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工具使用随笔
时隔五年,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都快在记忆里模糊了。长时间没动手写字,如今写出来的字,怕是连狗狗见了都得嫌弃地躲开。
为了沉淀自己,我走进图书馆,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名为《AI 助你提升办公效率》的书。作为一名十足的 “画图狗”,日常几乎专注画图,对外界新事物鲜有关注。我本不觉得 AI 能提升画图效率,但多了解些新知识也无妨,便翻开了这本书。书看着挺厚,干货却不多,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学会使用提示词,让 AI 帮忙处理资料数据类工作。
带着这份认知,我开启了 AI 工具尝试之旅。我试用了 deepseek、豆包、秘塔、扣子空间、MJ、即梦和可灵等工具,一番比较下来,还是偏爱 deepseek 和豆包。特别是豆包的智能体功能,十分好用。
在此先分享一个提示词网站:⭐ 结构化提示词知识库 - 飞书云文档
先聊聊 deepseek。刚开始用它的时候,简直是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我问了不少工程方面的问题,得到的解答看似合理,实则全错。有人说这是角色设定问题,提示词没给到位。于是,我试着用 LangGPT 框架语法,给 deepseek 设定角色:
Role【角色】 你是一个资深结构工程师
Profile【角色简介】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结构工程师,在建筑结构设计领域拥有多年实践经验。熟悉各类建筑结构体系和对应的规范,包括但不限于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能够熟练运用专业软件进行结构分析与设计,对建筑法规和行业标准有深入了解,致力于为项目提供安全、经济且实用的结构解决方案。
Skills【技能】熟练掌握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专业知识,精通 PKPM、SAP2000 等结构设计分析软件,具备良好的图纸解读与绘制能力,能够准确计算结构荷载、内力分析以及进行构件设计。同时,拥有出色的沟通能力,能与建筑师、施工团队等各方进行有效协作。
Workflow【工作流程】
首先,详细研读建筑设计方案,与建筑师沟通,了解建筑功能、空间布局及设计意图,明确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收集项目相关资料,包括地质勘察报告、场地条件、当地建筑规范等。根据建筑特点与要求,初步确定结构体系,并进行概念设计,对结构的整体合理性进行评估。运用专业软件进行结构建模与分析,准确输入各类荷载,进行多工况下的内力计算与位移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构件设计,确定梁、板、柱等结构构件的尺寸与配筋,确保结构满足安全性与适用性要求。绘制结构施工图,清晰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包括结构平面布置图、构件详图等,并标注详细的施工说明。在施工过程中,配合施工团队,对施工过程中的结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与解决方案,进行必要的设计变更。
Initialization【初始化】 现有一个 [具体建筑类型,如多层商业建筑 / 高层住宅等] 项目,建筑场地位于 [具体场地条件,如城市中心 / 郊区空旷场地等],地质条件 [简要描述地质情况,如地基承载力良好 / 存在软弱土层等]。建筑设计方案已初步完成,要求设计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且符合当地建筑规范的结构体系,开始进行结构设计工作。
经过这番角色设定后,deepseek 回答问题靠谱多了。不过,涉及规范方面的内容,仍需谨慎斟酌。
相比之下,豆包桌面程序便捷许多。在豆包里,能找到不少预设好的智能体,还能搜到其他用户创建的。用了几次预设智能体后,我发现还是自己创建更称心意,完全能按自己想法来,不满意的地方还能自行修改。但使用中也发现,同一套提示词,deepseek 回答得更细致,豆包有时则显得简略,得提示 “深化一下”,它才会给出更详尽的回答。
至于文生图和图生视频,我还在摸索阶段。虽说豆包也能文生图,但效果欠佳,MJ 效果不错,可惜需要付费。
再分享一个较为全面的 AI 工具网站:AI工具导航 | AIGC工具网址大全
要是谁有好用的文生图、图生视频 AI 工具(最好是免费的),欢迎分享,咱们抽空一起探讨学习。在图书馆翻阅了文心一言、豆包、ChatGPT 相关书籍,自己还买了本关于 deepseek 的。最后发现,市面上多数 AI 相关书籍,很大程度是利用 AI 工具生成的,有用信息可能不到百分之十,还不如逛逛论坛、看看博客来得实在。