal Engine / Unity | 工业模型导入优化 | GPU体素化剔除小件 |
🎯 总结
基于体素密度的几何重要性剔除(Voxel Density Culling)
是一种兼具物理意义与视觉一致性的几何轻量化技术,尤其适合:
装配体轻量化可视化;
仿真求解预处理;
实时渲染剔除;
复杂场景中“微件”检测。
它的关键优势在于:
✅ 几何无关(适用于任意形状)
✅ 可GPU并行
✅ 可量化、可解释
✅ 可与层次LOD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