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发展前景与培育技术(英文翻译稿)
红豆杉发展前景与培育技术
摘要:对红豆杉的发展前景进行阐述,培育技术进行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红豆杉 发展前景 培育技术
红豆杉(Chinese yew),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中国已将其列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
1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红豆杉是常绿乔木,小枝秋天变成黄绿色或淡红褐色,叶条形,雌雄异株,种子扁圆形。种子用来榨油,也可入药。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高达30m,干径达1m。叶螺旋状互生,基部扭转为二列,条形略微弯曲,长1~2.5cm,宽2~2.5mm,叶缘微反曲,叶端渐尖,叶背有2条宽黄绿色或灰绿色气孔带,中脉上密生有细小凸点,叶缘绿带极窄,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于叶腋,雌球花的胚珠单生于花轴上部侧生短轴的顶端,基部有圆盘状假种皮。种子扁卵圆形,假种皮杯状,红色。红豆杉南北各地均适宜种植,具有喜荫、耐旱、怕涝、抗寒的特点,要求土壤PH值在5.5~7.0。自然生长在山谷、溪边、缓坡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土壤中,中性土、钙质土也能生长。生长缓慢,寿命长。生长习性:幼苗喜阴性,育苗及移植第一年需遮阴管理。
2 发展前景
2.1 保护价值
稀有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50万年前第四纪冰河时期遗留下来的红豆杉树种,是珍惜濒危树种,是植物中的活化石。1994年红豆杉植物被我国定位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同时被全世界42个有红豆杉的国家称为“国宝”,是名副其实的“植物大熊猫”。扩大红豆杉培育面积,建立红豆杉种群基地,增加红豆杉资源总量非常迫切。红豆杉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2.2 药用价值
防癌。红豆杉不仅可以吸收一氧化碳、尼古丁、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质,还能吸收甲醛、苯、甲苯等致癌物质,净化空气,起到防癌作用。
抗癌。红豆杉是所有植物中唯一可以提炼紫杉醇的植物。紫杉醇是国际公认的抗癌良药,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特性。
2.3 观赏价值
寿命长,枝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