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是理解互联网、局域网等通信系统的核心,涵盖网络架构、核心协议、关键设备、地址体系等核心模块。以下从基础概念到核心原理,系统梳理网络知识的核心内容,帮助建立完整的网络认知框架。

一、网络的基本概念: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或设备(如手机、服务器、打印机),通过通信线路(网线、无线信号)和通信设备(路由器、交换机)连接起来,并借助网络协议(如 TCP/IP)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1. 网络的核心作用
  • 资源共享:共享硬件(如打印机、服务器存储)、软件(如办公软件、云应用)、数据(如共享文档、数据库)。
  • 数据通信:实现设备间的信息传递(如微信消息、网页加载、视频通话)。
  • 分布式处理:将复杂任务拆分到多个计算机上协同完成(如云计算、大数据分析)。
2. 网络的基本组成
  • 节点(Node):网络中的设备,包括 “终端节点”(如手机、电脑)和 “交换节点”(如路由器、交换机)。
  • 链路(Link):连接两个节点的物理或逻辑通道(如网线、Wi-Fi 信号、光纤)。
  • 协议(Protocol):设备间通信的 “规则约定”(如如何打包数据、如何识别目标设备),是网络通信的核心。

二、网络的分类:按覆盖范围划分

最常用的分类方式是按地理覆盖范围,不同类型的网络对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网络类型英文缩写覆盖范围典型场景特点
局域网LAN小范围(如家庭、公司)家里的 Wi-Fi、公司办公网络速度快(100Mbps~10Gbps)、延迟低、成本低
城域网MAN城市范围(如某市)城市政务网、运营商的城域骨干网覆盖介于 LAN 和 WAN 之间,连接多个 LAN
广域网WAN大范围(跨城市 / 国家)互联网、企业跨省分公司网络依赖运营商线路(如光纤、5G),速度较慢、延迟较高
互联网(Internet)-全球范围浏览网页、视频通话、在线游戏由无数 LAN/WAN 互联而成,是最大的公共网络

三、网络架构:分层模型(OSI 与 TCP/IP)

  为了简化网络设计和调试,工程师将网络通信的复杂流程拆分为不同层次,每一层负责特定功能(“分层解耦” 思想)。最经典的是 OSI 七层模型,而实际应用中以 TCP/IP 四层模型为主。

1. OSI 七层模型(理论参考模型)

从下到上分为 7 层,每层通过 “接口” 与上下层交互,通过 “协议” 与对等层通信:

  1. 物理层:最底层,负责 “物理信号传输”(如网线的电信号、Wi-Fi 的无线信号),定义硬件接口(如 RJ45 网线头、光纤接口)。
  2. 数据链路层:负责 “相邻设备间的可靠传输”,将物理层的信号封装成 “帧”(数据包的基本单位),并处理冲突(如以太网协议)。
  3. 网络层:负责 “跨网络的路由”,确定数据从源设备到目标设备的 “路径”,核心是 IP 协议(给设备分配 IP 地址,实现跨网段通信)。
  4. 传输层:负责 “端到端的可靠通信”,核心是 TCP(可靠、面向连接)和 UDP(不可靠、无连接)协议,确保数据不丢失、不重复。
  5. 会话层:负责 “建立和管理通信会话”(如建立 TCP 连接、断开连接),较少单独关注(实际被 TCP 层整合)。
  6. 表示层:负责 “数据格式转换”(如加密 / 解密、压缩 / 解压、编码转换,如 HTTPS 的 SSL 加密)。
  7. 应用层:最上层,直接面向用户应用(如 HTTP 用于网页、FTP 用于文件传输、DNS 用于域名解析)。
2. TCP/IP 四层模型(实际应用模型)

OSI 模型过于复杂,实际互联网采用 TCP/IP 四层模型,与 OSI 的对应关系如下:

TCP/IP 四层模型对应 OSI 层次核心功能典型协议
应用层应用层 + 表示层 + 会话层提供用户应用接口HTTP、HTTPS、DNS、FTP
传输层传输层端到端可靠通信TCP、UDP
网络层网络层跨网络路由(IP 地址)IP(IPv4/IPv6)、ICMP
网络接口层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物理信号传输 + 相邻设备通信以太网、Wi-Fi

四、核心网络协议:通信的 “规则”

协议是网络的 “语言”,以下是最基础、最常用的协议:

1. IP 协议(网络层):给设备 “分配地址”
  • 作用:为每个接入网络的设备分配唯一的 “IP 地址”,确保数据能找到目标设备(类似 “家庭住址”)。
  • 分类
    • IPv4:32 位地址,格式为 “点分十进制”(如 192.168.1.1),总数量约 43 亿个,已耗尽。
    • IPv6:128 位地址,格式为 “冒分十六进制”(如 2001:0db8:85a3:0000:0000:8a2e:0370:7334),数量极多(足够给地球上每粒沙子分配地址),是未来的主流。
  • IP 地址的类型
    • 公网 IP:互联网中唯一的地址(如百度服务器的 IP:180.101.49.11),需向运营商申请。
    • 私网 IP:局域网内使用的地址(如 192.168.x.x、10.x.x.x),不同局域网可重复,通过 “路由器” 转换为公网 IP 上网(NAT 技术)。
2. TCP 协议(传输层):“可靠” 的通信
  • 特点:面向连接、可靠传输、有序传输(类似 “打电话”,先拨号建立连接,说话有顺序,对方听不清会要求重说)。
  • 核心机制
    • 三次握手:建立 TCP 连接(客户端→服务器、服务器→客户端、客户端→服务器),确保双方都能收发数据。
    • 四次挥手:断开 TCP 连接,确保数据传输完成后再断开。
    • 重传机制:如果数据丢失,接收方会要求发送方重传。
  • 适用场景:对可靠性要求高的场景(如浏览网页、下载文件、微信文字消息)。
3. UDP 协议(传输层):“快速” 的通信
  • 特点:无连接、不可靠、无序传输(类似 “发短信”,直接发送,不确认对方是否收到,也不保证顺序)。
  • 优势:速度快、开销小(无需建立连接和重传)。
  • 适用场景:对实时性要求高、可容忍少量数据丢失的场景(如视频通话、直播、在线游戏)。
4. HTTP/HTTPS 协议(应用层):网页通信的 “语言”
  •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浏览器与网页服务器之间传输数据(如加载百度首页),明文传输(数据容易被窃取或篡改),默认端口 80。
  • HTTPS:HTTP+SSL/TLS 加密,加密传输(数据被加密,即使被窃取也无法破解),默认端口 443,现在主流网站(如淘宝、微信)都使用 HTTPS。
5. DNS 协议(应用层):“域名解析”
  • 作用:将易记的 “域名”(如www.baidu.com)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的 “IP 地址”(如 180.101.49.11),因为用户记不住 IP,但能记住域名。
  • 过程:当你输入 “www.baidu.com” 时,浏览器会先向 DNS 服务器请求解析,得到 IP 后再连接服务器加载网页。

五、关键网络设备:连接与转发的 “桥梁”

不同设备负责不同的网络功能,常见设备如下:

  1. 交换机(Switch)

    • 作用:用于局域网(LAN)内连接多个设备(如电脑、手机、打印机),根据 “MAC 地址”(设备的硬件地址,类似 “身份证号”)转发数据,实现局域网内的通信。
    • 特点:只在局域网内工作,不能跨网段(如不能将 192.168.1.x 的设备连接到 192.168.2.x)。
  2. 路由器(Router)

    • 作用: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如将家庭 LAN 连接到运营商的 WAN),根据 “IP 地址” 路由数据,是实现 “跨网段通信” 和 “接入互联网” 的核心设备。
    • 常见场景:家里的无线路由器,既作为交换机(提供 Wi-Fi 连接局域网设备),又作为路由器(将私网 IP 转换为公网 IP,接入互联网)。
  3. 网关(Gateway)

    • 作用:网络的 “出入口”,是设备访问其他网络的 “必经之路”(如家庭网络的网关通常是路由器的私网 IP:192.168.1.1)。
    • 本质:网关是一个 “协议转换设备”,可由路由器兼任。
  4. 调制解调器(Modem,“猫”)

    • 作用:将运营商的 “模拟信号”(如光纤、网线信号)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的 “数字信号”,是接入互联网的 “第一道关卡”(如宽带猫、光猫)。

六、总结:网络通信的基本流程(以浏览网页为例)

以 “你在电脑上打开www.baidu.com” 为例,梳理完整的网络流程,帮助理解上述知识:

  1. 你输入域名 “www.baidu.com”,浏览器先向DNS 服务器发送解析请求,得到百度服务器的 IP 地址(如 180.101.49.11)。
  2. 浏览器通过TCP 协议与百度服务器进行 “三次握手”,建立可靠连接。
  3. 浏览器通过HTTP/HTTPS 协议向百度服务器发送 “获取首页” 的请求数据,数据经过以下分层处理:
    • 应用层:封装 HTTPS 请求数据;
    • 传输层:封装 TCP 头部(包含端口号);
    • 网络层:封装 IP 头部(包含源 IP:你的电脑私网 IP,目标 IP:百度服务器 IP);
    • 网络接口层:封装以太网帧(包含 MAC 地址),通过网线 / Wi-Fi 发送到路由器。
  4. 路由器根据目标 IP(百度服务器 IP),将数据转发到运营商的 WAN,再通过互联网路由到百度服务器。
  5. 百度服务器接收数据,处理后返回 “网页数据”,按相同的分层流程反向传输到你的电脑。
  6. 浏览器接收数据,解析后显示百度首页,最后通过 “四次挥手” 断开 TCP 连接。

通过以上内容,可掌握网络的 “基本概念→分层架构→核心协议→关键设备→通信流程”,为理解更复杂的网络知识(如子网划分、防火墙、VPN)打下基础。

http://www.dtcms.com/a/454531.html

相关文章:

  • 企业cms建站免费制作个人网页
  • UVa 237 Monitoring Wheelchair Patients
  • Linux I2C 子系统
  • 中国建设银行官网站预约纪念币网站关键词优化到首页后怎么做
  • 专业营销型网站建设费用货源网
  • Windows 11基本操作
  • 建设行业个人信息网站哔哩哔哩免费安装
  • 广州网站app制作公司c 网站做微信收款功能
  • 扒完网站代码之后怎么做模板安卓app开发需要学什么
  • 上海800做网站桂林昨晚发生的新闻
  • 【软件安装】
  • 正宗营销型网站建设用自己的手机做网站
  • 网站域名备案与不备案的区别可以免费看国外短视频app
  • 网站标题的设置方法北京建王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 什么是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做博客网站需要工具吗
  • 做电影种子下载网站违法吗东莞网站(建设信科网络)
  • 网站建设后怎么写银川seo公司
  • 湛江网站搜索引擎推广外贸流程询盘
  • 12. Pandas 数据合并与拼接(concat 与 merge)
  • 23ICPC澳门站补题
  • 怎样做淘宝的导购网站推广宣传片制作网站
  • 51zwd做网站淘宝网中国站电脑版登录
  • 快速搭建网站 开源软件开发工程师多少钱一个月
  • vue知识点-列表渲染+key
  • 花茶网站模板装修全包
  • discuz企业网站模板陕西住房城乡建设网站
  • 哪些网站可以做海报网站建设需要摊销几年
  • Mac怎么搭建网站开发环境微信公众号怎么进行网站建设
  • 深圳网站设计服务公如何创建个人博客wordpress
  • 国外网站网站wordpress技术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