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C语言基础——基本认识
一、基本概念
机器语言(低级语言):事先设计好机器指令系统,规定好一条由若干个位 0 和 1 组成的指令使机器产生相应的操作,这些指令集合称为该机器的机器语言。机器语言紧密依赖机器硬件,因此也称低级语言。缺点:难学、难记、难写、难修改、难维护,依赖硬件。
汇编语言(低级语言):使用符号化的指令来代替直接的机器语言(二进制代码),使程序员更容易理解和编写面向硬件的程序,比高级语言贴近硬件,允许直接操作硬件底层资源,如寄存器和内存地址。
高级语言:接近人们习惯使用自然语言(一般为英语)和数学语言;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直观易学、易理解、易修改、易维护、易推管和通用性强。但一般需要特定的编译系统才能产生对应的二进制代码。
二、发展史与版本号
时间 | 版本 | 说明 |
1973 | 产生 | 最初的 C 语言只为编写 UNIX 操作系统而设计的程序语言 |
1978 | C 语言基础 | 奠定 C 语言基础,随Unix 系统在多个计算机系统上移植。 |
1983 | 83 ANSI C | |
1989 | C89 / C90 | 制定标准 C 语言,增强稳定性和可移植性 |
1995 | C95 | |
1999 | C99 | 新的数据类型(long、_Bool、float_t),新库函数等使 C 语言更加丰富和强大 |
2011 | C11 | 扩展功能,如支持多线程编程、原子操作等,简化了某些语言特性 |
2018 | C18 | 主要是一次修订版本,对C11小改动和补充,删除部分过时内容 |
三、常用集成开发环境
Dec-C ++ 、Visual Studio、Code、Turbo C
四、运行 C 程序的步骤和方法
程序:一组计算机能识别和执行的指令。
源程序: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
编译程序:使用源程序生成目标程序的一系列指令。
目标程序:由编译程序把源程序翻译成的二进制指令集合。
可执行的目标程序:目标程序与系统的函数库以及其他目标程序连接起来形成可执行的目标程序。
运行 C 程序的步骤:
- 使用 C 语言编辑工具编写源程序;文件后缀 xx.c xx.cpp
- 对源程序进行编译;文件后缀 xxx.obj
- 进行连接处理(linkage editor);文件后缀 xxx.exe
- 运行可执行程序,得到运行结果。
五、程序设计的任务
程序设计:是指从确定任务到得到结果、写出文档的全过程。
步骤:
- 问题分析
- 设计算法
- 编写程序
- 对源程序进行编辑、编译和连接
- 运行程序,分析结果
- 编写程序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