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文件,动态文件,静态网站,动态网站
最近在学习fastAPI开发的时候,学到了静态文件,比较疑惑,去问了问AI
贴一下我的 prompt:
fastAPI和web开发中,静态文件,动态文件,静态网站,动态网站分别定义是什么,请你对比分析,并且讲一下实际案例
好,这几个名词在 Web 开发里常常被提到,很多人混着用。我们可以逐个拆开,再结合 FastAPI 的场景和实际案例对比。
一、静态文件 (Static Files)
定义:不需要后端处理逻辑,浏览器直接请求就能得到的文件。内容不会随请求而变化。
常见类型:HTML、CSS、JavaScript、图片(jpg/png)、视频(mp4)、字体文件等。
在 FastAPI 中:可以用
StaticFiles
挂载一个目录来直接提供这些文件。
from fastapi.staticfiles import StaticFiles
app.mount("/static", StaticFiles(directory="static"), name="static")
这样访问 http://localhost:8000/static/logo.png
就能直接拿到 logo.png
。
实际案例:
一个电商网站的商品图片、前端框架的 JS 库文件。
你的前端 Vue/React 打包后的
/dist
文件夹(都是静态文件)。
二、动态文件 (Dynamic Files)
定义:由后端代码动态生成的响应,不是固定存在磁盘上的文件。内容会随着请求参数或数据库状态不同而变化。
形式:
API 返回的 JSON 数据
模板渲染生成的 HTML 页面(比如
Jinja2
模板)报表、日志下载(CSV/Excel 文件实时生成)
在 FastAPI 中:大多数
@app.get()
或@app.post()
定义的接口返回的都是动态响应。
from fastapi.responses import JSONResponse@app.get("/user/{user_id}")
async def get_user(user_id: int):return JSONResponse(content={"id": user_id, "name": f"user_{user_id}"})
这里 user_id=1
和 user_id=2
请求得到的内容不同,就是动态的。
实际案例:
用户在社交平台打开自己的主页,每次页面都根据数据库里的用户信息生成。
报表系统导出 Excel,每次文件都是现算出来的。
三、静态网站 (Static Website)
定义:由一组静态文件(HTML、CSS、JS、图片)组成,部署到服务器后,直接由 Web 服务器返回,不依赖后端逻辑。
特点:
内容固定(除非前端通过 Ajax 拉取数据)
性能高,成本低,可以直接放 CDN 上。
案例:
企业宣传官网(介绍公司、产品,没有复杂交互)。
用 GitHub Pages / Vercel 部署的个人博客(如 Hugo、Hexo 生成的博客)。
四、动态网站 (Dynamic Website)
定义:内容由后端逻辑生成,通常需要数据库、用户交互。页面内容会根据用户请求动态变化。
特点:
有注册登录系统
页面展示依赖数据库和业务逻辑
URL 可能相同,但不同用户看到的内容不同
案例:
淘宝、京东(商品价格、库存是动态的)
B 站(同一个视频页,登录后能看到不同推荐/弹幕)
你用 FastAPI 做的电商平台(商家端上架商品,客户端能实时看到变化)
对比总结
概念 | 定义 | 典型实现 | 案例 |
---|---|---|---|
静态文件 | 存在磁盘上,内容不变 | 图片、CSS、JS、前端打包文件 | 商品图片、Logo |
动态文件 | 后端生成,随请求变化 | API、模板渲染、导出报表 | 用户数据接口、下载报表 |
静态网站 | 全由静态文件构成,无后端逻辑 | HTML+CSS+JS | 企业官网、个人博客 |
动态网站 | 页面内容由后端动态生成 | Web 框架+数据库 | 电商平台、社交网站 |
👉 在 FastAPI 项目里,通常会 静态文件 + 动态文件混合使用:
静态文件:前端页面、样式、图片(挂载
/static
)。动态接口:提供 JSON API,前端通过 Ajax 调用。
整体上就是 动态网站(内容依赖数据库),除非你只做一个展示型博客才算“静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