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MCP协议,其在AI大模型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起源于 2024 年 11 月 25 日 Anthropic 发布的文章:Introducing the Model Context Protocol。旨在为大型语言模型(LLMs)和AI助手提供一个统一、标准化的接口,使其能够无缝连接并交互各种外部数据源、工具等,让模型不依赖于预训练数据,还能在需要时动态获取最新的上下文信息、调用外部工具、执行特定任务。简单来说,它为AI应用架构提供了一种“即插即用”的方式,类似于 USB-C 让不同的设备能够通过相同的接口连接一样。MCP 的目标是创建一个通用标准,让 AI 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集成变得更加简单和统一。
让 AI 模型能像使用 USB 设备一样,即插即用的访问各种外部服务(如邮箱、日历、数据库、代码仓库、企业内部系统等),而无需为每个工具单独写集成代码。
MCP 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标准化数据接入:通过 MCP,无需为每个模型编写单独的代码,而是通过统一的协议接口,实现一次集成,随处连接。大大简化了模型与外部系统的集成过程。
- 增强模型能力:MCP 使得模型能够实时访问最新的数据和工具,例如直接从 Github 获取代码库信息,或从本地访问文件。这不仅提升了模型的实用性,也扩展了其应用场景。
- 提升系统可维护性:通过标准化的协议,系统的各个组件可以更加模块化的协作,降低了维护成本和出错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