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扣第470场周赛
题目链接如下:
https://leetcode.cn/contest/weekly-contest-470/
Q1. 计算交替和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交替和 定义为:将 nums 中偶数下标位置的元素 相加 ,减去 奇数下标位置的元素。即:nums[0] - nums[1] + nums[2] - nums[3]...
返回表示 nums 的交替和的整数。
示例 1:
输入: nums = [1,3,5,7]
输出: -4
解释:
偶数下标位置的元素是 nums[0] = 1 和 nums[2] = 5,因为 0 和 2 是偶数。
奇数下标位置的元素是 nums[1] = 3 和 nums[3] = 7,因为 1 和 3 是奇数。
交替和为 nums[0] - nums[1] + nums[2] - nums[3] = 1 - 3 + 5 - 7 = -4。
示例 2:输入: nums = [100]
输出: 100
解释:
唯一的偶数下标位置的元素是 nums[0] = 100,因为 0 是偶数。
没有奇数下标位置的元素。
交替和为 nums[0] = 100。提示:
1 <= nums.length <= 100
1 <= nums[i] <= 100
解题思路:按题意进行模拟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alternatingSum(vector<int>& nums) {int tot=0;for(int i=0;i<nums.size();i++){if(i&1) tot-=nums[i];else tot+=nums[i];}return tot;}
};
Q2. 按位异或非零的最长子序列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返回 nums 中 按位异或(XOR)计算结果 非零 的 最长子序列 的长度。如果不存在这样的 子序列 ,返回 0 。子序列 是一个 非空 数组,可以通过从原数组中删除一些或不删除任何元素(不改变剩余元素的顺序)派生而来。
示例 1:
输入: nums = [1,2,3]
输出: 2
解释:
最长子序列之一是 [2, 3]。按位异或计算为 2 XOR 3 = 1,它是非零的。
示例 2:
输入: nums = [2,3,4]
输出: 3
解释:
最长子序列是 [2, 3, 4]。按位异或计算为 2 XOR 3 XOR 4 = 5,它是非零的。
提示:
1 <= nums.length <= 10^5
0 <= nums[i] <= 10^9
解题思路:
如果所有元素异或起来为 0,那么任何去掉一个元素的子序列,异或就变成非 0,答案为n-1
如果所有元素异或起来非0,那答案就为n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longestSubsequence(vector<int>& nums) {int res=0,max_len=0,n=nums.size(); long long tot=0;for(int x: nums){res^=x;tot+=x;}if(res!=0) return n;if(n==1||tot==0) return 0;return n-1;}
};
// dp[i][j]; 以nums[i]结尾的异或值为j的非零子序列的长度
Q3. 移除K-平衡子字符串
给你一个只包含 '(' 和 ')' 的字符串 s,以及一个整数 k。
如果一个 字符串 恰好是 k 个 连续 的 '(' 后面跟着 k 个 连续 的 ')',即 '(' * k + ')' * k ,那么称它是 k-平衡 的。例如,如果 k = 3,k-平衡字符串是 "((()))"。
你必须 重复地 从 s 中移除所有 不重叠 的 k-平衡子串,然后将剩余部分连接起来。持续这个过程直到不存在 k-平衡 子串 为止。
返回所有可能的移除操作后的最终字符串。
子串 是字符串中 连续 的 非空 字符序列。
解题思路:这种括号很容易想到用栈解决, 当k=1时, 遍历到右括号,如果栈顶元素是左括号匹配成功就弹出栈顶元素,否则就入栈, 当k>1 时, 可以用pair来捆绑相同的字符,来统计相同字符的出现次数
class Solution {
public:string removeSubstring(string s, int k) {vector<pair<char,int>> st;for(auto& x: s){if(!st.empty() && st.back().first==x) st.back().second+=1;else st.emplace_back(x,1);if(x==')' && st.size()>1 && st.back().second==k && st[st.size()-2].second>=k){st.pop_back();st.back().second-=k;if(st.back().second==0) st.pop_back();}}string res;for(auto& x: st){res+=string(x.second,x.first);}return res;}
};
Q4. 统计和为 N 的无零数对
一个 无零 整数是一个十进制表示中 不包含数字 0 的 正 整数。
给定一个整数 n,计算满足以下条件的数对 (a, b) 的数量:a 和 b 都是 无零 整数。
a + b = n
返回一个整数,表示此类数对的数量。
示例 1:
输入: n = 2
输出: 1
解释:
唯一的数对是 (1, 1)。
示例 2:
输入: n = 3
输出: 2
解释:
数对有 (1, 2) 和 (2, 1)。
示例 3:
输入: n = 11
输出: 8
解释:
数对有 (2, 9)、(3, 8)、(4, 7)、(5, 6)、(6, 5)、(7, 4)、(8, 3) 和 (9, 2)。请注意,(1, 10) 和 (10, 1) 不满足条件,因为 10 在其十进制表示中包含 0。
提示:
2 <= n <= 10^15
解题思路:
设n的十进制字符串为s, 设当前数位 d=s[i], 我们需要将d拆分成两个[1,9]的数字,
例如n=234,
对于最低位4, 不借位拆, {1,3} {2,2}, {3,1} , 一共3种
借位拆:原数变成220 + 14, 14可以拆分成 5 种
一般地,借位会影响当前数位的值,从而影响拆分方案数
1. 设当前数位d=s[i]
2. 如果低位(i+1) 发生了借位, 那么把d减少 1,表示借给低位一个 1
3. d 也可以向高位(i−1)借 1,把 d 增加 10
4. 特别地,如果 d=0,那么把 d 减少 1 后 d=−1,此时必须向高位借 1
情况1:无前导0
设 d=a+b, 其中a,b都是[1,9]中的正整数
分类讨论:
1. d 不向高位借 1,我们计算的是 [1,9] 中的两数之和等于 d 的方案数,即 (a,b)=(1,d−1),(2,d−2),…,(d−1,1),一共有 d−1 个。特别地,如果 d<2,那么无解。
2. d 向高位借 1,我们计算的是 [1,9] 中的两数之和等于 d+10 的方案数,即 (a,b)=(d+1,9),(d+2,8),…,(9,d+1),一共有 9−d 个,或者说 19−(d+10) 个。情况2:有前导0
如果当前拆分出来一个0, 那么这个数当前位之前的其他位就只能为0了,例如: d=a+b, a=0, b=d;
分类讨论:
1. 如果d!=0, b=d,只有一种填法。如果 d<0 则必须向高位借 1
特别地,如果我们刚开始填前导零,那么 (a,b)=(0,d) 或者 (a,b)=(d,0) 是对称的。我们无需分别计算 a=0 和 b=0 的情况,只需计算其中一种情况,然后把方案数乘以 2
2. 如果 d=0,那么 b=d=0
如果 i>0,由于我们没有向高位借 1,那么 b 的高位至少有一个非零数字,b 前面不能都是 0。此时无解。
否则 i=0,两个数的最高位都是 0,这是合法的。例如 100=49+51,49 和 51 的百位都是前导零
根据上面的讨论,定义 dfs(i,borrowed,isNum) 表示在 [0,i] 中填数字,且满足如下约束时的方案数:
1. borrowed=true 表示被低位(i+1)借 1。
2. isNum=true 表示右边所填数位没有 0(无前导零)。递归边界:如果 i<0,那么 borrowed 必须是 false。是 false 则返回 1,不是则返回 0。
递归入口:为了获知低位的行为(是否借 1),要从最低位开始递归,即 dfs(∣s∣−1,false,true)。
class Solution {int fun(int b) {return max(min(b - 1, 19 - b), 0);}
public:long long countNoZeroPairs(long long n) {string d = to_string(n);int e = d.size();vector f(e, array<array<long long, 2>, 2>({{-1, -1}, {-1, -1}}));auto g = [&](this auto&& g, int h, bool i, bool j) -> long long {if (h < 0) return !i;long long& k = f[h][i][j];if (k != -1) return k;int l = d[h] - '0' - i;k = 0;if (j) {k = g(h - 1, false, true) * fun(l);k += g(h - 1, true, true) * fun(l + 10);}if (h < e - 1) {if (l) {k += g(h - 1, l < 0, false) * (j + 1);} else if (h == 0) {k++;}}return k;};return g(e - 1, false, true);}
};
感谢大家的点赞和关注,你们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祝大家国庆节快乐!!! ---202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