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VTK常用类详解(第116章 vtkRibbonFilter带状过滤器类)
文章目录
- 1 vtkRibbonFilter带状过滤器 - 带状显示、带状管理、带状样式
-
- 1.1 带状过滤器概念与原理
-
- 带状几何的数学基础
- 带状过滤器的特点
- 1.2 核心功能特性
-
- 宽度控制机制
- 法向量处理
- 纹理坐标生成
- 1.3 数据结构与算法
-
- 带状几何生成算法
- 2 带状过滤器操作 - 带状位置、带状大小、带状内容
-
- 2.1 带状位置控制
-
- 精确位置定位
- 自适应位置调整
- 2.2 带状大小控制
-
- 动态宽度调整
- 多级宽度控制
- 2.3 带状内容管理
-
- 属性传递与插值
- 纹理坐标生成
- 3 带状过滤器应用 - 带状可视化、带状显示、带状动画
-
- 3.1 带状可视化应用
-
- 流线带状可视化
- 路径可视化
- 3.2 带状显示技术
-
- 多层带状显示
- 3.3 带状动画
-
- 波动动画效果
- 4 带状过滤器计算 - 带状尺寸、带状位置、带状布局
-
- 4.1 带状尺寸计算
-
- 自适应宽度算法
- 4.2 带状位置计算
-
- 法向量优化算法
- 4.3 带状布局优化
-
- 重叠避免算法
- 5 示例:带状过滤器 - 基于Examples/Visualization/RibbonFilter.cxx
-
- 5.1 完整示例代码
- 5.2 性能优化
-
- 几何简化
- 总结
1 vtkRibbonFilter带状过滤器 - 带状显示、带状管理、带状样式
1.1 带状过滤器概念与原理
vtkRibbonFilter是VTK中用于从线条生成带状几何体的过滤器,它将输入的多边形线条转换为具有宽度的带状表面。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流线可视化、路径显示和数据增强等场景。
带状几何的数学基础
带状过滤器基于以下几何原理:
- 切向量计算:沿着线条计算切向量
- 法向量投影:将法向量投影到垂直于切向量的平面上
- 宽度扩展:沿着投影法向量方向扩展线条宽度
数学表达式:
T = normalize(P[i+1] - P[i]) // 切向量
N_proj = normalize(N - (N·T)T) // 投影法向量
P_left = P + width * N_proj // 左边点
P_right = P - width * N_proj // 右边点
带状过滤器的特点
特性 | 描述 | 应用场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