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鸿蒙NEXT跨设备通信:掌握URPC,实现远程程序调用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如何让设备之间像调用本地方法一样简单地进行远程调用?鸿蒙NEXT的URPC技术正是答案。

在智能设备日益普及的今天,多设备协同工作已经成为一种常见需求。想象一下,你可以用手机控制家里的智能电视播放视频,或在平板电脑上查看和编辑电脑上的文档。

这些场景都离不开跨设备的进程间通信(IPC)和远程过程调用(RPC)技术。

什么是URPC?

URPC(Unified Remote Procedure Call)是鸿蒙NEXT系统中跨设备通信的核心技术,它基于分布式软总线构建,让开发者能够像调用本地方法一样调用远程设备的方法。

URPC与IPC的区别

  • IPC:使用Binder驱动,用于设备内的跨进程通信

  • URPC:使用软总线驱动,用于跨设备跨进程通信

URPC的核心概念与工作原理

在URPC通信模型中,主要包含三个核心角色:

  • 客户端(Proxy):服务请求方,负责发送远程调用请求。

  • 服务端(Stub):服务提供方,接收并处理客户端的请求。

  • 系统能力管理者(SAMgr):管理系统能力(System Ability),协调Proxy和Stub之间的通信。

通信流程类似于构建一座无形的桥梁,将不同的智能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的自由流通:

  1. Stub端向SAMgr注册系统能力

  2. Proxy端从SAMgr获取Stub端的代理对象

  3. Proxy通过代理对象向Stub发送请求

  4. Stub处理请求并返回结果给Proxy

环境准备与配置

开发环境要求

  • DevEco Studio版本:NEXT Developer Beta1及以上

  • HarmonyOS SDK版本:NEXT Developer Beta1 SDK及以上

  • 支持设备:华为手机(标准系统)

权限配置

entry/src/main/config.json中申请必要的分布式权限:

json

{"reqPermissions": [{"name": "ohos.permission.DISTRIBUTED_DEVICE_STATE_CHANGE","reason": "用于监听分布式组网内设备状态变化"},{"name": "ohos.permission.GET_DISTRIBUTED_DEVICE_INFO","reason": "用于获取分布式组网内设备列表和信息"},{"name": "ohos.permission.DISTRIBUTED_DATASYNC","reason": "用于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交换"}]
}

依赖配置

在模块的CMakeLists.txthvigorfile.ts中添加URPC依赖:

text

# IPC场景
external_deps = ["ipc:ipc_single"]# RPC场景  
external_deps = ["ipc:ipc_core"]# 公共基础库
external_deps = ["c_utils:utils"]

实现URPC通信的详细步骤

1. 定义通信接口

首先需要创建一个接口类,继承IRemoteBroker,定义描述符、业务函数和消息码。

cpp

#include "iremote_broker.h"// 定义消息码
const int TRANS_ID_PING_ABILITY = 1;
const std::string DESCRIPTOR = "test.ITestAbility";class ITestAbility : public IRemoteBroker {
public:// DECLARE_INTERFACE_DESCRIPTOR是必需的DECLARE_INTERFACE_DESCRIPTOR(to_utf16(DESCRIPTOR));// 定义业务函数virtual int TestPingAbility(const std::u16string &dummy) = 0;
};

2. 实现服务端(Stub)

Stub端作为接收请求的一端,需要继承IRemoteStub并重写OnRemoteRequest方法。

cpp

#include "iability_test.h"
#include "iremote_stub.h"class TestAbilityStub : public IRemoteStub<ITestAbility> {
public:virtual int OnRemoteRequest(uint32_t code, MessageParcel &data, MessageParcel &reply, MessageOption &option) override;int TestPingAbility(const std::u16string &dummy) override;
};int TestAbilityStub::OnRemoteRequest(uint32_t code,MessageParcel &data, MessageParcel &reply, MessageOption &option)
{switch (code) {case TRANS_ID_PING_ABILITY: {std::u16string dummy = data.ReadString16();int result = TestPingAbility(dummy);reply.WriteInt32(result);return 0;}default:return IPCObjectStub::OnRemoteRequest(code, data, reply, option);}
}// 实现具体的业务逻辑
class TestAbility : public TestAbilityStub {
public:int TestPingAbility(const std::u16string &dummy) override {// 这里实现具体的业务逻辑return 0;}
};

3. 实现客户端(Proxy)

Proxy端是服务请求方,需要继承IRemoteProxy,实现接口类中的方法。

cpp

#include "iability_test.h"
#include "iremote_proxy.h"
#include "iremote_object.h"class TestAbilityProxy : public IRemoteProxy<ITestAbility> {
public:explicit TestAbilityProxy(const sptr<IRemoteObject> &impl);int TestPingAbility(const std::u16string &dummy) override;private:static inline BrokerDelegator<TestAbilityProxy> delegator_;
};TestAbilityProxy::TestAbilityProxy(const sptr<IRemoteObject> &impl): IRemoteProxy<ITestAbility>(impl)
{
}int TestAbilityProxy::TestPingAbility(const std::u16string &dummy)
{MessageOption option;MessageParcel dataParcel, replyParcel;dataParcel.WriteString16(dummy);int error = Remote()->SendRequest(TRANS_ID_PING_ABILITY, dataParcel, replyParcel, option);int result = (error == ERR_NONE) ? replyParcel.ReadInt32() : -1;return result;
}

4. 设备发现与连接

跨设备通信前,需要获取目标设备的NetworkId,这就像是给每个设备分配了一个唯一的身份证号码。

java

import ohos.distributedhardware.devicemanager.DeviceManager;
import ohos.distributedhardware.devicemanager.DeviceManagerCallback;
import ohos.distributedhardware.devicemanager.RemoteDevice;public class CrossDeviceCommunication {private DeviceManager deviceManager;// 获取本地设备信息public void getLocalDeviceInfo() {try {LocalDevice localDevice = deviceManager.getLocalDevice();String deviceName = localDevice.getDeviceName();String networkId = localDevice.getNetworkId();// 使用networkId进行跨设备通信} catch (DeviceManagerException e) {// 异常处理}}// 设备发现回调private DeviceManagerCallback deviceManagerCallback = new DeviceManagerCallback() {@Overridepublic void onDeviceFound(RemoteDevice remoteDevice) {// 发现新设备时处理String deviceName = remoteDevice.getDeviceName();String networkId = remoteDevice.getNetworkId();}};
}

实际应用场景

智能家居控制

在智能家居场景中,手机可以通过URPC向智能灯光系统发送指令,打开客厅的灯光,营造温馨的氛围。

多设备办公

在办公场景中,团队成员可以使用不同的设备实时共享文档、同步编辑进度,就像大家围坐在同一张办公桌前工作一样。

分布式计算

在多媒体处理场景中,手机可以发送视频文件到性能更强的平板设备进行编码处理,然后返回处理结果。

调试技巧

鸿蒙NEXT提供了强大的跨设备分布式应用调试功能:

  1. 设置断点:在涉及跨设备调用的代码行设置断点

  2. 启动调试:选择"Super App"调试配置,启动跨设备调试会话

  3. 跳转跟踪:当代码执行到跨设备调用时,使用Step Into(F7)自动跳转到被调用设备代码处

注意事项与最佳实践

  1. 数据传输限制:单个设备上跨进程通信时,传输的数据量最大约为1MB,过大的数据量请使用匿名共享内存

  2. 错误处理:所有远程调用都应添加适当的错误处理机制,处理网络异常、设备离线等情况

  3. 安全性考虑:敏感数据在传输前应进行加密处理,确保通信安全

  4. 性能优化:避免在频繁调用的方法中进行大量的数据传输,减少网络开销

总结

鸿蒙NEXT的URPC技术为开发者提供了简单高效的跨设备通信解决方案,大大降低了多设备协同应用的开发难度。通过本篇博客的介绍,相信您已经对URPC的基本概念、实现方法和使用场景有了初步了解。

URPC就像是搭建一座无形的桥梁,将不同的智能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的自由流通,让多设备协同工作变得更加简单自然。

随着鸿蒙生态的不断发展,URPC将在更多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用户带来真正无缝的多设备体验。

希望本篇博客能帮助您快速上手鸿蒙NEXT的URPC开发,期待看到您创造的精彩多设备应用!

http://www.dtcms.com/a/453320.html

相关文章:

  • 传统纸媒公司网站建设需求容桂网站建设
  • python爬虫(四) ---- yaml文件配置简单日志
  • 免费网站专业建站班级网页设计图片
  • 网站建设与功能模块最好的淘宝网站建设
  • Flink 内置 Watermark 生成器单调递增与有界乱序怎么选?
  • 怎么下载网站备案号wordpress首页显示文章图片
  • 扩展云镜像磁盘空间案例:AlmaLinux 9 云镜像扩展
  • 招聘网站上找在家做seo最好的工具
  • 常用的网站建设技术软件开发工程师招聘简章pdf
  • ppt免费网站专门查企业信息的网站
  • 临时造参数查全量数据
  • 国产能谱仪设计与验证核心经验教训简化表
  • 0.6 卷积神经网络
  • 架设网站flash不显示深圳网站自然优化
  • C++ ros2 debug
  • 深入解析:Object.prototype.toString.call() 的工作原理与实战应用
  • 浙江建设网站公司广告点击一次多少钱
  • 图表全能王 (ChartStudio) 新增多种图表支持,助力数据可视化
  • 网页制作免费网站网页制作工作总结
  • java快速复习
  • Day 24 - 文件、目录与路径 - Python学习笔记
  • 第9讲:函数递归——用“套娃”思维解决复杂问题
  • 东莞网站竞价推广运营百度云虚拟主机如何建设网站
  • 权限管理混乱微服务安全架构:OAuth2.0+JWT无感刷新方案非法请求拦截率
  • 北京理工大学网站开发与应用彩票网站开发彩票网站搭建
  • 网站建设公司重庆装修设计公司公司价格表
  • 厦门市建设局查询保障摇号网站首页系统开发板价格
  • 金溪网站建设制作电商系统开发公司
  • 直方图 vs 箱线图:两种看数据分布的思路差异
  • 构建AI智能体:五十六、从链到图:LangGraph解析--构建智能AI工作流的艺术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