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 的核心概念和例子
文章目录
- MCP 的核心概念
- 总体架构
- MCP Server 生命周期
- 三个主要步骤
- MCP 三大核心概念
- MCP 与 Function Calling 的区别与联系
- 丰富的 MCP 工具
- 一个最佳实践
MCP 的核心概念
总体架构
MCP主机:想要通过MCP访问数据的程序,如
Claude桌面版、IDE或AI工具
MCP客户端:与服务器保持1:1连接的协议客户端
MCP服务器:通过标准化的Model Context
Protocol公开特定功能的轻量级程序
本地数据源:MCP服务器可以安全访问的计算机文
件、数据库和服务
远程服务:MCP服务器可以连接的通过互联网(例
如,通过API)提供的外部系统
一个MCP应用的“智能水平”完全由其Host的实现质量决定。
Client 是一个位于Host和Server之间的协议客户端和状态管理器。
MCP Server 生命周期
三个主要步骤
- 实例化阶段:声明能力
- 连接与握手阶段
- 请求处理流程
整体逻辑为:接收-校验-分发-执行
MCP 三大核心概念
- Resources(资源)
MCP 里用来暴露数据的核心机制,一般为只读的数据库接口或者文件系统 - Tools(工具)
服务器提供一些函数或者 API,LLM 可以直接调用去完成具体任务。 - Prompts(提示)
“模板”或“剧本”,提供预定义的交互模式或者推理指引。
MCP 与 Function Calling 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Function Calling:内嵌于LLM中的模型决策能力。
MCP:是一套定义“如何工作”的基础设施协议。
联系:
FC 和基于 Prompt 的 MCP Server 可以整合,
比如 Cherry Studio 中的意图识别机制
丰富的 MCP 工具
https://github.com/punkpeye/awesome-mcp-servers/blob/main/README-zh.md
一个最佳实践
TRAE MCP 实践:用高德地图搭建旅游攻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